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国际

萧山区义桥镇:探索生态共富路 寺坞岭顶新启航

  生态兴则文明兴。8月15日,为迎接首个全国生态日,萧山区“8.15”全国生态日主题活动在义桥镇云峰山寺坞岭江河荟浙江翠自然体验地举行。此次活动以迎接首个全国生态日为契机,邀请多位行业领导、专家学者、地方干部齐聚义桥,围绕“探索新时代的生态共富路”主题展开深度交流,共同参与见证寺坞岭博物馆——“萧山生态文明馆”的揭幕仪式。

  据悉,萧山在近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取得了卓越成效,包括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评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区、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连续6年获得五水共治“大禹鼎”,连续3年获得“大禹鼎”银鼎;湘湖EOD试点项目作为全国首批36个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之一,被列入国开行——浙江省共同富裕战略级项目名单,一期授信达233亿元;瓜沥镇梅林村入选浙江省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一系列成绩表明,萧山区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正在转化为实际成效,得到一个个积极的反馈。

  作为萧山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地之一,义桥镇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系列具有义桥特色的生态保护工作方法经验。活动中,义桥镇党委书记陈刚分享了义桥在落实推进生态保护过程中的三大“法宝”——

  一是一体化保护,构建从“寺坞岭顶”到“浦阳江畔”的治理格局。从2021年起,义桥牵手鲁冠球三农扶志基金慈善信托,开展“江河荟·浙江翠”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恢复公益保护项目,探索本地生态恢复最优解,使2.87万亩林地、1.13万亩耕地、3平方公里水域得以有效守护。

  二是全要素赋能,探索从“鲜明导向”到“普遍形态”的发展路径,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努力使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和普遍形态,让义桥经济体系更有动力、更具活力。

  三是梯次式建设,描绘从“点状布局”到“全域覆盖”的美丽图景。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从“试点美”拓展为“全域美”,打造以三条浦阳江支脉为纽带的溯江乐居、红色农旅、小镇文旅等,努力描画美丽新义桥。

  作为本次活动的实践方,江河荟浙江翠自然体验地主理人刘申敏介绍了博物馆建造历程以及展览特色,并讲解了体验地生态保护的创新做法。在博物馆参观环节,体验地首席科学家陈炎栋博士,向活动嘉宾介绍了体验地“一座展馆、一条步道、两片样地、多个生态科普点”的工作思路,即以云峰山为主体,通过森林生态恢复来提升生物多样性,以山体变化展现生态修复历程;以公益投入,链接企业、科研资源,探索林地生态恢复有效机制;以绿色发展探索生态共富,带动乡村振兴。

  伴随此次活动,一个新的实践基地在萧山义桥起航。放眼未来,义桥将汇聚各方统战人士力量,合力打造乡贤实践基地,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工作贡献义桥力量,提供义桥经验,让大美绿水青山成为共富“幸福靠山”。


浙江日报 国际 00006 萧山区义桥镇:探索生态共富路 寺坞岭顶新启航 2023-09-01 浙江日报2023-09-0100008 2 2023年09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