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专版

文章导航

破解发展之困 释放发展活力 增强发展动能

镇海:都市播撒田园梦

  江风海韵中观滨海气魄,山水田园间显江南灵秀。

  “千万工程”实施20年间,一份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的“镇海答卷”在雄镇大地徐徐铺展。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中,近郊乡村发展如何留住乡味、锁住乡愁?

  在工业经济唱主角的产业形态中,农业如何有可为、有作为?

  在“城中有乡、乡中有城”的城乡格局中,城乡如何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破解发展之困、释放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动能。把“千万工程”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牛鼻子”,镇海区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主题,聚焦“全面融合、共同富裕”主线,以“和美”要义深化“千万工程”,全力开创“千村示范、万村共富、全域和美”新格局。

“一村一规划”破解“千村一面”

  过去20年,城市化是镇海的发展主线。20年间,镇海的城镇化率从2002年的53.4%,快速提高到2022年的91.1%。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破解“千村一面、村城一面”问题,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成为摆在镇海面前的时代命题。

  立足城乡空间布局优化的现实需求,镇海坚持规划引领、久久为功,因地制宜推动“千万工程”建设。从2003年开始,镇海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业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工作体制。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为抓手,镇海整体优化山、水、林、田、路、房“六度空间”乡村形态,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

  “根据不同村庄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规划,才能打造更多有特色、有亮点、有生命力的精品村。”镇海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镇海健全“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近日,一条别具一格的横溪乡味幸福路,成为九龙湖村的又一道风景。依托改造提升的九龙湖景区,2005年开始,九龙湖村农家乐发展蔚然成风。

  从规划入手,对农家乐和公共节点进一步对提升美化。2020年,九龙湖镇邀请乡贤对该村农家乐和公共节点开展“点单式”服务,开展艺术振兴乡村改造。近两年,九龙湖村更以“未来乡村”创建为契机,以“精特亮”创建为抓手,建设“唐风竹韵”横溪特色街区、孟家花海等文旅项目,重塑乡村特色风貌。

  去年,九龙湖村还成立了横溪农家乐“共富工坊”,开设了农家乐直播间。依托党建联建机制,九龙湖镇已发展11家“共富工坊”,培养了一批乡村振兴带头人。

  九龙湖村是一个缩影。从合格村、示范村,到景区村、精品村,再到和美乡村、未来乡村,镇海持续迭代升级,提升村庄颜值。2015年以来,镇海共建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8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传统)保护利用示范村,获评2022年度全省“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工作优胜县。

工业强区“长出”效益农业

  作为工业强区,镇海的工业占GDP比重接近70%。

  在产业比重不高、发展规模受到土地等要素制约的背景下,如何做深农业产业兴旺大文章?

  一颗小番茄,就折射了镇海的农业转型之路。

  紧依着万弓塘河,一条宽敞笔直的沥青路面,串起两边的成片稻田和整齐的水果番茄种植大棚……在总规划面积1.23万亩的镇海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今年投用的智能连栋大棚,已经产出了头一季水果番茄,这里也一跃成为镇海水果番茄最集中的产区。

  立足本地特色优质农产品,“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镇海探索“绿色、美丽、高效”的都市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形成了水果番茄、草莓等优势产业。

  目前,镇海精品水果番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00余亩,年产量5000余吨,产值1.2亿元,成为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在今年的浙江“农业之最”番茄擂台赛中,“镇蜜”系列水果番茄共计获得奖项4个,位居浙江全省第一。

  “强村富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归宿和落脚点。“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镇海稳步开展强村富民行动,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入选全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典型案例。

  目前,镇海区43个行政村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平均达606万元,经营性收入310万元,均居宁波市第二。镇海还在宁波市率先实现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行政村清零。

  春观油菜、秋看稻浪,还可品一杯乡村咖啡,体验一次稻田捕虾……在九龙湖稻海粮仓,一片3000余亩的农田,玩出了新花样。这个集粮食生产、生态农业、田园文化、乡村旅游为一体田园综合体项目,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同时,发展“稻虾共生”的立体农业。2022年,共进行稻虾共生种养植51亩,亩产澳洲小青龙120斤,实现亩均收益近10倍提升。依托“花海”“稻海”集聚效应,当地还建设露营基地、鱼米香农场等,鼓励带动周边村民开设咖啡馆、农家乐等“庭院经济”,实现村民家门口增收。

蹚出“近郊乡村”发展新路子

  经过20年城市化建设,镇海已经崛起成为宁波主城区北部中心,多数乡村的形态,也从传统独立村落,向城郊型、近郊型乡村转变。

  如何与时俱进适应乡村发展形态的新定位、新需求?按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镇海立足城郊型、近郊型乡村的发展特点,做好城乡融合大文章,为城郊、近郊乡村发展蹚出新路子。

  跳出农村建农村。秉持城乡融合的发展理念,镇海强化点、线、面协同推进,在乡村各点出彩的基础上,串珠成链、连线成面,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要素资源流动互通,构建城乡发展融合新格局。

  前不久,在镇海九龙湖畔的“网红村”汶溪秦山自然村,汶溪历史文化馆正式开馆,成为镇海区第一个落成的村级乡村博物馆。

  临湖书吧、草坪露营基地、插花艺术馆……近年来,在区镇两级的指导下,汶溪村加快发展步伐,高效整合闲置资源,从农业为主的单一经济到农文旅融合一体发力,从自给自足的偏僻小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成为了镇海乡村振兴的典型之一。

  以“网红村”为代表,农村颜值提升的“面子”,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里子”。农民从过去的“卖农产品”“卖劳力”,到现在的“卖风景”“卖体验”,当地催生出了“露营+体育休闲”“美丽乡村+花海”“民俗文化+农耕”“农田采摘+田园”等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2022年,镇海乡村旅游人数同比增长20.9%,乡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近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2003年的2.2缩小到2022年的1.724。

  以资本、人才、技术为代表的要素流动,是实现乡村长远发展的关键。聚焦重均衡、破壁垒,镇海还以模式创新推动要素下乡,加快打通城乡融合痛点堵点。

  探索农村经营模式创新,镇海建立多元主体投资、专业团队运营、利益联结紧密的村庄经营模式,推广镇村联建、村企结对、抱团发展等方式方法,大力推进闲置农房激活利用。如永旺村充分利用“科创后花园”的区位和环境优势,引进乡伴集团运营,打造以“野与望”为主题,集多彩花海、双创漫居、共享创业、特色民宿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项目;九龙湖村由政府牵头搭建中大型景点、网红打卡点,利用景点的人气人流优势,发动鼓励周边村民改造民居民房发展餐饮和休闲配套,形成人气聚集和产业聚集。

  田畴织锦绣,沃野绘新景。当前,镇海正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努力打造近郊型“都市田园,和美乡村”,为宁波争创中国式现代化区域样板夯实县域基础。

  手记

“小而美”

激活“大流量”

  镇海地域面积不大,但是拥江揽海、山水林田湖兼而有之。自然资源禀赋加上城市近郊优势,让镇海乡村美丽经济近年来大放异彩。

  美丽经济的底基,是“千万工程”背景下,美丽乡村的加速蝶变。从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到提档升级的景区村、精品村建设,再到如今“精特亮”的建设塑韵添彩,镇海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乡村新格局。

  沿山村的“村咖”、永旺村的休闲公园、秦山村的露营基地、横溪村的农家乐……“小而美”的美丽乡村,正在激活美丽经济“大流量”,而镇海也在有意识地通过精品线、共富示范带等建设,让美丽经济的流量效应,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乡村发展效应,带动全域乡村振兴。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8 镇海:都市播撒田园梦 2023-08-31 浙江日报2023-08-3100005;浙江日报2023-08-3100008;浙江日报2023-08-3100011;浙江日报2023-08-3100006;浙江日报2023-08-3100016;浙江日报2023-08-3100015 2 2023年08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