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求发展 向科技要红利
莲都:奋力打造浙西南科创中心核心区
黄 彦 张 骊 刘媚婷 陈 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为打造全省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增长极,丽水围绕建设浙西南中心城市,布局“绿色优先、重点突出、开放创新”的浙西南科创中心,核心区就“落子”在莲都区。
奋力打造浙西南科创中心核心区,莲都捷报频传。莲都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22年度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和2022年度市县人才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优秀县(市、区);连续两个季度获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五星级”等次,系山区26县唯一,指标综合排名位居山区26县第一、全省第五;入选上半年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市县典型经验做法。
莲都为何能够在浙西南科创中心建设中频频建功?答案就在于,莲都把强力推进“创新深化”作为坚定不移推动“八八战略”在科技领域走深走实的关键之举,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以创新求发展,向科技要红利,推进莲都区“16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1”即建设浙西南科创中心核心区;“6”即发展壮大“4+2”特色产业;“15”即15个创新领域)落地见效。
项目为王
打造科创新引擎
近年来,莲都坚定不移推进“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用好创新引领这把“金钥匙”,聚焦“3”高地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突出“高大上”,瞄准“链群配”,招大引强、招新引高,吸引和落地高质量发展项目,全力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94%,投资增速较上年同比增长43.3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较上年同期提高5.41个百分点。
一个产业,一个专班,一套机制。组建半导体、大健康、新能源、数字经济、农文旅、“飞地”等6个专业招商组,形成“一个产业、一个专班、一套机制、一抓到底”的工作制度,针对重大项目,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集中攻坚。2022年,全区招引大项目14个,其中10亿元以上制造业单体项目历史性“破零”,实现了10亿元、到30亿元、再到50亿元的连续进阶突破;举办两次重大项目签约活动,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超590亿元。省科技强基工程——莲都区白桥双创中心项目,总投资达25.9亿元,一季度投资完成率居全省第一,1—7月完成年度投资152.5%,居全省前列。
落地一批,入库一批,投产一批。强化数字化应用,建设“鱼”你共进项目协同管理系统,按照最小颗粒度拆解出400多个项目全周期推进节点,全过程跟进项目前期、开工建设、入库纳统,全面提升重大投资项目质量与投资成功率。今年上半年,全区在库高新技术产业项目109个,其中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重大项目2个,列入“千项万亿”项目5个,完成投资额16.85亿元。总投资12亿元的丽水新川新材料有限公司纳米级镍粉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上海威固特种封装及其产业化项目等一批新招引落地的高新投资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创新推出“周一纾困解难日”、市区“1+1”联络服务、“拿地即开工”等机制,助企纾困服务半径辐射全行业各领域,今年1—7月,各级项目领办领导开展项目调研、督查、协调380余次,推动协调解决180多个项目堵点问题。实行投资“赛马”激励,莲都-义乌山海协作产业园高新科创企业孵化中心项目荣获“头雁奖”,靶向施策,双向激励。用足用好专项债,2021—2023年,区本级累计申报工业园区类专项债项目共5个,获批专项债券资金15.9亿元,既缓解了区级财政压力,又加快推进了浙江莲都经开区园区建设。
今年以来,莲都聚焦“16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铆足干劲“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面激发山区县发展活力。上半年,莲都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8.3%,实现“半年红”。
三链融合
激活科创新动能
科技创新无问西东。莲都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敢于切换赛道,敢于招引具有突破性技术甚至颠覆性潜能的项目,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更好引领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产业定位科技。全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莲都拉开了全“数”进军的大幕。丽水蚂蚁链产业创新中心是首个落地莲都的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运营以来招引了2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入驻莲都。华为数字经济创新中心、百度人工智能标注研发基地投入运营。紧锣密鼓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第一批20家企业率先尝到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甜头。今年上半年,推动规上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覆盖率大幅提升15.5个百分点。莲都区荣获2022年浙江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效明显省政府督查激励,为山区26县唯一。数据显示,换道半导体、大健康、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仅一年,莲都招引落地制造业大项目10个,工业用地出让面积是过去两年总和的2.3倍。在这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背后,是莲都乘“数”而上、勇于探索“新蓝海”的强大决心和干劲。
以科技索引人才。2022年,莲都出台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25条、科技新政10条,一年兑现人才科技专项经费增长448.2%,惠及人才3000余人,实现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两个历史“零突破”,创造了博士、硕士、高校毕业生招引数3个历史新高。莲都·深圳天安云谷人才科创中心是首个落户深圳的“飞地”项目,其“研发在深圳、智造在莲都”的协同创新模式推动两地跨区域产业生态互动共赢。今年上半年,莲都全职引进高校毕业生2397人,完成数居全市第一位。
以人才支撑产业。一系列的招才引智活动,让莲都产业项目不断带动人才科技资源导入,人才的引入也不断支撑加快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推进落地浙江工商大学绿谷食品健康产业研究院和8家省内外院校莲都技术转移中心,新引进落地项目中含新增人才团队的项目达8个,新申报“绿谷精英”项目50个、入选18个。“绿谷精英”重大类项目刘国兰教授团队,围绕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节水抗旱稻”的研究及产业化,今年全区推广种植面积上万亩,建立杂交制种基地1个、千亩示范基地2个,实施小制种组合试验13个、国家区域试验品种14个、新品种大田比较试验品种28个,全面推进水直播旱管、机械覆膜栽培、旱直播旱管等6个绿色栽培模式试验。
今年上半年,莲都共引进亿元项目8个、完成年度任务53.33%,共申报省级以上人才计划25人、同比增长56.25%,累计开展技能提升9685人次、完成年度目标83.67%,新增高技能人才1207人、完成数列丽水9县(市、区)第一位。
近悦远来
涵养科创新生态
“栽好梧桐树,筑好暖心窝”,莲都着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和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深耕营商环境沃土,培植市场经济新根脉,营造出更加适宜科技创新的生态小气候。
升级惠企利企“政策包”。莲都适时调整完善人才、科技、经济、金融等领域惠企利企“政策包”,不断提升政策的协同性和精准性。今年以来,迭代升级人才科技新政,组织开展“科创十强企业”评比,“8+4”科技专项政策兑现比例达75%,通过“丽即兑”系统发布135条涉企政策、匹配企业492家(次)、兑现政策补助资金8000余万元,实现从政策“通晓”到“即办”的转变。2022年公布的莲都创新指数进步位次排名全省第一。
打造科技金融“加油站”。去年以来,莲都新组建半导体、美丽健康、碳中和、绿色能源4支总规模42亿元的产业基金。深化政银企合作,启动“科企贷”金融产品创新试点,完善担保费率补偿机制,上线“两小”创业通平台,实现资金、融资、信息“三联通”,全区科技型企业的担保费率从1%降至0.25%,减免企业担保费33.7万元;“两小”创业通平台注册用户超1.6万户、贷款余额超12亿元,回流资金达91.03亿元。
组建创新创业“群贤汇”。致力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让青年和城市“同频共振”,打响“想创就创”“创响莲都”“唱响莲都”“留丽就业”等青春创业活动品牌,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100余场。通过专题辅导、现场教学、实战比武、考察调研等方式提升人才科技干部能力,更好服务人才和企业。放大创新声音,掀起创新风尚,像“文昌里1950”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入驻文创类企业28家,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使得曾经闲置、破旧的老旧工业建筑群重焕勃勃生机。
织密专利产权“保护网”。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健全知识产权政策激励体系,莲都现已建成知识产权保护调解机构10家,授权专利总量达578件。组织开展2023年“雷霆1号”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丽水枇杷”“莲城雾峰”纳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库。文化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软实力”,正不断转化为莲都打造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的“硬力量”。
“慢进就是退步”“快进是底线”。展望未来,莲都将坚毅笃行“丽水之干”,敢于变不可能为可能,以“先行示范当头雁”的奋发图强打造“桃花源般的创新空间”,为建设浙西南科创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本版图片由莲都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