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区长河街道:潮起长河 寻找营商环境最优解
黄丽丽 金长青
杭州活力看滨江,滨江发展看长河。长河街道以暖心的“长相聚”系列企业服务品牌为抓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以政府“用心”,换来了企业“动心”,赢得了发展“信心”,形成了“协同智慧”的创新生态、“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彰显了浙江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创新视角1】
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
做滨江营商环境“领跑者”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对于这句话今年人们有了更为切实的感受。走进杭州市滨江核心区块的长河街道,这种信心不仅体现在政府工作人员亲切的笑脸上,在企业创业创新的氛围里,更体现在一连串的数据中:
截至7月底,长河街道辖区共拥有各类企业40995家,既有新华三、网易等实力过硬的企业“天团”,又有海康智能感知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其中,街道新设企业6504家,占全区新设数的50.3%。在行业面临需求收缩等多重压力的情况下,企业扎根长河、做大做强的信心来自何处?
首先,集聚的产业生态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为新产业、新业态的孵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前不久,美特斯邦威在滨江设立电商总部的消息不胫而走,位置即在长河街道的华业发展中心内。距华业发展中心不远,约1.3公里就是直播电商谦寻总部。除此外,长河街道还云集了宸帆、交个朋友等众多头部MCN,形成了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为美特斯邦威的电商之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其次,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人才发展环境对人才构成了“虹吸效应”。
“得益于街道的区位优势和人才吸引力,我们跟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知名高校有着紧密的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成立于2007年的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各类安全加密、物理防攻击等安全芯片的设计、开发和生产。目前,旗捷科技研发人员占比超50%,研发并申请专利成果达600多项,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第三,长河街道在提高空间资源配置效率上下功夫,在土地高效利用方面努力挖潜,为未来提供了发展空间。
面对发展空间受限的劣势,长河街道正以“内整业态、外塑形态、盘活空间、优化业态”的模式,推动工业园三期整改,打造集研发与测试、小规模生产加工紧密衔接的高端智造协同产业基地,实现从传统工业园到白马湖数智匠心智造谷的蝶变。
正如6月28日召开的杭州高新区(滨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会上所说:“我们的营商环境,起于体制之变、成于改革之为、优在商事制度、赢在产业生态,既求服务认可,更求文化认同。”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正是根植于长河街道这片营商环境的沃土,成立于2005年的亿达时科技不到20年的时间发展便成为一家集研发、销售、服务、灯光设备集成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芯片龙头长光集团下的长光辰芯与长光禹衡在长河设立子公司,推动光电技术成果落户滨江,打造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化基地……今年3月,在杭州市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双引擎”推进工作行政奖励名单上,长河街道荣获集体三等功。
【创新视角2】
以全方位助企为重心,做企业创业创新“助跑者”
“营商环境”这个词,是由无数个细节堆积起来的。
2000多年前,管仲就将其细化为税赋的征收、诚信的建立、礼义的教化,“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2000多年后,浙江省委提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全省上下形成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燎原之势。
位于核心区的长河街道是滨江营商环境的窗口。今年以来,长河街道积极响应省委“一号改革工程”,以打造“最强街道、最美长河”为发展目标,不断优化企业服务举措,使“长相聚 心相融”成为亲清政商关系的常态。
为了真正把脉“病痛”,找准“药方”,班子成员带头定期开展“亲清三访”,扎实推进“百名干部助百企”精准服务。截至7月底,累计走访辖区企业220家,解决企业诉求210余件。如新开通两条为企业服务定制公交专线,解决了辖区内员工上下班通勤问题。
为了创建常态化联络机制和固定空间,在各个园区设立“企业服务驿站”,全力打响“长相聚”系列企业服务品牌,以企业会客厅、强强链合会、经济大讲堂、政企连心桥为载体,根据企业需求定制组织培训会、产业对接会、专项讲座等系列活动。2023年以来,已开展系列活动18场,惠及企业超480家。
“我们不仅是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的‘房东’,更是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壮大的‘助跑者’。”华业科技园董事长华水芳做水泥行业起家,“因为做过企业,更懂企业的难处和痛处。”因此,华业科技园秉持“真诚为创业者服务”的理念,扎实构建集投资、技术、智能、人才为一体的企业培育服务六大体系,累计孵化培育4家上市公司、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7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企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感谢长河街道为我们提供了全流程、全方位的主动服务。”鼎胜环保董事长谢伟庆动情地说。当鼎胜环保需要新的经营场所时,街道主动推荐;入驻华业科技园后,街道领导又主动帮助对接华业科技园,解决了应用测试场景的问题。
在长河街道,还有这样一个科技园区,集传统的生产厂房与现代感的外立面于一体,它就是2590科创园。“为了支持我们园区的发展,街道在门口设置了地铁接驳站,早晚高峰有班车可直达。”负责科技园运营的浙江东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国娟介绍,在长河街道的支持下,目前一批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优质企业正陆续进驻园区。
“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上平台”,“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构成了滨江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产业底座。长河街道始终牢记作为“产业发展核心区、城市建设主战场”的担当使命,为滨江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提供长河经验。
【创新视角3】
以产城人融合为圆心,做现代产业社区“先行者”
第一次来长河街道的人,都会感叹于这里鳞次栉比的写字楼。但是在这里生活的人,总能在楼宇间捕捉到独特的人文气息,产、城、人,以令人难以想象的密度,紧紧融合在一起。
在街道的核心区块,东至江陵路,南起滨盛路,西至江虹路,北至钱塘江,划出一块区域,就是新成立的星光产业社区。在这0.96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有大型商业综合体1座、大厦30座、酒店式公寓7400余套、入驻企业1700余家,业态之复杂、人员流动之频繁、治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星光产业社区集企业服务与社会治理于一体,是滨江首个具有行政职能的产业社区,承担探索产城人融合新范式,从而带动全区其他产业社区建设的重任。”星光产业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星光产业社区成立后,居民小区中兴花园仍属于中兴社区管理和服务,而30座大厦则划归到星光产业社区。
从产业园区到产业社区,一字之变背后,意味着这里不仅集聚高密度产业,还融入了各类生活配套,助推产业业态、城市形态、人才生态“三态融合”。目前,长河街道正聚焦“共建共治共享”,搭建“六星”服务治理体系,开创现代产业社区新路径,探索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产城人”协同发展新样本。
其中,“星领秀”发挥40个楼宇党组织和2089名两新党员积极性,搭建楼宇自治共治议事协商平台;“星悦企”联合辖区单位开展企业服务;“星安居”围绕生活服务,加快形成“一老一小”公共服务系统性解决方案;“星缤乐”不定期举办“农夫集”“生活集”“手作集”等主题市集,形成轻享·市集活动品牌;“星育才”积极开展从业人员职业规划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星力量”搭建“强矩阵”式组织架构,创新“一长二员”楼宇模式,织密“最小服务+治理单元”体系……
以城载产,以产聚人,以人兴城。长河街道,不仅澎湃着产业蓬勃的生命力,更有着丰富的文化力量。
这里,是“最美妈妈”吴菊萍事迹发生地,温暖的故事,流传至今;
这里,有堪称“明清建筑大观园”的长河老街,正在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老字号直播基地、省级高品质步行街;
这里,富有创意的“长河头”系列文化品牌,涵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这里,大名鼎鼎的中国国际动漫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漫迷来此狂欢。
今天的长河,正处于杭州举办亚运会、打造世界名城的重要窗口期,杭州高新区(滨江)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关键期,从扛起“为我中华、服务亚运,爱我杭州、奉献亚运”的使命担当,到夺取“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全面胜利,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专家点评——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长河老街,之江商业文化产业带上的一颗明珠。
商业文化是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灵魂。江南槐市,千年老街,滨江区长河街道是一条古今交汇、业态融合、居民幸福的历史商业文化街道。营商环境需要“硬”设施、“软”制度,更需要“活”文化。对营商环境的认识,在我国具体经济实践中是不断深化的。对营商环境构成要素的理解经历了从“硬”到“软”的升级,从早期理解为交通、通信、水电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要素,转变为将影响商事主体经营的制度与法治等软环境要素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部分,逐渐深入到契约、诚信、质量等商业文化层面。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核心在于商业文化,复兴长河老街千年商业文化,引入全球化、国际化的现代商业文化,将古今商业文化、中外商业文化的时光长河融汇于千年老街中,做到“既求服务认可,又求文化认同”。
长河街道打造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优在商事制度,赢在产业生态。长河街道通过深化重点领域对标改革,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不断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和监管,提升营商环境吸引力;支持重点区域创新引领,提升营商环境影响力。在长河街道,看到的是在政策“春雨”的滋润下,大中小微企业奋发向上、拔节生长的风景。通过打造服务更优、审批更快、效率更高、活力更强、法治更佳、保障更好的一流营商环境,长河街道的企业活力不断迸发、创新动能日益增强,产业生态势必更加郁郁葱葱。
(浙江财经大学副教授 许伟博士)
(本版图片由滨江区长河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