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药师许筱跨界当上亚运软式网球裁判
执裁,像用药一样严谨
本报记者 赵静 共享联盟·温岭 邵智
8月13日,2023年全国软式网球冠军赛、2023年全国软式网球青少年锦标赛在台州市体育中心火热开赛。身姿矫健的选手奔跑跳跃着,忽然,一位选手奋力挥拍,使出了一记高压扣杀。“Out(出界)!”坐在赛场1.5米高的裁判椅上,许筱全神贯注地盯着球的落点,准确而有力地呼报。
当天,许筱负责总共10场赛事的裁判工作,赛程紧张。烈日灼灼,只见她草帽下的脸庞满是汗水,不时滴落在地面上。
一场比赛结束,许筱将记分表上交给裁判编排组,趁着休息时间过来见我们。她热情洋溢,露在白T恤外的小臂肌肉线条流畅,一点看不出是52岁的人。“这是杭州亚运会前最后一场全国性软式网球赛事,也是我们的一次练兵。”
软式网球是从网球派生出来的一项运动,相对于标准网球的高度职业化,显得“小众”一些,竞赛规则和标准网球有所不同,对执裁的手势、呼报都有特定的要求。许筱将参与亚运会软式网球的执裁工作,她说自己“可能是裁判队伍里跨界最大的一个”。为啥?许裁判走下球场,就是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主任药师,主要负责药品质量监控。这般履历在一众从事体育相关工作的裁判之中显得有些另类。
许筱上大学时就喜欢网球。尽管热爱,并曾在一些赛事中获奖,但她意识到自己的技术水平、爆发力和体能,与高手相比仍相去甚远,于是选择换一种方式接近心中所爱。2015年,杭州申办亚运会成功,许筱动了念头:要以裁判的身份参加亚运。
“有一次比赛我觉得赛程编排可以更好,就以平常做实验写论文的心态写了一篇优化建议,埋头写到凌晨两点。”正是这份执着,让她得到了业界一位资深裁判的认可,并领她入门。从此,许筱开始“过关斩将”,关关难过关关过。201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网球国家一级裁判员;2018年通过全国软式网球国家级裁判员培训考核。之后,她执裁了包括第十八届国际软式网球锦标赛等在内的大型赛事,凭借过硬的履历拿到了亚运会入场券。“疫情之前,一年基本上会参与两场赛事的执裁,单位请假控制在10天左右,可以平衡好工作和爱好。”许筱说,她的休假时间绝大部分都消耗在网球上了。
从业余爱好者到专业裁判,跨度不小,也对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判罚的准确性、沟通技巧以及规则运用的分寸、尺度和时机等。随着亚运会临近,许筱也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
首先,基础知识稳扎稳打。许筱床头上放着全套的裁判培训资料,随身携带的《软式网球竞赛手册》已经翻阅到边角都卷边。此外,许筱还积累了一本记录不足之处的“错题集”,随时拿出来复习。
其次,看过往比赛录像也是必修课。最近,许筱看了很多精彩赛事回放,“重点是看金牌主裁,尤其是有争议的环节,同时会设想如果是我,会怎么处理。再对比‘教科书式’的呼报、临场处理,去学习提升。”
裁判的成长需要赛事去磨炼,知识点书本上能学到,但灵活运用和临场掌控,只有不断通过比赛去学习提升。在温岭市体育馆,许筱经常主动给球友们当裁判。“裁判做出一个判定,有时跟球员在规则条款、执裁尺度把控等方面产生分歧,是很正常的事,判定时首先自己要有底气。”她说,“底气来源于准确和实力。除了通过大赛积累经验,日常我还注意不断观察球的落点来保持敏锐度和球感。”
有人说药师和裁判风马牛不相及,但许筱认为二者其实是相通的,“药师用药严格遵循指导,执裁也有一套详尽的规则,共通点是严谨,我希望能把职业赋予我的严谨态度带到裁判工作中。”
作为药师,许筱打网球也有自己的优势——每次上网球场,她都会带上创口贴和一些常用药,一旦球友遇到突发情况,就能迅速处置。
这阵子,许筱对学英语也相当有紧迫感。“之前跟国际裁判、球员用英语交流磕磕巴巴的,所以我现在常看美剧、英剧来加强口语,最近还看了小猪佩奇的英文版。”说起这,她有些不好意思。
裁判也需要增强体能,许筱选择了打网球,并逐步加大训练量。拍子一挥,网球在空中飞旋,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许筱觉得,挥去的是烦恼,收获的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