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35版:专版

为建设“智造新区、风景仁和”积蓄动能

仁和街道: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打造全域美丽花园

  环境美起来,产业跟上来,这是浙江20年来持续推进“千万工程”的生动注脚。

  位于杭州城北的余杭区仁和街道,既有连片的稻田,也有以三白潭为代表的纵横水系,是典型的“鱼米之乡”。20年来,仁和街道坚持走高效生态农业之路,将其作为落实“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

  如今,浙江深化实施“千万工程”,提出全方位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站在新的起点上,仁和街道正探索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之路:以美丽生态为中心,打好“项目+运营+品牌”组合拳,激活美丽经济。

  仁和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既要让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推动农民共同富裕,也要为建设“智造新区、风景仁和”积蓄动能。

  [【]“花园经济”换挡升级 [【]

  村如其名。盛夏,大运河余杭段西岸的花园村,白鹭纷飞、花木繁盛。20年前,花园村就以苗木远近闻名,大多数村民以苗木种植增收致富。

  村党委书记陈永根说,以“花园”为村名,是因为村子在运河边,又有很多苗木,环境美得像花园。现代化、规模化发展的苗木种植业,让花园村尝到了美丽生态转变为美丽经济的甜头。

  20年来,以花园村为核心,发展高效生态的“花园经济”,辐射至整个仁和街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高端花卉,继苗木种植后,成了很多村民和种植大户的选择。

  2008年,马红兰在仁和街道成立了杭州稼禾秀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种植蝴蝶兰。“现在有60多个大棚,每年种植约30个品种。”最让她自豪的是,2022年公司被认定为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走进一个大棚,一阵凉意袭来,一盆盆蝴蝶兰幼株已经抽梗,长长的梗直立着。“蝴蝶兰抽梗最重要的是控制温度,我们所有的大棚里都安装了温控系统。”如今的马红兰,已是蝴蝶兰种植的专家,蝴蝶兰种植技术也得到了国家级认证。

  稼禾的蝴蝶兰供应整个长三角市场。虽然年产量已达30万株,但仍供不应求。扩产能的计划,已经在马红兰脑海中构思。

  目前,仁和街道有2500亩的花木种植面积。为打破土地资源约束,仁和街道村民还将花木产业拓展至外地,积极发展“地瓜经济”,进一步实现强村富民。

  [【]科技强农“春满园” [【]

  浙江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要重点抓好“126X”体系建设。其中的“2”,就是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在高效生态农业理念指导下,仁和街道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细分行业全产业链建设。

  走进三白潭村的浙江恒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鱼工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鱼跑道”(池塘自净式生态循环养殖系统)、模拟海洋生态环境的“陆基小海洋”吸人眼球。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背后有着10多项专利。最近,该公司还获批余杭鲈鳜科技小院,将推进鲈鳜领域的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等。

  2022年,仁和街道渔业养殖面积约1万亩,年产值2.7亿余元。以“渔创·低碳”为主题,仁和街道正打造“中国未来渔业发展新地标”,实施渔业全产业链项目,组建未来渔业科创孵化园。目前,吸引孵化相关企业26家、技术型高学历人才12名。

  而在渔公桥村,益民合作社打造了千亩粮食现代产业园,包括新品繁育基地、水稻全程数字化生产加工示范基地等。让人惊喜的是,几百亩农田仅有一人管理,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数字化、智能化农业生产在这里成为现实。

  据介绍,目前,仁和街道辖区内规模种粮面积已达21000余亩,在播种、插秧、施肥、收割等环节机械化程度超95%。

  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农业市场竞争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匹配,高效生态农业正加速推动仁和街道从“向资源要效益”到“向科技、生态、人才要红利”的农业转型。

  [【]农文旅融合促共富 [【]

  今年,浙江持续深化“千万工程”,重点是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文明善治和共同富裕“四大提升”。仁和街道的聚焦点,是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文旅融合。

  美丽生态是基础。以美丽乡村创建工程为主要载体,在保留原有的乡村形态和空间脉络基础上,仁和街道扩面推进未来乡村、美丽乡村等项目。目前,涉及杭州市城郊结合部专项整治的6个村已全部完成复评验收。

  按照全域共美的思路,仁和街道以“南红北绿”主题定位,北线以大运河、东苕溪为东西两端,串连起河湖田漾等生态景观,打造“湿地村庄”;南线则以红色文化引领乡村建设,形成有场馆可看、有故事可听、有经验可学的红色游线。

  截至目前,依托于谦清廉文化陈列馆、中共西镇区委旧址、云会红风情小镇等资源,仁和街道已形成勤廉文化游、红色根脉追寻、杭城周末微度假等3大主题5条游线。

  比如,渔公桥村、永泰村和乡村运营公司合作成立新公司,投资开发和运营杰克熊奇妙岛,并于今年5月正式开业,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旅游收入,也让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云会村与供销社联合开设共富工坊,创新性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年接待访客达8000余人;双方还共同打造云会村乡创中心,建成后计划招引文创类企业和人才入驻。

  “千万工程”不断迭代,乡村业态也要在发展中破解新问题、给出新答案。沿着高效生态农业之路,仁和街道乡村的产业兴旺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图片由余杭区仁和街道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35 仁和街道: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打造全域美丽花园 2023-08-23 浙江日报2023-08-2300005;浙江日报2023-08-2300007;浙江日报2023-08-2300015 2 2023年08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