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9版:专版

资本要素为乡村“造血” 打通城乡经济微循环

戴村镇:闯出城乡融合康庄大道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生产要素从乡村流向城市,城市因资源要素聚集而获得快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日益显现。直面城乡二元化的现实,2003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在浙江拉开序幕,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工程。

  多年前的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也曾面临城乡发展割裂的困境,许多村长期顶着“经济薄弱村”的帽子。以“千万工程”为指引,戴村镇持续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发展要素加速流向乡村,促进城乡功能互补、经济循环畅通,开辟了农村美丽蝶变、奔赴共富的康庄大道。2022年,戴村镇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946.5万元,同比增长38.2%。

  从当年“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到如今“护着绿水青山过富日子”,“千万工程”给戴村镇带来的是发展理念之变,是环境保护之变,是经济结构之变,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戴村路径”清晰可见。

  生态为底

  资本要素为乡村“造血”

  客观地看,各类资源要素通常会向回报率高、增长率高的领域或产业转移,而偏远的乡村往往不具备投资优势,优势从何处寻?

  夏日,位于萧山西南部的佛山村迎来旅游旺季。这里拥有高山漂流、滑翔伞、高空秋千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运动项目,每逢周末,总会有私家车在进村路上排起长队,他们中有来自杭州市区甚至上海等地的游客。从无人问津到人气爆棚,山沟沟是如何“长”出郊野运动产业的?

  虽然守着绿水青山,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等多重历史遗留原因,佛山村的经济一度较为薄弱,几乎没有什么产业可言。旁人很难想象,这个如今的“网红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不到20万元,连村级组织运转都要靠补助。

  从整治人居环境入手。借着“千万工程”的东风,佛山村启动人居环境优化工程。从前,房前屋后、田野山间,厨余垃圾、纸壳空瓶堆放得杂乱无章。为了引导村民养成自觉的垃圾分类和投放习惯,佛山村先是在每家每户门前放置了统一的垃圾桶,可效果并不理想;后来,佛山村推广“四定一撤”垃圾分类模式,即“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定车运输、定位处理和撤桶入户”,使得“门前不见桶”,却能收获“垃圾不落地”的效果。

  诚然,要想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维护,离不开稳定的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2018年,浙江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佛山村乘势而上主动求变,成为萧山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首个试点村,原先寂静的山村也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说到要“拆”,村民心里或多或少存在抵触。在佛山村党总支书记钟望达看来,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最丰富的资源莫过于土地,要想让农民增收,关键是要处理好土地问题。彼时的佛山村两委班子深刻认识到,一时阵痛换取的是长远发展,为改变全村积贫积弱的局面,再难的硬骨头也必须啃下来。

  通过“拆整”破题,佛山村实现了“一户多宅”拆尽、超面积辅房拆尽、危旧破房拆尽、有碍观瞻棚舍拆尽“四个拆尽”,溪流、断头路、围墙也被尽数打通,村容村貌有了质的提升,大批产业发展空间得以腾挪出来。

  蝶变后的佛山村,成为戴村打造郊野运动小镇的原点,戴村抓住契机,做深“乡贤+产业”文章,充分挖掘乡贤资源,撬动乡贤牵线搭桥、投资兴业的杠杆,助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云石滑翔伞、高空秋千、云山峡谷漂流等乡贤回归项目纷纷落户。以漂流项目为例,村集体每年保底收入超30万元,项目营业额超出600万元的部分还将以5%的比例再回补村集体。2022年,佛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600万元,创造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翻20番的奇迹。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千万工程”带来的美丽嬗变是显然易见的,佛山村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借助差异化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以旅游开启城市资本要素流向乡村的序章,成功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红色引领

  产业衔接城市市场

  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戴村主动敞开大门,以党建联建串联资源要素,打通了自己与城市、大市场的联系渠道,在这股市场化力量推动下,当地经济生活正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变化。

  从一场护花行动说起。每年四月春风一吹,戴村群山上的野生映山红便竞相绽放。然而近年来,经常有不法分子上山盗挖映山红,戴村的村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自发组织了巡山队伍。以全民护花为契机,一个命为“映山红计划”的乡村治理数字化实验就此发起。

  戴村充分发动村社盘活村里的闲置空地,鼓励村民打造美丽菜园,并用区块链技术为村民画像,以贡献论收益。在试点的大石盖村,所有菜园实行有偿认领制和末位淘汰制,谁种得好,谁就有优先选择权,谁积分高,就先卖谁的菜;同时还对果蔬种植养护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监管。

  菜园有了颜值,如何打开销路、产生价值?2022年3月,“映山红”共富工坊成立。工坊在戴村镇“映山红”乡村共富党建联建带动下,建立起优质农产品“种、产、销”一体化运营机制,推出“映山红”共富工坊产品品牌。

  叫作工坊,却有着“集团思维”。从零售业务向集团业务拓展,工坊建起约2000平方米的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可保障上万户农户产品的收储销售。目前,共富工坊已累计带动1000余户农户参与种养殖,累计带动村民增收360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37万元,工坊年营业收入预计可达2500余万元。工坊还利用村庄红色研学路线、智慧农创园等资源推出乡村特色旅游产品,累计导入游客流量11000余人次,带动农旅产业消费95万余元。

  近年来,萧山区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挖掘特色产业潜力,打造各类共富工坊58家,形成了“红领·共富工坊”矩阵,其中33家获首批杭州市级星级“共富工坊”称号。“映山红”作为矩阵的重要代表之一,以一村示范带动多村共富,在淳安、遂昌、仙居、武义等山区26县建立了20余个工坊产品供货基地,带动销售仙居杨梅、淳安日晒面等各类特色农产品1.28万余斤。

  抱团主动拥抱城市市场的智慧在戴村处处彰显。正在开发中的旅拍基地项目,就是由佛山村与周边6个村抱团而建。周边6村原先都属于云石片区的经济相对薄弱村,抱团模式下,佛山村出地,其他6个村出钱,再加上镇里的配套资金、运营方的投资款,共同推动项目落地,预计将为各村村集体经济带来可观的反哺。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核心是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借助抱团模式,戴村成功把农旅产品推向城市市场,人才、资金、科技等要素由城流到乡,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跳出镇域

  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本地人常常这样解读戴村,“说村不是村,它是一片城”。当前,整个萧山正处于从“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跃迁的战略转型期,戴村也在主动跳出镇域思维限制,以更高站位来谋篇布局。随着去年9月时代大道南延项目全线通车,戴村正式迈入杭州主城区30分钟交通圈,奔竞而来的不光有车流,还有源源不断的发展机遇。

  贯穿于萧山与滨江之间的时代大道,是两地跨区域协作的原点。早在时代大道开建之时,戴村就提前做了产业规划,联合国有平台创新实施“镇街+平台”的合作模式,在高架东侧重点打造了V智造产业社区,引进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40余家创新企业。

  从2020年戴村V智造产业社区纳入三江创智小镇整体规划,到2022年萧山实施三江创智新城兵团会战、“萧滨一体化”专班运作,再到2023年湘湖·萧滨合作区兵团强强联合,戴村积极融入发展大局,着力完善要素保障,推动优质项目落地投产。

  机遇接踵而至,2022年10月,由部省市区协同共建的高能级平台——“中国视谷”启动建设,它以打造“中国第一个世界级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为目标,作为“中国视谷”的前沿阵地,戴村迎来产业提档升级的关键窗口期。

  “说村不是村,它是一片城”,在“产”的厚度中得以体现。2022年,戴村规上工业增加值6.12亿元,规上数字经济增加值3.11亿元,南部欠发达地区的印象已然成过去式。

  在城的气质不断彰显的同时,戴村也在从产城人文各个领域提升区域能级。

  ——组织人大代表全程监督跟进项目进度,通过召开项目实施情况督查、视察等活动,助推吉利极电新能源、浙报融媒体发展中心等项目建设,形成政府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做优政务服务,提升营商环境,推进“就近办”服务下沉,延伸服务触角,新增水电等业务进窗口;优化服务举措,积极开展帮办、代办服务;拓展服务功能,促进党群服务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共建互融,不断增强群众办事体验感。

  ——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以智能制造、精密智造为主要导向招引人才,升级产业园区城市书房、邻里中心、人才公寓等生活服务配套。

  ——以村社监察工作联络站为基础,以映山红圆桌会为核心,整合拓展“20分钟”清廉村社综合服务阵地,构建映山红“清联盟”。

  ——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一支队伍管执法”为抓手,通过“进一次门、查多件事”的“综合查一次”模式,抓好景区环境提质与服务提效,擦亮旅游“金名片”。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率先在全省实现区镇村三级文化管家全覆盖,开展扫黄打非、绿书签等活动,新建7个婴幼儿成长驿站……

  时至今日,“千万工程”之于戴村,是发展方式的深刻革命,是城乡融合的持续推进,是乡村价值的涅槃觉醒。一路走来,“千万工程”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通过拆违整治、“五水共治”、平安建设等,改变的却远不止于此。以对“千万工程”的再深化、再出发,戴村将在促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接续奋进,在“产业跃升、城市提能、以人为本、文化兴盛”的跑道上奔竞不息,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戴村样本。

  (本版图片由萧山区戴村镇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9 戴村镇:闯出城乡融合康庄大道 2023-08-23 浙江日报2023-08-2300006;浙江日报2023-08-2300009;浙江日报2023-08-2300017 2 2023年08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