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村之源起,促全域之蝶变
瓜沥镇:先行探路看“源起”
胡 金 朱红锋
一条发展道路,往往有先行者为后来者指明方向和路径。于“千万工程”而言,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无疑是一个先行者。
一直以来,瓜沥走在乡村发展的前沿。辖区的梅林村率先建成集工业厂区、农业园区、住宅楼区于一体的“三区合一”的新农村样板,为浙江“建设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小康示范村镇”提供了范例。随后,“千万工程”的历史大幕拉开,真实改写了浙江大地几万个村庄的命运。
再后来,瓜沥继续先行探路。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浙江“千万工程”的内涵不断深化,瓜沥各个乡村的面貌随之日新月异,全域走上了美丽蝶变、奔赴共富的康庄大道,成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在全国高质量发展500强镇榜单位列第31名,并朝着新时代共同富裕镇域样板迈进。
今年,中央财办等部门发文,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具体学什么?怎么学?让我们追根溯源,通过探寻梅林乃至瓜沥在不同阶段的行动实践,从而找到中国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先见,成就源起
在梅林,有一条贯穿村庄南北的村道,被当地人称为“源起路”。而把视野放大,整个村庄被很多人称作“千万工程”重要的“源起地”。
时间的指针拨回20年前。当时,浙江虽然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但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不少问题开始显现。在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整治人居环境成为浙江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一轮突破口。
乡村整治怎么整?有没有一个参照物?
梅林,凭借对人居环境的洞察和先见性,建成了整齐的别墅式洋房和绿地连片的中心公园,率先勾勒出了美丽乡村雏形。2002年,梅林村成为“千万工程”的重要源起地。
再后来,梅林一路走来,碰过低谷也越过高峰。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一茬接一茬地到此参观学习。最近,又有生态环境部、山东、陕西等考察团纷至沓来。在这里,他们看到了梅林的新气象——整齐的红顶白墙以及精心设计装扮的庭院,宛如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源起,已属不易,又何以能一直走在前、作示范?这离不开梅林始于“颜值”,又忠于“颜值”。
先继续从村容村貌入手,让乡村靓起来。以打造特色村居为目标,梅林下足了功夫。源起路两侧,林立的小别墅拆掉了原有的围墙,家家户户的美丽庭院将村子连成一个大花园。梅林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鼓励和引导党员群众自行打造风格别致的农居景观,建设美丽庭院,希望通过环境的改变带动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同时,梅林也不忘完善基础配套。通过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改造公共服务设施,使存量厂房蝶变为老年公寓、幸福食堂和乡村集市。其中,打造的美好生活中心更是内设24小时乡村数字书房、智慧健康服务站、无人超市等,让村民过上现代化的美好生活,让梅林有了更深层次的美。
当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梅林又创新实施“低碳智能乡村建设125模式”,率先在新农村农户中试点光伏屋顶。村内浙江爱迪尔包装有限公司投资建成的光伏电站,不仅带来约128.4万千瓦时的年发电量,还为梅林赢得了浙江省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等荣誉。
从一村,观全域。20年来,瓜沥在聚焦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特色村居、基础配套设施、低碳乡村建设等好经验、好做法。截至2022年12月,已成功创建整治村49个、提升村17个、示范村2个。其中,航民村、凤升村等还在全力冲刺省级、市级未来乡村。
先试,探索共治
20年后的今天,“千万工程”给乡村带来的改变,早已跳出了村容村貌整治的范畴,跃升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治理层面。
在更开阔的视野观察,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早已被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列为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那么,在这条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道路上,先行的梅林还在先行吗?
事实上,作为杭州市数字乡村样板村,梅林借助萧山“红领通”驾驶舱和瓜沥“沥家园”数字平台的赋能与推广,依托数字服务、数字治理和数字管理三位一体,从“千万工程”源起地走向和美乡村示范地。
数字服务反馈在广大村民身上,最直观的表现是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
患有高血压的王阿姨,此前配药要去城里,如今在村里就能解决。梅林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生陈约瑟介绍说,只需申领一台智能血压计,就可以自己在家量血压,检测数据实时上传云端,家庭医生发现血压过高就会上门诊疗。“通过‘健康大脑+智慧医疗’建设,梅林基本上实现了小病慢病、常规检查不出村,大病可以远程诊疗。”
数字治理的推行,不仅提升了治理的效率,更让村民深切感受到了治理的温度。
一方面,随着《梅林未来乡村公约》的发布,“沥家园”社会积分与村规民约相挂钩,内容涵盖了垃圾分类、庭院整洁、志愿服务等;另一方面,通过数字手段实现德治引导,梅林率先建立村级智慧慈善工作站,开辟了“沥家园”智慧慈善通道,累计募集善款39万元,让慈善事业在数字化浪潮中蓬勃发展。
除了改善民生、助力善治,梅林还通过数字管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梅林有个治理矩阵,采用线上“发任务”“发新闻”“发公告”等形式,由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热心群众以及乡贤等组成“梅好管家”,共同参与基层治理。“简单发布一则通告,需要两个熟练工帮忙做下农活,不出意外地马上便有人响应‘接单’。”村民缪文孝说,志愿活动招募经常要靠“抢”,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风起梅林,却不止梅林。作为杭州亚运会武术和卡巴迪两项赛事的承办地,瓜沥于今年迭代升级“综警网+”基层融合治理模式,发挥74个村社“合沥治”小专班作用,深化专职网格员和微网格员队伍建设,让政府治理和群众自治融合得更为紧密。
具体来说,在冲刺亚运阶段,瓜沥要从业务大融合、阵地大融合等八个方面入手,推动基层治理增效行动。瓜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的就是希望所有参与亚运护航保障的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工作人员等各方力量,能够“拧成一股绳、炼成一块铁”。
先行,奔向共富
展望未来,“千万工程”仍在不断更新向前。
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征程上,“千万工程”不仅在城乡发展、基层治理中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还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担负起助力乡村共同富裕的新使命。梅林,如何继续带头示范,铺好万千幸福生活路?
先从制定标准开始。“对梅林来说,到底什么才叫共同富裕?”梅林村相关负责人说,作为浙江率先推进的未来乡村,梅林从经济富裕、服务优质、文化先进、生态宜居、社会和谐共五个维度观察,通过制定浙江首个村级共同富裕评价体系,更加精准地统筹推进“美丽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共富乡村、数字乡村”建设。
截至目前,“千万工程”让村集体和农民实现了双增收。数据显示:2022年,梅林集体经济收入总计达到729万元,较2002年的183万元增长了298%;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从2002年的9696元提高到60002元,增长幅度高达518.8%。
再是创新发展模式。一方面,梅林通过集中流转土地1200余亩,实现了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集中种植,每年使得集体经济收入增加40万元;另一方面,打造无人超市、乡里鲜市、青少年宫等多样业态,并通过参观、研学等第三方讲解活动,让旅游参观收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式增长。
做大蛋糕的同时,梅林也在努力分好蛋糕。村里不仅每年为老年人发放共计108万元的补贴,还对优秀学子和特殊人群有着专门的奖助政策。年底时,全村村民通过股份分红还可拿到额外的红利。
“千万工程”的梅林故事,随着时间而不断延续。瓜沥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路径,鼓励村集体产业联建。比如凤升村,以种植水稻为主对连片流转土地统一发包,后期还将引进优质新农人开发稻虾养殖、发展生态农业,开拓产学研致富路。又如东恩村,把散落在乡村的集体资源资产整合起来,以任伯年纪念馆、棒垒球场等延长乡村旅游发展链条。再如航民村,早早探索村企集体合作共赢模式,率先在全村实施农业规模经营、机械化生产……
前不久,以“感恩话源起、接续再出发”为主题,瓜沥举办了一场“千万工程”在梅林主题活动,正式发布大梅林新时代共同富裕示范带实施方案。由此,梅林与周边的八里桥、山北、车路湾、张潭等4个行政村合股成立大梅林强村公司,开启以“农、文、旅、产、学、研”为主线的系列轻资产运营项目,力争到2025年实现区域内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翻一番、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超过9%。
对于未来,瓜沥为自身谋划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正如瓜沥镇相关负责人所说,将以输出梅林经验催生环航坞山共富示范带,做到“源起地”牵引“示范带”、“示范带”串起“满天星”,不断实现“一村之源起,全域之蝶变”。
(本版图片由萧山区瓜沥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