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5版:专版

文章导航

“千万工程”的萧山实践:

源起地跃向新高地

  “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它的源起地,就是杭州市萧山区。

  在“千万工程”中走过20年,萧山努力把乡村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呈现江南韵味、承载乡愁记忆、充满发展活力的现代版“桃花源”,入选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全省首批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试点、全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背后是村庄面貌增颜值,村民生活增收入,乡村产业增动能……

  从萧山一域窥浙江全省乃至全国,可以说,“千万工程”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今年7月,中央财办等部门印发《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科学方法,并结合实际创造性转化到“三农”工作实践之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站在新的起点上,沿着“千万工程”的指引,萧山如何从源起地跃向新高地?

  【“千万工程”从萧山源起】

  本世纪初,中国的城市化轰轰烈烈,速度空前。但在农村,却存在村与村之间、城与村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的情况。

  即使在浙江,这样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当时的浙江,“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经济快速发展,村庄面貌却没能跟上。根据浙江省相关部门摸排数据:全省3.4万个村庄,只有4000个人居环境较好。

  较好的村庄中,就包括萧山瓜沥镇梅林村。

  萧山作为浙江的经济大区强区,新农村建设起步较早。2002年,梅林村成为“千万工程”的重要源起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作为“千万工程”源起地,萧山乡村的蝶变走过了三个阶段。

  2003年到2010年是基础整治阶段——

  “千万工程”起步之后,萧山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农村示范村和农村整治村两类分类分批推进整治工作,农村示范村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的“六化”要求实施建设,农村整治村按照“环境整洁、村貌美化、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要求因地制宜开展整治。自2003年起至2010年,累计完成村庄整治340个,直接受益人口77万人,占萧山农村人口的79%以上。

  2011年到2017年是精品提升阶段——

  盛夏时节,走进进化镇欢潭村,青条石铺就的跨湖桥上,两边是波光粼粼、蜻蜓低飞,荷花点缀其间、摇曳生姿,远处的青山、湖边的民居倒映水面、如诗如画。谁能想到,如今美丽的欢潭村,曾经是“一潭死水”。2016年前后,从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等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一场势如破竹的村庄综合整治运动在欢潭村推进,欢潭村此后的乡村建设之路高歌猛进,并且成为萧山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进化镇的蝶变,折射了萧山“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的跃迁。在此期间,萧山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特色村、中心村和精品村等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三改一拆”、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与村企共建新农村、浦阳江治理工程等专项工作有机结合,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面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培育建设7个示范村、25个中心村、17个精品村、3个风情小镇、2个杭派民居、4个历史文化村落和4条精品示范线,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图景。

  2018年至今是全域提升、示范引领阶段——

  在这个时期,萧山高标准深化“千万工程”,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以整治村、提升村、示范村为创建标准,全面推进萧山美丽乡村创建,累计创建区级美丽乡村整治村126个、提升村182个、示范村40个,累计创建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0个、提升村197个、整治村70个,推动乡村建设从点上“盆景”变面上“风景”,推动“美丽环境”变身“美丽经济”,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在迭代中升级,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有力支撑】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二元结构,在世界各地都普遍存在。城市被视为繁荣和发展的象征,而乡村则被认为是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这种差异导致了城乡分割问题,阻碍了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

  “千万工程”如何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提供有力支撑?萧山的回答是不仅改善村容村貌,还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看作基本内容,统筹规划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推动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在新塘街道新丰村,村民李阿姨走进自家厨房,打开灶台上的燃气灶,蓝色的火苗蹿出。李阿姨说:“天然气管道早就铺设到家里了,我们都是用天然气做饭,不用再去拉煤气罐回来了。”

  李阿姨家的变化,正是源于萧山在浙江率先实现天然气管网村村通,农村燃气实现100%村村通。按照基础设施同质的要求,在“千万工程”中,萧山统筹推进城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物流、宽带等建设,累计完成“四好农村路”1677.955公里,全区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100%,336个建制村四级以上公路通达率和道路硬化率均达到100%,村村通公交率、城乡公交一体化率、公交车监控安装率均为100%,村级物流点实现全覆盖,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上行渠道,邮政、顺丰、京东、中通、圆通等10余个快递品牌服务进村覆盖率达100%。

  向乡村延伸的还有公共服务圈。

  一走进义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区,宽敞明亮的环境、智慧化的设施设备让人眼前一亮。新院区总建筑面积18800平方米,内设全科医学、内外妇儿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眼耳鼻咽喉科、口腔科、急诊等科室,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完成常规检查。这个全新院区的启用,也宣示着义桥镇“1+13”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全面打通,形成了“15分钟医疗服务圈”,有效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这些年来,在公共服务同享理念的牵引下,萧山推动教育培训、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服务向乡村延伸,构建农村“15分钟生活圈”。仅在“一老一小”领域,婴幼儿成长驿站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都实现镇街全覆盖。

  提升的不只是硬件,还有基层现代化治理体系和能力的软件。

  从乡镇街道首创的“沥家园”“五和众联”“映山红”“心无忧”等治理模式,到萧山区首推的“红领通”“健康大脑”等数字治理平台,在数智赋能下,萧山充分发挥数字动力引擎,以小切口谋划大场景,推动跨部门多业务场景集成应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截至目前,萧山以党建统领网格智治,构建了区级、部门、镇街、村社、网格“五级基层治理”架构,实现基层治理从“粗放管理”模式转向“靶向治理”模式。

  未来,按照打造公共服务优享地新目标,萧山还将全域深化现代社区建设,持续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深化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提质扩容医疗资源,深化区域医共体建设,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共富】

  “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萧山始终坚持以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村共同繁荣的发展路径。从上个世纪90年代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到2002年工业“冲千亿”,再到如今形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数字产业等新经济新业态,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的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辐射,造就了藏富于民、富甲一方的萧山农民。

  萧山乡村的共富之路:因地制宜,找准路径。

  目光看向萧山南部。这里以萧山区二分之一的面积,承载了三分之一的人口,贡献了六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人均GDP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从浙江省域看,也存在着一批“类萧南地区”,区位优势与经济劣势并存,生态优势与生态问题同在,共富重点与潜在亮点兼具。

  “类萧南地区”如何突围?萧山率先探索系统性经验,打造共同富裕的标志性成果。

  近年来,萧山聚力把南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开展以“专精特新”为特点的南部生态共富先行区建设,组建浙江萧然绿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市场化的方式,探索全省“类萧南区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拓展“两山”转换新通道。同时,萧山还出台消除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多个政策文件,开展国企帮扶结对以及“强村公司”“飞地抱团”等多项突破性举措,持续壮大集体经济。2022年,萧山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470万元,其中44个村社超千万元,83%的行政村达到100万元。

  萧山乡村促共富还充分借力了民营经济特色优势,民营企业“以工哺农”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传化集团在浦阳镇打造共富乡村示范点项目、万向集团在义桥镇启动“江河荟·浙江翠”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恢复项目、恒逸集团在衙前镇开展恒逸—四翔“共富产业园”项目……其中,浦阳传化共富乡村示范点计划通过五年时间,带动项目所在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增长10倍、村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翻番。

  美丽乡村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成效,多维度的转化通道建立起来。在“千万工程”发展历程中,萧山立足市场需求和城边村定位,借势发展“周末经济”、营造城乡“两栖生活”,打通“美丽经济”转化通道,推动三产融合。楼塔镇雀山岭村融汇中医药文化打造康养村舍,河上镇东山村改头换面闲置农房变成精品民宿集群,临浦镇横一村创新“稻田+”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吸引游客超40万,实现从“卖粮食”到“卖风景”的美丽蝶变。2022年,萧山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6.66万人次,经营总收入超6亿元。

  按照打造共同富裕标杆地新目标,沿着“千万工程”指引,萧山还将持续深化共同富裕改革,加快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多渠道灵活就业,加快打造南部生态共富先行区,不断完善先富帮后富合作帮扶机制,推动全域共富、城乡和美,让“千万工程”结出更多硕果。

  (本版图片由萧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5 源起地跃向新高地 2023-08-23 浙江日报2023-08-2300008;浙江日报2023-08-2300010;浙江日报2023-08-2300011 2 2023年08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