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年就业多些宽容和理解
丁珊
丁珊
在骆家庄蹲点采访时,记者注意到,除了青年生活和就业的有形政策支撑网,还有一张无形的支撑网。
城中村里,经济的住所、实惠的餐食、便利的交通,周到地照顾好了每个异乡人的生活,给予外来者扎根时的第一口滋养,也给予追寻梦想的可靠支点。
当一名教师是王瑜璐从小的愿望,她初期投递的都是和教师有关的工作,失利并未让她感到挫败,她曾说,“免费公寓到期后,打算长期租房子住下来,相信会在一定期限内找到真正想要的工作。”当置身于试错成本低的客观环境、自由度和宽容度都高的氛围,年轻人能在相对从容的状态中,跟随本心做出最佳选择,不必因焦灼等压力而妥协。王瑜璐的底气与自信,就是来源于此。
扩大青年就业,是全社会的事。如今各地各部门都积极为青年就业提供系列政策,落户奖励、青年驿站、支持创业的资金、场地政策等,编织了庞大、弹性的就业支撑体系。我们更希望看到,从高校到家庭以及全社会,对青年无形的包容之网更大一些。
在氛围营造上,给予年轻人多些宽容和理解,比如理性认识“慢就业”现象,给予青年充分时间做好人生规划;正确理解青年人的职业选择,有些职业可能偏小众、偏冷门,但也不妨让他们去试一试、闯一闯,说不定会开拓新领域。同时,为应对与新职业相伴而生的风险,政府部门需充分验证、合理扶持,为新职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以及容错试错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