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论周刊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

  1979年我考入郑州大学哲学系学习哲学,初步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

  1983年我考取吉林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系统研读哲学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使我们用“两只眼睛”看世界:即肉眼与心眼(思想观念)、感性与理性、抽象与具象、规范与实证、真理与价值、宏观与微观、部分与整体、道与术等等。

  吉林大学毕业后,我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博士学位,专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导师为黄楠森教授。黄楠森教授的“经典阅读”“史学研究”与严谨治学、人格魅力对我影响很大。在北京大学3年,我不仅深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而且也读西方经典著作,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较为系统地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北京大学培育并滋养了我学术上的独立思考意识和探索精神。

  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我还到莫斯科大学做了一年访问学者,回国后就到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工作,分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研室,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厘清19世纪马克思主义、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逻辑。中央党校对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系统研读经典,铺就学术之基;注重史理研究,开拓学术新篇;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运作机理;深入中国现实社会,读实践这本“无字之书”,深入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避免浮躁,潜心并专心致志做好学术研究,注重成果质量,力出精品佳作,提出独到学术见解。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5年12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努力。作为党校的理论工作者,我就开始思考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问题了。

  概述之,我的学术研究历程,大致经历了从哲学研究到人学研究,经人的能力问题的哲学研究,到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再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进而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道路之哲学根基研究,直到当今注重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几个阶段。这种学术研究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逻辑严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为何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虽是从政治角度提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论断,但其中蕴含着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理论意义。

  一是政治建设的需要。通过“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理论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需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而推进理论创新。这就需要我们党与时俱进地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使其达到21世纪时代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其旨向之一,就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二是实践发展的要求。就新时代的中国而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新征程新实践;就21世纪的世界而言,我们要直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实践发展的新要求。新时代“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要让创新理论植根于实践发展之中。理论创新是多方面的,就发展马克思主义而言,主要是在传承19世纪马克思主义、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基本原理、方法原则、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三是反映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三个“意味着”,表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已经历史性地转移到新时代的中国。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转移到哪里,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发展源与中心重镇就转移到哪里。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因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理论工作者应当义无反顾地肩负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神圣职责。由此,近年我便把学术研究聚焦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属于“建构”性范畴,是需要建构起来的。建构21世纪马克思主义,首先要搞清楚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传承马克思主义基因和本质的马克思主义。它与马克思主义是“同一家族”“同一基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基本原理、方法原则、价值取向、理想信念不能丢,否则21世纪马克思主义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了。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关于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与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进步本质相联的范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维度,从根本上就是寻求并确立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19世纪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是致力于批判和超越“资本现代性”的逻辑,进而走向“人本逻辑”;作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本质上是探寻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采取何种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应沿着这一根本思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马克思主义发展也从来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成果本质相关。当今,我们应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基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心转移继续推进理论创新从而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心转移直接相关的范畴。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已经历史性地转移到新时代中国,新时代中国已经成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发源地和理论策源地。因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理论工作者应在守正并传承19世纪马克思主义、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和前提下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直面“两个大局”,基于“变革与重构”的世界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进而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变化来解答“世界向何处去”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既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其世界意义和资本主义历史性变化直接相关的概念,也是与21世纪世界所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本质相关的概念。当今世界正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日趋明显。这是一个“变革与重构”的世界。“世界向何处去”“中国怎么办”是“时代之问”。解答这一“时代之问”,涉及科学回答21世纪“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这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为解释21世纪的世界并掌握理论话语权的一种科学理论体系。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也是与解释21世纪的世界并掌握理论话语权相关的概念。21世纪,世界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它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给出理论解释。21世纪是迫切需要理论解释的世纪,也是需要进行理论创新的世纪,谁能给出解释21世纪之世界的理论,谁就能掌握解释21世纪之世界的理论话语权。我们所创新发展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其使命就是为解释21世纪的世界并掌握理论话语权,提供一种科学理论体系。

  怎样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首先要搞清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问题,即思想资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内在逻辑、基本内涵、核心内容、总体框架和历史地位等。

  19世纪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都是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厘清与总结的思想资源,应进行梳理与分析。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就是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19世纪马克思主义、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研究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心转移并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关系,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两个大局”、“变革与重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历史性变化的关系,进而解读“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解释21世纪的世界并掌握理论话语权的关系。

  方法取决于问题的本性,我们应采取大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分析框架,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展开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深入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生成逻辑、实践逻辑、世界(时代)逻辑和理论逻辑等内在逻辑。

  要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原体性涵义、关系性涵义、时间性涵义、空间性涵义和功能性涵义等基本内涵。

  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原创性贡献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当作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

  要深刻认识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而推进理论创新提出的一个标志性论断,是中国理论走向世界和未来的标识性符号,也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历史地位和世界地位的政治判定,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之实质,就是要持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中国理论”走向世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释世界与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形态。

  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仅要注重“全面”,对其作出全面系统的思考分析,而且也要注重“重点”,抓住其根本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基石,应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递进逻辑,深入分析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最关键的是要深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根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所蕴含的哲学根基,是“主主平等普惠”。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就要把“主主平等普惠”作为哲学根基。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7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 2023-08-21 浙江日报2023-08-2100004 2 2023年08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