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36版:专版

“三位一体” 激发强村富民新活力

  盛夏时节,稻谷金黄。在温州瑞安市马屿镇的稻田里,6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自从有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种植大户在“双抢”时可以更显从容,这便是专业合作带来的便利。

  对浙江广袤的山乡农村而言,农业现代化不仅要解决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更是一个不断衍生出多种新型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动态过程。农民的各种合作需求由此产生,打破农业发展的局限,正是从各种抱团合作开始。

  17年前,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一体化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三位一体”改革实践从瑞安出发。如今,瑞安市农业农村局、瑞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等正加快推进这项改革,为强农富民和“千万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做强平台,为农服务无止境

  走进瑞安市马屿镇梅屿蔬菜基地,连片的钢管大棚内,千亩精品番茄长势正旺。这些果蔬早已被商超、企业甚至南极科考队预定,销路不愁。

  梅屿蔬菜基地是温州“菜篮子”,也是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在瑞安最早的实践基地。2003年,种植户遇到番茄滞销问题,梅屿蔬菜合作社发挥联合优势找到了销路,化解了难题。

  各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在生产旺季,往往因农机、农资等服务需求旺盛,碰到服务不及时、服务成本高等难题,这促使合作社走向联合发展。

  2006年,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开始以“农村合作协会”为载体,联合发展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而后,全省18个市县以合作社联合社、农产品行业协会为载体,开展“三位一体”改革试点;2014年,浙江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改革的顶层设计,以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为重点,在7个县开展深化“三位一体”改革试点,农合联成了为农服务的新平台,低层次的农户“小合作”开始走向高层次的合作社“大联合”。

  作为农村“三位一体”改革的始源地,瑞安一直在不断探索,聚焦“一体化”,破解农业投入少、资源整合弱问题。为此,瑞安组建立体、开放、多元、复合的为农组织体系,以大合作推动为农组织“一体化”,农合联坚持农民代表占多数。以大融合推动为农体系“一体化”,推动区域农合联与产业农合联经纬结合,构建“1个县级农合联+10个涉农乡镇农合联+N个产业农合联”体系。

  瑞安建设农事服务中心,倡导部门共建、资源共享,形成“1+10”农事服务中心集成服务网络。改造提升现有“三位一体”示范一条街,打造集产权交易、展示展销、金融支撑、会员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市级农事服务中心。采取“政府投资+农合联运作+社会化服务”模式,完善乡镇农事服务中心功能,马屿、南滨农事服务中心荣获第一批“省级农事服务中心”称号。

  如今,走进瑞安市马屿镇“三位一体”农事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大厅里,办理涉农事项“最多跑一次”;农产品销售平台前,网红农民在直播带货;农资购销大厅里,1000多种产品可供挑选,还有专家现场指导。“三位一体”不断衍生服务内容,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体农民奔向共同富裕提供动能。

  完善为农服务,离不开金融活水。瑞安农信担保公司作为全国供销社系统首家县级农信担保公司,已累计担保5500户次、担保额13.37亿元。构建“银保担”金融共同体,实施“农业先锋贷”,实现50万元以内无抵押无担保基准利率贷款,累计为473位农业带头人发放贷款1.11亿元。农信担保公司与省农担合作为预制菜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贷款金额上限由300万元提高至500万元。农村产权服务中心致力于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已完成村集体资产交易819个标的,交易额21亿元,溢价金额1.47亿元。建成全省供销系统首家自主线上交易平台,真正实现村集体“零成本”入场交易。

  为农服务的创新举措向各个触角延伸。瑞安市率全省之先,成立垃圾分类合作社,把“三位一体”模式从农业生产领域,拓展到乡村生活治理中。瑞安市桐西村早些年还被吐槽为“最脏村”,如今水碧田青,环境宜人。“长期以来,因没习惯分、没经费分,垃圾分类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难题。”桐浦镇相关负责人说,当地组建桐洁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的事让农民干,合作社选拔宣传员、桶长,挨家挨户宣传,让村民分好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这样一来桐浦镇每年能产生300多吨有机肥,合作社可增收10多万元。如今,瑞安已经成立11家垃圾分类合作社,1家垃圾分类合作联合社。“‘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将政府主导推进的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转为农民主导,巩固了农村环境整治成果。”瑞安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数字赋能,改革迸发新活力

  向改革要活力,以数字化赋能新发展。瑞安聚焦“数字化”,破解信息不对称、链条不通畅问题。打通15个部门、建设集成28项服务,于2021年8月推出线上为农服务平台——瑞安市“三位一体”智农共富平台。平台从农民需求出发,打造“无忧种田”“无忧销售”“无忧贷款”和“无忧补贴”四大场景助推农业,使农业生产更高效、产销对接更精准、农民融资更畅通、政策兑现更便捷。瑞安市供销联社负责人表示,平台上线以来,已推出28项服务,提供服务10万余次,农资农机团购交易2490.9万元,为农民节省资金100多万元,实现农资等农业投入品量价双双下降约6%,融资利率平均下降约2%。

  夏日农户要忙着追肥。两辆分别载着30多吨化肥的大卡车驶入瑞安的滨海花椰菜基地,等候已久的滨海花椰菜专业合作社社员们迫不及待地围了上去,将卡车上的一袋袋化肥卸下来。“平台团购化肥,让农民得到实惠!”合作社负责人叶春友高兴地说。农户只要点点手机,在该平台下单化肥、农药、农机等生产物资,平台就会汇总农资农机等需求信息,汇聚成大订单,直接跟生产厂家议价,普通农户可享受比批发价还便宜的“出厂价”。借助数字化平台,让农民享受价格优惠的化肥和送货上门的服务。该平台还推出“信用用肥”服务,通过一键申请“无忧贷款”,农民可享受免息的“信用肥”。入驻平台的银行先行发放贷款,财政全额贴息,农民只用收成后再还本金即可。

  此外,瑞安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重点围绕“数字农业增效、数字服务提质、数字基础提升”,加快农田、渔船、养殖厂、蔬菜大棚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大力发展未来农(牧)场、数字农业工厂。推广浙农优品、浙农经管、浙农牧、浙农富裕等浙农系列应用,着力实现“为农服务一件事”智慧管理,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服务。

  瑞安还建设全国首家“三位一体+MAP”中心,提供选种配肥、数据分析等“7+3”全周期服务,滨海都市农业产业园建设“空地一体”农业数字化系统,曹村镇打造省首个数字农业示范区,迭代一链式金融服务。构建“村社授信全覆盖、融资保险全链条、专员服务全过程”金融服务,培育好派多、易达购等十大涉农电商、82个省级电商村和“小英夫妇”等农民网红直播带货,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超14亿元。

打响品牌,增长提升价值链

  农产品普遍面临附加值不高、品牌打不响等问题。瑞安聚焦“现代化”,破解生产效率低、规模效应弱问题,构筑规模优势,组建稻米、花椰菜等五大产业农合联,建成浙南最大连片粮食生产功能区、全国特大冬季花椰菜种植基地。构筑品牌优势,迭代区域公用品牌“云江丰味”为龙头的农产品牌体系,瑞安“温郁金”、“清明早”创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绿印象”牌蔬菜登上了“雪龙号”。将专业合作社作为实施农业“双强”行动重要着点力,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立足瑞安全市农产品精品多、产量少、产地散的实际情况等特点,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云江丰味,并制定产品管理和门店建设两项地方技术性规范。线下开设品牌旗舰店4家,集结全市50家授权企业的65类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500万元。线上在“政采云”平台开设云江丰味”品牌馆,通过“品牌馆+部门+企业”的三方联动,打通农产品线上“直供直销”渠道。由瑞安市供销联社牵头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37家预制菜企业入选温州预制菜企业名录,18家预制菜企业参与温州“共富效益”定档评估,华忠水产和香海食品入选温州预制菜“十强企业”。牵头协调“一区四园”建设,加速光明集团、金恩食品等头部预制菜企业落户瑞安,大大提高了本地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业要提效,除了靠科技,就是要靠规模经营。要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指导等方式鼓励农民土地流转或扩大生产合作,打造一批国家、省级合作社示范社样本,通过利益分配机制,让参与农民有奔头、有钱赚,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瑞安发展特色产业,围绕天井垟大米、梅屿果蔬、陶山甘蔗等特色产业,集中资源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品牌,打响天井垟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曹村的智慧稻田、滨海十万亩都市田园等“三位一体”项目品牌影响力。

  积极承办全国现场会,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得全国改革十大探索等荣誉,农村电商、乡村振兴等工作获国务院和省政府督查激励……瑞安市农村“三位一体”改革成效显著,近三年瑞安的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至22.9亿元、年均增速20%,“百万村”占比78.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从2.53降至1.87。“三位一体”改革为共同富裕增色,为“千万工程”助力。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瑞安市农业农村局、瑞安市供销联社供图)


浙江日报 专版 00036 “三位一体” 激发强村富民新活力 2023-08-21 浙江日报2023-08-2100006;浙江日报2023-08-2100008;浙江日报2023-08-2100009;浙江日报2023-08-2100015;浙江日报2023-08-2100023 2 2023年08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