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美好实景
俞琳 陶然
多年来,沿着文一西路一路向西,各大企业的入驻为杭州余杭区画上了数字经济的底色。如今,余杭区锚定“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新起点,正全域描绘与系统重塑“大美余杭”新篇章。
余杭区积极探索党建带群建促共建新模式,以区级“党建聚力·红暖未来”品牌创建为牵引,打造了一批优质党群服务项目。
“趣”享党群研学一“夏”、移动学堂、“幸福满仓 一骑向前”、“集成式”服务……余杭区各镇街、平台依托辖区资源禀赋和载体搭建,结合阵地优势,打造出一个个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余杭党群品牌样本”,助力余杭区跑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区新姿态。
“集成式”党群服务中心
发挥“红色引擎”作用
今年,余杭区闲林街道延伸服务触角,升级服务阵地,打造了便民、政治、文化、活动功能为一体的集成式党群服务中心。自2月开馆以来,该中心已接待省、市各级参观团50余次,参观人员2000余人。
党群服务中心毗邻闲林老街,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内部以集约化形式整合暖流之家、妇儿驿站、“聚贤里”直播间、创客空间、老年食堂、居养中心、林下小芽托育中心、草根文化展厅等功能区。据统计,半年来已举办各类活动500余场,惠及群众19000余人,“聚贤里”直播间6场农产品直播销售额近10万元,草根文化展厅更以“民丰村传统文化展”“传统艺术临习展”等展出吸引了1000余人参观。
在发挥阵地功能的同时,中心还为居民提供党员服务、学习教育、便民服务、特色活动、志愿帮扶等集成式服务,实现多阵地功能“一站式”受理。
为进一步健全党员群众活动阵地,增强党建工作合力,闲林街道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了不同的“服务套餐”。聚焦流动党员,闲林街道形成“3210”工作机制,为流动党员定制特色服务项目,推出流动党员专场直播带货、直播带岗活动。为服务周边群众,闲林街道深化党建联建机制,统筹浙江外国语学院、蚂蚁金服公益组织、闲富门诊等多方资源,形成“永不落幕的便民服务长廊”“夏天织帽子”和“永不熄灭的那一盏灯”等服务子品牌,打造更有温度的基层党群服务综合体。
“幸福满仓 一骑向前”
为新就业群体“续航”
“兄弟们,以后晚上可以来这儿充换电。”3个月前,外卖骑手小哥小王兴奋地在骑手群里分享了他新发现的好地方——杭州市余杭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24小时智能充换电间。
近年来,随着以快递、外卖、网约车、货运等为代表的新业态加速发展,余杭区内汇聚了规模庞大的新就业群体。“仅以小哥群体来说,我们街道辖区内就占据了全区的70%,他们已然是服务群众生活、助力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仓前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余杭区仓前街道向新就业群体提供专属党群服务阵地——浙江首个区县级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该中心成立以来,街道通过持续加强政治引领、技能提升、团队凝聚,将中心打造成了属于新就业群体的红堡垒、成长营、服务站、解压坊,已开展50多场专项活动,总计覆盖1000多人次。
为持续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仓前街道谋划了“幸福满仓 一骑向前”新就业群体党建品牌。在暖心服务方面,构建“十分钟暖蜂服务圈”矩阵;在学习服务方面,邀请交警、律师、电商等领域人才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在作用发挥方面,成立“小哥志愿服务队”,力争实现新就业群体品质服务辐射全覆盖,让外卖骑手群体“红色动能”不断释放。
移动学堂+特色研学
整合资源提供多元服务
“双手拇指放在宝宝前额眉尖上方,用指腹从额头轻柔向外平推至太阳穴,轻抚下巴到耳根,像画笑脸一样……”在培训班的第一堂课上,育婴师手把手教各个村社的“奶奶级”学员做婴儿抚触操和被动操,这是仁和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办的成人课堂。
为给党员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服务,仁和街道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移动学堂,让全年龄段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实践资源。
在做好多元化、精准化服务的同时,仁和街道还深挖18个村的美丽乡村资源,打造特色研学课程,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仁和街道南片有丰富的红色人文资源,如中共西镇区委旧址、云会村新四军陈列馆、普宁村于谦清廉文化陈列馆,北片有秀丽的湿地水乡风光,如三白潭湿地、渔公桥杰克熊奇妙岛等自然资源。仁和街道探索以研学激活乡村旅游资源,将红色资源、特色农业、自然生态、非遗文化等多项资源串联成线,定制了渔公桥村“奇妙四季”耕读自然之旅、普宁村于谦清廉文化之旅等研学线路,通过儿童友好、乡村振兴、劳动实践研学的同频共振模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夏天,仁和街道的农耕研学路线作为余杭区“趣”享党群研学一“夏”暑期乡村研学路线的点位之一,让孩子寓教于乐,感受乡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