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越城区、滨海新区优化关键创新资源配置
“集成服务”迸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王 佳 徐 峰
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火红八月,越城不断赶超跨越,向着“首位立区 幸福越城”目标,掀起新一轮改革创新的热浪。
眼下,科技日新月异,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愈发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如何对芯片产业的人才、平台、资金等关键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不断提升区域创新效率,驱动越城区、滨海新区向制造强区跃变,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唯有谋划全局、深入改革,才能占领先机、赢得未来。越城区委改革办负责人表示,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越城区、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之所以成为备受业界关注的新高地、领跑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关键的一条就是以关键创新资源“集成服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近年来,越城区、滨海新区从体制机制入手,系统布局人才、科研、资金等关键创新资源“集成服务”,全面撬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该区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已集聚集成电路相关产业链企业近百家,产业规模超500亿元;在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考核中列全省前二位。4月25日,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工作例会作为典型介绍。
产教融合
人才共育促活力
人才因产业而聚,城市因人才而兴。对于技术门槛高、市场扩张迅速的集成电路产业而言,人才更是不可或缺的优质资源。
那么,如何优化人才资源共享,精准匹配企业用人需求,高效建立引才的“强磁场”?越城区、滨海新区以深化人才链“融合服务”作答,系统破解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紧缺之难。
今年4月,绍兴文理学院数理信息学院长电班毕业生迎来入职第一课。来自学院与企业的专业导师通过“线上+线下”形式,从实际岗位出发,为学生详细讲解集成电路封测相关技术,助力企业新人迅速适应新岗位。
这是该区以“产教融合”打通人才培养通道的缩影。这些年,当地采用“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方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改革,推动产业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在绍兴文理学院设立集成电路产业学院;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建设全省首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等职业院校增设微电子“3+4”中本一体化招生模式,靶向培养产业急需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我们通过科教融合、点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专业人才和集成电路企业形成双向奔赴。”越城区人力社保局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已累计开设中芯集成、长电绍兴等3个订单式特色班,培养集成电路专业毕业生129名,服务于中芯、长电等1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
除了校企协同育人,当地还提供规格更高、内容更精、范围更广的研修项目。今年6月,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国家级高级研修项目在该区开班,吸引了57名省内外集成电路产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作为今年浙江省申报成功的3个国家级研修项目之一,该项目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授课,助力培养更优质的集成电路产业人才。
此外,针对集成电路产业技术门槛高、对高层次人才及基础性工程师、技术工人需求量大等实际,该区率先开展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迭代升级“人才强企”六项硬核政策,形成“双聘制”“免评审”“举荐制”等具有辨识度的特色做法,积极开辟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招引留用新路径。改革实施以来,全区累计引进认定集成电路专项人才1157人,为集成电路企业培训技能人才454人。
锚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赛道,眼下,越城区、滨海新区与人才之间正迎来一场互相成就的奔赴之旅。
产研联动
平台共享提质效
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是关键,平台则是基础。除了推动人才“融合服务”,该区围绕集成电路链主型企业,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平台,激发产研联动新活力。
聚力强化创新链“共享服务”,越城区、滨海新区不断提升平台能级和服务效能,赋能集成电路企业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创新产品研发攻关。通过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联动,共建产业应用研究院、建设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试点科研仪器共享平台,着力破解集成电路产业技术支撑难题。
一方面,该区以高校和企业为主导,构建“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总部经济”的产业创新链,引进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11家高校共建研究院,建成5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全省唯一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创新要素深度融合。“我们依托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建成有关技术平台和功率微电子检测中心。”集成电路产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为当地企业提供近200项检测服务,大大缩减了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该区以政府为主导立足集成电路基础研究,成立绍芯实验室、请来“一流智囊团”。同时引进郝跃院士、邱爱慈院士等高校研究团队,成立由14位院士专家组建的学术委员会,联合打造实验室“最强大脑”,帮助企业打通从产品研发到量产的“关节点”。借助实验室资源,长电集成电路(绍兴)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技术团队联合开发出新一代材料,大幅降低原材料成本,防范有关风险。
当然,在芯片的制造研发中,不可避免要与各类仪器设备打交道。价格昂贵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一直是稀缺资源,给不少科研行动增加了“门槛”。
“我们试点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破除稀缺资源垄断,让青年科研人员用上先进的科研仪器,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越城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率先建设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一指办”应用,将价值30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纳入开放共享管理,构建可查询、可预约、可评估的服务体系。
如此一来,当地的大型科研仪器“忙碌”起来,也让越来越多的创新主体从中受益。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完成预约订单3467个,实现精准服务7725次,服务成交额达181万元,其中为50家集成电路企业提供设备共享服务960次。
精准滴灌
金融活水强支撑
集成电路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不间断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驱动产品迭代升级。为此,越城区、滨海新区优化资金链“支撑服务”,用金融活水浇灌科创“沃土”,有效缓解集成电路企业资金供给之难。
针对集成电路产业资产重、投入回收期长等实际,该区创新设立产业科技基金,推动政企银企合作联动,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服务体系。并推出集成电路等三大百亿级产业科创基金、100亿元城市更新基金,通过基金合作、参股直投等方式,推动社会资本参与集成电路产业“强链补链”。
目前,该区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先后获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国家先进制造业基金、国家中小型企业基金等三大国字号基金支持,撬动社会资本超300亿元,累计投资引进OLED显示面板设备供应商科迪华、集成电路产业融资租赁公司芯鑫租赁等产业项目122个,产业生态不断优化。
同时,该区还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企业“造血”作用,联合6家在越商业银行,创新“知识产权+金融”发展模式,构建“政银企”一体化平台,为企业提供“培育孵化、产权申报、质押贷款”一站式服务。
“我们组建金融帮扶服务小分队,线上线下摸排集成电路企业经营现状,为科技型、潜力型企业‘量身定制’融资产品,进一步释放‘知产’变资产红利。”越城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为绍兴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设计专属融资产品,以集成电路布图为抵押物,成功为其授信150万元,成为全省首笔集成电路布图质押贷款。
(图片由越城区改革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