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萧山:大道如虹通阡陌 纵横乡野天地宽

  “四好农村路”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提升群众出行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先导性工程。近年来,萧山把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以实施补短板、促发展、助增收、提服务、强管养、重示范、夯基础、保安全“八大工程”为重点,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截至2022年底,萧山区共完成低等级公路提升改造508.64公里,完成县乡公路路面维修335.88公里、村级公路路面维修763.4公里,建设美丽经济交通走廊308公里(精品线45公里),共计投入资金约62亿元。入选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获得2021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和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达标县荣誉。

  从“行路难”到“条条通”再到“路路美”,从车遥马慢到“半小时交通圈”、“五位一体”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萧山农村公路串联起城市和乡村,展现了“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乡村美丽画卷,成为广大农民向着美好生活阔步前进的幸福之路。

从“畅”到“美”

扮靓迎亚运美好生活新窗口

  盛夏时节,驱车行驶在萧山公路上,放眼望去,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四好农村路”从主干道延伸到乡村沃野,串联起美丽乡村,通向美好生活,成为萧山提升民生福祉、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以前红十五线的路面上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每天通勤都要经过红十五线的黄先生说。红十五线是萧山东部的主要交通干道之一,连接着南阳、靖江、党湾及钱塘区等多个区域。随着经济发展和沿线开发,原来拥挤、泥泞、易堵车的道路已经满足不了老百姓的出行需求。

  自2018年起,萧山区出台《萧山区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做好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四篇文章,并启动了红十五线改建这个“四好农村路”的“超级工程”。线路全长21.1公里,总投资12.96亿元,将原来的双向4车道拓宽为双向6车道,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km/h,沿线主要线路交叉均采用立体交叉形式,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

  “在红十五线改建过程中,我们还结合‘美丽公路’建设,升级美化沿线绿化景观。”萧山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萧山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美丽萧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四好农村路”与美丽公路、美丽乡村、美丽城镇、亚运保障等工作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整洁、舒适、安全、畅通、美观的路域环境,实现从“交通干线”到“路景合一”的美丽蝶变。

  大泥线,是连接河上、浦阳与进化三镇的重要交通道路,也是萧山区“美丽公路”的典型代表。驱车行驶在大泥线,目之所及景观小品连绵起伏,麦冬、黄山栾树等植被错落有致,厂区、村落与道路环境融为一体,真正感受到“路在景中延,车在景中行”。

  在大泥线改造提升过程中,萧山区将其与周边苗圃、村落、田园等特色景观相融合,尽量做到少开挖、慎填湖,打造自然式序列林带、自然聚岛式林带、山体彩化林带段、功能景观绿化段等多条植物景观林带。大泥线被评为2021年“省级绿化美化精品道路”。

  道路兴则城市兴。眼下,随着亚运脚步逐渐临近,萧山作为亚运主战场正以亚运筹备为契机,开展“迎亚运”路域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打造品质高、网络畅、服务优、路域美的“四好农村路”,为萧山城市形象和魅力的提升贡献交通力量。

加“数”提“智” 探索长寿命周期养护新模式

  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对于辖区面积宽广、路网结构复杂的萧山来说,建设好“四好农村路”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植入数字化的技术和手段,做好“管理”“养护”等后半篇文章,以道路的“智联管养”为“两个先行”探路。

  “以前我们以人工巡查为主,纸质记录上传,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现在我们有了‘智联管养’平台,日常巡查时发现病害可以一键上传,管理部门再派发给专业单位进行处置,处置结果还能存档,实现闭环。”临浦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道。

  临浦镇是萧山区“四好农村路”智联管养项目的试点镇街之一。萧山区以“四好农村路”管养工作为基础,以乡镇操作端、市场服务端、部门管理端“三端闭环”为落脚点,以“智联管养”新模式为核心抓手,通过打造“操作工具、服务平台、管理系统”三大数字场景,有望解决乡镇队伍不专业、市场对接不及时、部门信息不通畅等共性问题,打造形成具有萧山特色的标志性成果。

  “该模式还融入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管理体系,目前我区5条国省道和85条县乡道已明确路长清单,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查询相关信息。”萧山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避免公路养护公司“一包了之”,除了将乡镇评价结果与招标评标活动等相挂钩之外,还鼓励群众通过小程序将农村公路损坏、违法堆放等问题上报至“智联管养”平台,形成一整套从上报、核查、处置到反馈的全流程群众参与方案,萧山区农村公路智联管养模式入选浙江省第一批“交通服务共同富裕”推广类试点。

  浙江省发布的《关于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 助力“两个先行”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到2025年,浙江将建成畅达、平安、智慧、共享的“四好农村路”2.0版。

  在畅达、平安的基础上,萧山区积极推动“四好农村路”的数字化、科学化养护,探索长寿命周期管养一体化。

  如浦阳镇出台的《行政村联村联网道路包干养护考核办法》基本实现“有路必养、有路必管、养必优良、管必到位”;靖江街道正在推进“四好农村路”长寿命周期性管养一体化服务项目,在管养一体化方面先行先试;在全区层面,启用“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从源头进行总质量控制,大幅度减少了超限超载对公路的损坏和抛洒滴漏污染,为全省路警联合治超提供了萧山样本。

以路为“弦” 打造乡村全方面振兴新引擎

  农村公路,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基础工程,是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支撑。萧山区将“四好农村路”作为城乡融合、产业融合的重要引擎,有效推进交通与产业深度融合,使“四好农村路”成为“振兴路”“致富路”。

  戴尖线的起点位于235国道,终点位于尖山下村,全长8.58公里,是戴村镇的一条重要干线道路。戴尖线周边分布着仙女湖、石牛山森林公园、三清茶园、国家登山游步道、滑翔伞基地等网红景点,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吸引了诸多游客慕名而来。

  “原来戴尖线路面狭窄、破旧不堪,严重影响群众的出行,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萧山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萧山区启动了戴尖线的改造提升工程,将原来破损的路面进行重塑,铺上沥青、划上标线,增设沿线游步道、改造公交站牌、各支路桥梁改造、更换路灯等,将道路宽度拓宽至10米左右,大大提升了道路等级,成为带动当地发展的主动脉。

  路修好了,发展之路更好走。随着“四好农村路”改造升级,萧山区的环境地理优势日渐凸显,连接八方的农村公路,更是将萧山乡村的茶叶、杨梅、毛竹等特色农产品串联起来,形成大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村镇,实现了路通业兴民富,大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

  “我们村主产杨梅、李子、桃子,销售主要以农户去各个集镇自行推销为主,路修得好,真是太重要了!”所前镇李家村村支书李建明感慨地说。所前镇是萧山有名的茶果之乡,串联起该镇多个山区村落的来娘线是当地水果等农特产品销售的保障线。

  为了推动当地农产品销售,萧山区在建好“四好农村路”的基础上推进客货邮融合,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委托邮政公司建成350个农村物流点,为乡村带去便捷。在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2022年度交通共富指数中,萧山以96.5分在全省86个县(市、区)中获得第一。

  以路为“弦”,正是这一条条农村公路串点成线,有效提升了萧山农村人居环境,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新乐章。展望未来,萧山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砥砺前行,铺好乡村致富路,为“两个先行”作出更大的交通贡献。

  (本版图片由杭州市萧山区交通运输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萧山:大道如虹通阡陌 纵横乡野天地宽 2023-08-01 浙江日报2023-08-0100006;浙江日报2023-08-0100010;浙江日报2023-08-0100011;浙江日报2023-08-0100016;浙江日报2023-08-0100021 2 2023年08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