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余姚:四好公路惠泽乡村 交通提质助力幸福启航

  阳明故里,智汇余姚。在这里,一条条“畅、安、舒、美”的农村路,遍布广袤乡野,一个个充满希望、幸福与活力的现代乡村踏歌而来。

  多年来,余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和“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助力余姚推进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使四好农村路成为乡村振兴的共富路,成为幸福余姚的风景线。

  一组闪亮的数据亮出了余姚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的成绩单——

  截至2023年农村公路总里程1768公里,路网密度116公里/百平方公里,两个数据均位于浙江前列;目前,余姚成功创建1条省“十大美丽农村公路”,7个宁波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1条宁波市级“十大美丽农村公路”。余姚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陆续建成23套公路治超检测设施,基本实现重要路段全覆盖、非现场执法常态化,使市域内超限运输率10%的峰值下降至1.5%左右;2012年,余姚市在浙江省最早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

交融发展 激发经济新活力

  从“通上路”到“富一方”、从“交通线”到“风景线”,在余姚,农村公路与文化、旅游、产业等深度融合,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可能。

  四明山深处,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梁弄镇横坎头村,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里游客络绎不绝,这里保存着横坎头最为宝贵的红色记忆。1991年横坎头村被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是“红色老区的心脏”。

  “以前都是泥巴路,出去买菜还要翻山越岭。”一位餐馆老板说,现在,不管是樱桃、蓝莓、猕猴桃,还是传统美食大糕,横坎头村乃至整个梁弄镇的农特产品无论是“迈出去”还是“走进来”都更加便捷。

  革命老区焕新颜,源于“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余姚市按“五美”公路标准对梁弄镇的主要通道——莫家湖村至大岭顶农村公路进行提升改造,路况水平和路域环境显著提升,附属配套设施更加齐全。

  公路沿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历史底蕴丰厚,是南北向重要的旅游公路,为四明山区旅游开发拉开干线公路的网格框架。如今,这条路已经成为一条生态旅游公路、红色旅游公路。

  在余姚,“四好农村路”不仅与红色旅游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更串起高新产业发展之路,为地域发展注入活力。

  中意宁波生态园是中意两国政府共同打造的产城人融合的国际合作生态产业城,也是中欧经贸合作示范区核心区块,更是余姚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赶超发展的重要支撑。聚焦高端化、高新化和高产化发展方向,2022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47.9亿元,而这背后,“四好农村路”功不可没。

  余姚大道作为中意宁波生态园对外唯一通道,对这里的产业发展、人才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条路是双向6车道,车流量大但是井然有序,我们货物运输和出行都靠它。”一位企业负责人说。不仅如此,余姚大道还是余姚南北快速通道工程,改进了余姚市域南北交通的薄弱环节,促进姚北工业区和中心城的发展。

  现在,余姚的农村公路除了正规的路段标识,还有广为人知的昵称,如机器人大道、河姆渡文化遗址风景线、杨梅公路产业专线等,一线一产业已经成为这里的鲜明标识,为乡村发展带来新前景。

科学管养 全域联动“一张网”

  公路不仅要建好,更要管理、保养、维护好,余姚严厉打击公路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行为,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联合执法、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全市联动治超新格局,守护农村公路安全。

  “您好,我们是交通执法人员,请出示相关证件,感谢您的配合……”在泗门镇超限超载联合整治行动现场,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市交警大队、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执法人员,对超限车辆行驶路线进行严谨分析,出手精准打击。经过烈日下两个多小时的蹲守,执法人员共查处超限超载车辆7辆,其中最重的一辆车货总重95吨,超限率达到了206%,远远超过核定载重。

  在余姚,像这样的联合整治专项行动已经成为常态。各乡镇、街道联合治超中队以辖区货运源头单位为整治重点,在超限运输车辆较多的国、省、县道及重点区域设卡检查,每月开展至少两次联合整治专项行动;对存在5条以上非现场执法拍摄数据的货运车辆,从严查处,做到违法货车违法清零。同时,各部门统一处罚流程和标准,以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和交警的先后顺序,由各执法单位依据法律法规和上级规定的自由裁量权标准进行查处,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

  除了一体化治超,还有智慧化赋能,余姚建成23套公路治超检测设施,基本实现重要路段全覆盖、非现场执法常态化,这里建立了桥梁电子立档、公路智能巡检、路网监测“可视、可测、可控”一系列服务体系,使市域内超限运输率10%的峰值下降至1.5%左右,因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交通事故逐年下降。

  而在公路养护方面,余姚实行“政府主导、部门指导、乡镇负责、村居配合”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建立了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协同体系。出台《余姚市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意见》,提高养护工程、日常养护的补助标准,出台《余姚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绩效考核办法》,配套建立补助资金增长和绩效考核机制。

  同时,余姚全面推行路长制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利用“路长制+二维码”管理模式,将智慧养护处置系统与交通路网中心相结合,纳入政府治理体系,对道路交通安全防控工作线上与线下精准融合,对沿线单位协调管理、统筹调度,实现路长制巡查、交办、处置、销号全程信息化管理。

便民惠民

城乡一体共美好

  人民交通为人民,余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惠民交通”“幸福出行”,加快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扩大农村优质服务供给,让人民群众从“四好农村路”建设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以前去市区医院要换好几班车,现在可以直达,省了不少时间。”“坐一趟车就能直接到市中心,大大方便了我们老年人外出。”E02四明山快线(余姚南站至兰江站至四明山)、公交500线路(文山站至梁弄公交站)的开通运营,赢得了居民连连称赞。

  让城乡公交与市区公交“无缝对接”,助力美好出行,这只是缩影。2012年,余姚市政府投入2.1亿元用于收购原来个体经营的农村中巴,组建国有公交公司,于全省最早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票价采取“121”的模式:即余姚市区公交票价1元,余姚市区到乡镇公交票价2元,乡镇内部公交仍为1元,城乡出行费用大幅降低;保障公交优先发展,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公交运行成本由财政全额负担;建立“城区-乡镇-乡村”三级城乡公交网络,实现站场、车辆、驾驶员、运营线路等统一规范管理。

  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余姚紧接着出台《关于加快公共交通站场建设的实施意见》,施行“财政补助+部门指导+乡镇(街道)建设”模式,加快推进乡镇公交站场建设;优化创新公交运行模式,推出定制公交和公交专线;大量投入资金,推广新能源公交在城乡线路使用;全面升级支付终端,实现交通“一卡通”及移动支付在城乡公交线路全覆盖;优化创新公交运行模式,推出定制公交,开通了2条通勤公交、1条健康专线和1条健身旅游专线。目前,余姚实现了全市21个乡镇(街道)、 261个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保持5A级。

  让群众出行更加便利,让农村物流更加便捷。余姚构建三级物流体系,建成农村物流网点100个,打造综合配送服务网点15处,邮政、顺丰等9家主要快递品牌进村率100%。

  同时,余姚延伸普惠服务,将公路服务站、农村班车停靠与公交站、寄递物流等功能统一整合,做到“多站合一、一站多用”,创建羊额岭、冷水坑等各具特色的农村公路驿站20个,将“网红”驿站建到路口。

  目前,余姚运输服务数量和密度在全省遥遥领先,基本实现城乡公路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2022年,余姚成功入选“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县”创建名单。

  (本版图片由余姚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余姚:四好公路惠泽乡村 交通提质助力幸福启航 2023-07-31 浙江日报2023-07-3100006;浙江日报2023-07-3100012;浙江日报2023-07-3100017;浙江日报2023-07-3100016;浙江日报2023-07-3100022 2 2023年07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