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构建县域商业体系,且看“浙”样破题

  田间地头的生鲜特产,如何第一时间进入城市?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如何送进乡村和大山深处?如何解决买不到、买不起、不想买等问题,全面激活蓄势待发的消费市场?这张事关生产和消费、物流与业态的问卷,能否答好,亦关系着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2021年9月以来,浙江省持续推进以“畅流通、兴乡村、促共富”为主题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以“3135”工程为抓手精准发力:“3”即通过“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商业基础设施、一批商贸流通物流设施和一批26个山区县商业共富项目;“1”即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3”即持续推动“供应链、物流配送和商品服务”三个下沉;“5”即实现五个100%,县城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和物流共配中心100%覆盖全省县城城区、乡镇商贸综合体和物流分拨中心100%覆盖全省现代商贸特色示范镇、连锁便利店、末端物流和电子商务100%覆盖全省商贸发展示范村、农产品公益性批发市场100%覆盖全省县域、农产品冷链物流网和供富大篷车100%覆盖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和山区26县。

  截至目前,全省已认定第一批和第二批示范县(市、区)36个、示范企业2家(省供销社和省邮政公司下属),重点商贸流通企业10家;建设项目302个,拉动社会投资600多亿元……在全面吹响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号角中,浙江为勾勒共富、美好的社会图景交出了一份全新的高质量答卷。

  提高质量,创新场景

  建设完善商业基础设施

  在衢州市衢江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优质生鲜农产品资源丰富,发展冷链物流是大势所趋,但单纯建设冷链投入产出比较低。如将预制菜产业与冷链有机融合,就能有效弥补单个产业产值、税收不足的缺陷,并贴合长三角消费市场的需求。为此,衢州专门在衢江港区南侧地块建起长三角(衢州)预制菜产业园,构建以健康食材供应链平台及食品制造为主的全产业链体系,成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全新增长极。

  目前,浙江设立首批15个示范县(市、区),支持新建、提升、改造了23个县城商业综合服务中心、48个乡镇商贸中心、“多站合一”乡镇客货邮融合综合服务站16个和“一点多能”村级末端商业网点1200余个。示范企业浙江供富冷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衢州衢江、龙游等山区县(市、区)配置了274辆“大篷车”,15个示范县商业基础设施密度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浙江在一些县城和现代商贸发展示范镇,高标准建设完善一批商贸综合服务中心、物流集散配送中心和大型共享仓储设施;积极引导本地商贸龙头和连锁企业下沉资源,在一般乡镇建设完善一批多业态融合的现代化的乡镇商贸综合体,把乡镇打造成整体性带动农村商业的联动节点和网络枢纽,提升乡镇对周边农村商业市场的辐射和拉动作用,改善乡镇消费环境;发挥供销和邮政末端流通网络优势,推行乡村网点建设的上虞和江山模式,加快连锁便利店、网商入村,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直销方式,满足农民就近销售和便利消费的一系列需求。

  统一规范,畅通城乡

  筑造优化三级物流体系

  湖州市长兴县精心改造原本不起眼的乡村小店,让它们在历经标准化改造、设备提供、专员培训后逐步变身末端物流的规范化网点,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物流、销售、金融等服务;杭州桐庐充分发挥“快递之乡”的产业优势,建设城市快递集运中心,实现多家快递公司进港件“一条线分拣、一把枪扫码、一张网配送”,集约物流资源、节约配送成本,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问题……

  在物流领域,浙江持续推动商务、交通、农业、供销、邮政等部门合作,去年特意选择支持浙江邮政分公司和浙江省供销社两家企业,深度参与共享式集配中心、乡镇分拨中心和村物流网点的建设;遴选了浙江东方、驰骋控股和世纪联华等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加快供应链下沉,加快建设改造村级乡村商业和物流网点。通过各方协力推进,近年来浙江建成了一批共享式物流基础设施,涌现了一批融合多元消费场景和物流配送的村级物流网点,在满足企业内容共同配送的基础上,形成向社会开放资源、共同发展的模式。

  数字赋能,激活消费

  培育农村商贸多元业态

  360度可旋转路牌,为顾客提供导引服务;点点手机上的小程序,各种公共服务点可“一键直达”;商圈内各类停车位实现“错峰停车”,车位的日均使用率提高4倍……目前的浙江,80个正在进行智慧化改造的商圈,将让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便利举措,融入到人们的每一个消费场景中。

  这一切都得益于浙江的数字化改革已深入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购。浙江鼓励、引导各类商贸流通企业抢抓机遇,围绕人、货、场进行更加深度的数据采集,推动消费者需求信息、线上线下各渠道支付信息与物流运营信息、营销推广信息深度融合,不断丰富县域商业新业态、居民消费新场景,从而大力提升全省城乡商业一体化发展水平,使全省农村商贸流通企业对接生产和消费能力更强,以商贸流通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水平更高。

  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目前全省已完成全部11家一级批发市场、30余家二级批发市场的数字化改造。在县域商业网点方面,20余家商业综合体进行数字化改造,16家商业综合体提高数字化建设标准,倾力打造多元化、交互式、沉浸式数字消费新场景,不断提升县域大中型商业综合体的辐射力、影响力。

  当视角放大到今日的浙江全景,城乡之间、山海之间发展更均衡,结构化、多样性、品质化的城乡居民消费,正在不断提质升级。当新时代的“考卷”缓缓揭开,锚定新的历史方位,浙江将继续打造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发展格局,打造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浙江样板”。

  (图片由浙江省商务厅及衢江区、南浔区、长兴县商务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构建县域商业体系,且看“浙”样破题 2023-07-31 浙江日报2023-07-3100008;浙江日报2023-07-3100011;浙江日报2023-07-3100015 2 2023年07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