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科教文创高地 活力品质城区

在全面深化“六六行动”中展现西湖答卷

  今年上半年,杭州市西湖区紧紧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市委“两场硬仗”,全面实施“六六行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未来社区建设、融资畅通工程、“凤凰行动”升级版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实现市对区综合考评“七连优”。

  打好经济翻身仗,是下半年西湖区的主题主线。接下来,西湖区将全面深入推进“六六行动”,通过牵一发动全身的新突破,带动城市发展的新跃升,用实际行动再造一个“新西湖”,再创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以优异成绩交出区域发展精彩答卷

  今年上半年,西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4.3亿元,总量居全省第8;财政总收入29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亿元,总量均居全省第5、全市第3;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

  纵观西湖区2023年经济“半年报”,经济总体企稳回升向好,部分指标呈现较快恢复性增长。回望来时路,西湖区的区域发展答卷,如何交出?

  经济发展企稳回升。过去半年,西湖区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出台促进平台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方案,深化与阿里云战略合作,承办全球数字科技峰会、中国虚拟现实与元宇宙产业峰会;“通义千问”大模型横空出世;高起点建设开发区大平台,优化紫金港科技城体制机制。云栖小镇承办全省特色小镇现场会、空天信息大会,并发布打造全国特色小镇第一镇行动计划。

  科技创新千帆竞发。“116N”实验室体系更趋完善,智元研究院创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省级企业创新联合体实现零突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开工建设;西湖区成果转化科创中心、空天地海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启真概念验证中心落地运行,1897科创谷、浙财大金融科创园等精彩亮相。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全省第2,再夺省科技创新鼎。

  亚运效益出圈出海。西湖国际高尔夫等4大亚运场馆完成赛事功能验收并投入运行,圆满完成“韵味杭州”西湖国际高尔夫公开赛等6场测试赛;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开展亚运主题、文明志愿活动1.7万场,志愿者活跃率全市第1。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有序推进,认定总部企业42家,其中营收千亿以上1家;区、镇街两级共赴50余个国内外城市考察学习、投资推介,组织外贸企业出行团31个、参加境外展会56个,实现外贸意向订单43.3亿元。

  城乡面貌精彩蝶变。西湖区新建及改建道路11条、绿道6条;全域推进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翠苑一区列入全国首批完整社区试点,龙坞茶镇创建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荣获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创新“艺术村长”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村村见未来、户户奔共富”入选“千万工程”20周年典型案例,外桐坞村入选首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获评全省首批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1个;西溪湿地数字化项目入选全国唯一试点。

  幸福民生普及普惠。西湖区民生实事顺利推进,整体完成率82.3%;新增就业1.7万人;“助残就业共富”场景成为全国试点;开工学校8所、竣工4所,新投入使用7所;新增托位618个、新建康养联合体3家,回迁安置2623户,梧桐居等3个小区成为全市最美安置房;平安考核全省第3。

  改革攻坚聚势赋能。西湖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营商无感监测指数排名居全省前2;谋划推进23项原创性改革,高起点开发全省首个企服AI平台;首创知识产权银行,发布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政策20条,兑现惠企资金22.9亿元,减税降费近10亿元;首次聘请营商环境体验官20名,创设“西湖非公学堂”“青蓝学院”,擦亮“双千”“科技八点半”等品牌;国企改革顺利推进。

  党建统领凝心聚力。西湖区扎实开展“走亲连心·民呼我为”活动,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深入基层问需问情,解决问题83个;创新“西引力”党建品牌,实施“西湖领雁”工程,打造骆家庄“青年来杭第一站”;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6家单位常规巡察、14个村社延伸巡察;高标准推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营造勤廉并重、干净干事的浓厚氛围。

以一流标准推动“六六行动”纵深发展

  20年来,西湖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有效破解“成长的烦恼”“转型的阵痛”。20年来,西湖区综合实力加快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跨越,城乡风貌加快从一处美丽到处处美丽跨越,基层治理加快从传统管理到整体智治跨越,文化文明加快从点上盆景到全域风景跨越,民生保障加快从基本小康到共同富裕跨越,党的建设加快从一域建强到全域建强跨越。

  站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全新起点上,西湖区将全力打造全省科教科创战略重地、之江文化产业带核心枢纽、宜居智慧韧性现代化城区样本,全面打响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品牌;以一流标准推动“六六行动”纵深发展,即充分发挥六大优势,打造六大实践范例,通过原创性改革、特色性抓手,打造标志性成果。概括起来,就是“123”:一个目标:高质量发展;两个落脚点:高颜值城乡、高品质生活;三条路径:高能级创新、高效能改革、高水平开放。通过打好六大组合拳,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提供更多“现实明证”。

  更为具体来说,西湖区的“六六行动”指什么?就是要发挥战略战术牵引优势,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实践范例;发挥西湖西溪生态优势,奋力打造高颜值城乡实践范例;发挥首善首享省会优势,奋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实践范例;发挥高校高新科创优势,奋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实践范例;发挥数智数治云创优势,奋力打造高效能改革实践范例;发挥盛会盛事文创优势,奋力打造高水平开放实践范例。

  聚焦高质量发展。西湖区发挥长三角一体化、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之江文化产业带等重大战略叠加效应,纵深推进空间谋局、产业布局、平台格局、项目落局、服务成局,构筑绩效型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平台、国际化产业集群、雨林式项目生态,让城市综合能级实现新跃升。

  聚焦高颜值城乡。西湖区以宜居智慧韧性城市为着力点,突出山、水、城有机融合,自然美、建筑美、人文美浑然天成,精心谋划未来生态、未来社区、未来乡村、未来街区,如迭代西溪湿地跨区域一体化治理模式,加快老旧小区宜居化绿色化改造、深入贯彻“千万工程”、市场化运营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等,打造“颜值”与“烟火”兼具的品质城区。

  聚焦高品质生活。西湖区全域践行“民呼我为”,深化共同富裕集成改革,新增就业3.2万人;全力打造民生综合体17个,让幸福西湖更有温度、更有质感。

  聚焦高能级创新。西湖区以建设科教科创战略重地为着力点,发挥“四高协同”牵引力,持续完善“116N”实验室体系,全力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全面深化与浙江大学等高校战略合作,做大做强高校经济和校友经济,创造性落实山海协作、科创协作、对口协作工作,让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新跃升。

  聚焦高效能改革。西湖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推动增值服务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重点领域改革,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让营商环境优化实现新跃升。

  聚焦高水平开放。西湖区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大力推进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精心做好西湖国际高尔夫等赛事筹办工作,发挥国家级视听产业基地、全国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等平台带动效应,依托“两院两镇”资源,壮大文创产业集群;挖掘弘扬铜鉴湖、湿地等优秀传统文化,活化利用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等非遗资源,让国际城区建设实现新跃升。

  西湖区将把党的领导贯穿“六六行动”全过程各方面,传承红色基因,铸牢忠诚之魂,深化“八八战略”西湖实践,全面构建党建统领新格局,全面展示清正廉洁新形象,全面激发躬身入局新活力,以高质量党建保障西湖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西湖区将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行,以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为基本路径,全面融入“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系列变革性实践,全面深化“六六行动”,奋力打造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努力为杭州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西湖力量。

经济发展企稳回升

  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全省第2

  13个“工业上楼”项目滚动实施

  未来生命科学园新增标准厂房143万平方米

  落地产业项目101个、总投资595亿元

  推进重大项目76个、总投资688亿元

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高校经济新增高校项目114个

  实现技术交易额超百亿元

  科创直投基金累计投资企业64家

  投资总额6.2亿元

  北交所浙江基地新增上市企业2家

  总量达37家、全省第3

  新培育省科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6家

  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突破58家

20年西湖跨越

  地区生产总值从31.5亿元增长到1970亿元,年均增长10.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0.68万元增长到17.24万元

  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8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660亿元

  创成省级特色小镇5个、数量居全省之最

  R&D占比从1.87%跃升至4.25%

  集聚两院院士48名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由2.43缩小为1.42

  (本版图片由西湖区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在全面深化“六六行动”中展现西湖答卷 2023-07-31 浙江日报2023-07-3100006;浙江日报2023-07-3100008;浙江日报2023-07-3100025;浙江日报2023-07-3100009;浙江日报2023-07-3100015;浙江日报2023-07-3100024;浙江日报2023-07-3100038 2 2023年07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