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和美金华

浦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科技园区“牵头”绿色转型

楼鸳鸯 叶梦婷

  在浦江东部水晶园区以南,占地面积约80亩的浦江县金属表面科技产业园,首期入驻了4家金属表面处理、五金配件制造等电镀企业,为浦江相关产业提供配套。这些企业原本散落在浦江各地,近年来,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浦江分局按照三个“统一”原则,在将这些企业集中到园区过程中,积极引导传统电镀产业向“专精特新”转型。

  通过优化电镀产业布局,浦江推进绿色发展,控制和防范重金属污染,消除环境风险隐患,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推“无废城市”建设。

  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浦江分局以打造电镀行业的“品质园区”“科技园区”“绿色园区”为目标,从选址、布局、工艺、治污等方面,对该产业园进行综合谋划,同时充分借鉴省内外电镀行业整治提升的先进经验,编制了《浦江县金属表面科技产业园建设方案》。着力提高电镀行业工艺装备科技化、自动化水平,园区生产线自动化率达88.28%。

  “这是我们搬到园区后新上的生产线,以前11条生产线每年产生17.2万吨废水,现在15条生产线年废水量在7万吨左右。等到30条生产线全部上线,废水量也不会超过16吨。”浦江县兴启工贸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浦江分局专门聘请了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作为“环保管家”,为每家企业制定个性化入园方案,建立“一企一案”,全过程跟踪服务电镀企业提升整治及搬迁入园工作。

  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升级、原料替代等手段,该园区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打造行业引领的示范性“无废工厂”。如镀镍生产线剔除旧有的氰化镀铜工艺,每年每条线可减少电解铜、氰化钠等原料各5吨,生产用水可减少三分之一。

  除了从生产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和废水,园区的集聚效应让治污实现彻底“分质分流”,处置更高效。入驻园区后,四家电镀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了浙江鸿鑫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专门处理电镀企业产生的废水。“以前我们企业所有废水都要自己处置,受处置能力限制只能分五路预处置。现在有了专门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分成11路,处理效果大大提升。”该负责人介绍,园区内废水如含镍废水由以前的合并处置细分为“锌镍”“化学镍”“酸镍”三路进行预处置,大大减少处理成本。较整治提升前,电镀废水产生量减少了33%,每年可减少处置费用990万元;每吨电镀废水污泥产生量降低了53%,100吨废水仅产生污泥0.7吨。

  园区还配备了智能动态治污,建成的污水处理自动加药、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管控,污水处理更加便捷、高效、精准、节约。相比以前散落状态,每吨废水处置耗电量由2.2度降低至1.6度,每吨废水处置成本减少了10元左右。

  通过治污提升和精细管理,该园区每年可减少废弃包装袋12吨,电镀污泥处置基本可实现“零综合成本处置”。园区自试生产运行至今,废水排放口及含一类污染物废水排放口水质均稳定达到排放标准。

  截至今年6月底,金华市已完成重金属减排1425.774千克,减排率为11.18%,提前3年超额完成了重金属减排任务。其中浦江县2022年减排量占到金华市的50%以上,区域环境承载力得到较大提升。


浙江日报 和美金华 00018 科技园区“牵头”绿色转型 2023-07-31 浙江日报2023-07-3100003 2 2023年07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