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劈波斩浪,当好东海护渔人

——记岱山县海洋与渔业执法中队渔政33129船原船长徐和芳

  熟悉的船体、熟悉的位置,熟悉的方向盘……近日的一个中午,趁着午休时间,2021年全省“最美公务员”、岱山县海洋与渔业执法中队一级主任科员、中国渔政33129船原船长徐和芳来到县渔政码头,缓缓走上中国渔政33129船驾驶台。这艘船承载了他满满的回忆,他曾在此工作、生活了10年。

  徐和芳今年59周岁,是土生土长的岱山人。他18岁参军入伍在舰艇上服役,32岁转业到渔政船上工作。这半辈子,他都过着以船为家的生活。

  今年5月,单位领导考虑到徐和芳常年出海太辛苦,又快到退休年龄,就将他的工作调整到管理休闲渔船上来。不用出海,工作没那么忙碌了,但徐和芳对大海、对渔政船的感情割舍不下。偶尔,趁着船只在港和自己空闲,他常常会来这边转转。“老船长是我们的榜样,业务精人也好。”接过徐和芳的接力棒,中国渔政33129船现任船长何前明也将各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心归处,是茫茫大海。摸着驾驶室的每一处,徐和芳思绪万千。无数次抢险救灾,无数次护渔执法,从青丝到白发。

  义不容辞救人,一直是徐和芳坚定的信念。

  2016年11月2日18时55分,正在家中吃晚饭的徐和芳突然接到紧急救援任务:一艘渔船在樱连门海域触礁后不幸沉没,万幸所有船员都跳到了周边礁石上。

  接到任务后,徐和芳扔下筷子夺门而出,飞奔到渔政船上。19时10分,渔政船起锚出发,全速航行,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樱连门海域。

  在距离事发地六七百米的地方,徐和芳要求停船观察海况。“当时我凭借自己多年的航海经验,判断渔政船不能再前进了。因为附近暗礁太多,天已经黑了,再靠近的话,渔政船也将面临搁浅风险。”徐和芳回忆。

  最终,徐和芳决定放下救生艇,派经验丰富的大副、三副还有两位船员乘救生艇前去营救被困的渔民兄弟。他将海况细节和大家交代清楚后,大副开着小艇缓缓前进,同时观察着地形地貌,避开礁石和暗礁。

  楠木桩周边是樱连门海域出了名的岛礁区,礁石非常多,救生艇一旦被划破,后果不堪设想。好在徐和芳经常对船员开展严格的训练,救援人员技术过硬而且不畏艰难,经过2个多小时的营救,成功将被困的6名渔民从4米多高、70多度斜坡的礁石上救到救生艇上。

  小艇缓缓地返回了渔政船,徐和芳即刻端出早就准备好的热粥和生姜递给获救渔民。这些,都是出发途中他要厨师熬的。

  “出港前和途中,必须先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工作,确保援救过程万无一失。”徐和芳告诉记者,“救援,最重要的是时间。救援计划制定、设备检查都得提前安排。这样到达目的地后,才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营救。”

  像这样的救人场景,在当船长的10年里,徐和芳经历过很多次。其实,常年和大海打交道的他,晕船状态比较明显。有次出去救落水人员,渔政船在海上漂了三天三夜,一直处于搜救状态,徐和芳也是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因搜救海域风浪太大,他可以说是边吃边吐,三天三夜几乎没吃下什么东西,凭着意念一直坚持到返航。

  除了抢险救灾外,渔政船还肩负着护渔工作。在每一次执法任务中,徐和芳都能做到秉公执法,保护好东海渔业资源。海上执法检查,和陆上完全不同。海上检查的搜索范围大,没有规定的航线,受气象、岛礁等环境影响,航行难度很大。“每次,只要有徐和芳船长在,我们船员的心就踏实了。”曾和他搭档过的现任中国渔政33129船大副虞岱波说。

  最近,这位老船长正忙着管理全县新打造的三艘休闲渔船,他的“驾驶室”也由原来的渔政船移到了修造船厂。当天,从渔政码头回来后,他又来到船厂,和工人交流休闲船打造事宜。“这些都是新型休闲渔船,内部装修比较高端,将带动岱山休闲游。”只要说到和大海有关的,徐和芳依然会两眼放光。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劈波斩浪,当好东海护渔人 2023-07-27 26020507 2 2023年07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