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金华牢记习近平同志加快浙中城市群建设的嘱托——

八婺刮起“同城风”

  金华的日用百货、小商品、五金工具等货品,搭乘“义新欧”中欧班列,奔赴世界各地;来自全球的电解铜、铝、棉纱、塑料粒子等大宗商品在金义综合保税区汇聚,源源不断供给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兰溪纺织品市场……

  眼下,金华刮起了“同城风”。这个城,叫国际枢纽城。

  2004年8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金华调研时强调,加快浙中城市群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19年来,变化正在悄然发生——金华推进市域系统性共建,推动金义一体化、全域同城化,一批重大共建项目落地,核心区30分钟通勤圈基本形成,以浙中科创走廊建设为依托的产业协同,正在不断跨区突破,网络状城市群、组团式现代化都市区建设雏形初现。内陆开放枢纽的优势,在不断强化凸显。

  近日,记者与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城镇发展研究所经济师方康恒一同重走调研路线,探寻这些年来八婺大地上的成长故事。

  同行——

  步入轨道交通时代

  当我们步入金华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调度大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监控大屏。屏幕上显示着两段轨道交通线路,上面是金义线,下面是义东线。行车调度员、电力调度员、环控调度员和维修调度员在这里分工协作,为列车正常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明对2004年8月11日在《浙江日报》头版刊发的《加快浙中城市群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文记忆犹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突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间交通网络建设。”作为金华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的参与者,蒋明倍感自豪。

  多年来,金华始终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从2005年提出“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战略主线开始,

  (下转第五版)

  (紧接第一版)金衢、金丽温、东永等一条条高速公路实现闭合,金义、金兰、金武等一条条城际快速路建成通车。2022年8月,金华轨道交通金义东线开通,更是把金华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蒋明指着金华轨道交通走向示意图告诉我们,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金华城市群形态布局一样,是一个大大的“D”字形。这个“D”字,勾画着浙中城市群的融合发展:金义一体是区域联动的桥头堡,轨道交通金义线就是“D”字的一竖,贯穿义乌和金义都市新区核心地带,连结成一条核心廊道,并以此形成东义浦线、金武永东线、金兰线和横店磐安线四条支线。“轨道交通可以把永康五金、武义电动工具、东阳影视等产业串联起来,把人也串起来,进一步推进同城化发展、一体化发展。”蒋明说,目前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基本维持在10万人次左右,其中约有60%乘客是跨县市出行。

  未来的金义主轴上,还将建设航空、高铁、轨道、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零换乘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以高能级的枢纽为带动,培育空港经济、枢纽经济、总部经济等新业态,进一步推动城市群的发展。

  方康恒表示,接下来,金华要进一步以轨道交通的串联为突破口,实施“群城聚市”战略,加快构建省内第四大都市区。

  同心——

  科创廊道聚集产业

  金华的“散”,众所周知。义乌小商品、永康五金、兰溪纺织……各县(市、区)各有芳华,块状经济有相当的地位。但“散”,也阻碍发展形成合力。

  金义一体化成了“破散促聚”的重要引擎。

  金华金义新区新城建设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程乐良回忆,2004年,习近平同志来金三角经济开发区调研时,这个当时只承担孝顺镇、傅村镇、鞋塘办事处部分开发建设工作的新区刚成立不久,“习总书记指出,加快产业集聚和发展,进一步强化城市群发展的产业支撑。”

  遵循习近平同志的指引,当年小小的金三角,一步步成长为今天的金义新区新城。金义综合保税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金义片区的相继设立挂牌,让金华步入了“自贸区时间”。如今,乘坐金义东轻轨或者驾车沿着金义快速路,可见金华科技城、龙芯金华智慧产业园、金义信息通信产业园等一个接一个的产业项目,一路繁华。

  “我们通过浙中科创走廊建设,以金华科技城、义乌科技城为核心,师大创新城、中央创新城、光电创新城、金兰创新城为支撑,让各县市间科技产业实现联动、互补与集聚。”金华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浙中科创走廊内集聚了全市50%以上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在职高层次人才,60%以上的省级高新区和市级以上研发机构,80%以上的高校和外国高端人才,以及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浙江光电子研究院等众多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科创是金华的产业之心,浙中科创走廊可以让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得到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

  位于金华科技城的龙芯中科(金华)技术有限公司,为金东跑步机、永康门锁、武义电工工具等企业提供芯片解决方案。“我们招引培育了贴片、设计等30多家上下游企业,总产值超30亿元,为金华打造了一个产业链。”该公司总经理贾燕伟说。

  据统计,目前金义综保区大宗商品销往金华大市范围内的约占42.73%,永康五金所需的铜、铝,兰溪纺织所需的棉纱,义乌小商品所需要的塑料粒子等,每天源源不断地在这里进进出出,让产业不断集聚。

  同城——

  逐步迈向内陆开放

  在华东国际联运新城的展示中心,一块蓝色大屏幕上,以金华为中心,散开的一条条代表国际班列运行线路的白色线条四向蜿蜒,如一朵缓缓绽放的“鲜花”,形象地描绘了枢纽之美。

  2022年6月,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赋予金华“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当年12月26日,金华市委八届三次全会作出“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的战略部署。“与一般枢纽城相比,国际枢纽城的特色在以港促产,以产兴城,以城育港,港产城融合发展。”浙中公铁联运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锦凯表示,金华陆港就将重点呈现“群”的特质——“两核、三区、多平台”,即华东国际联运港、义乌国际陆港“两个核心”,兰溪、东阳、永康“三大片区”,还有金义空铁新城、义乌铁路口岸、义乌港、金义综保区等重大平台。

  浙中城市群的触角在向外不断延伸——向西,有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义新欧班列;向东,有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向北,货物经铁路奔赴蒙古和俄罗斯;向南,“金华制造”走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亚经印度到非洲……“2022年,义新欧开行2269列,位居全国前3,辐射50多个国家的160多个城市;义甬舟向东依港出海,海铁联运标箱量比上年增长26.5%。”胡锦凯说。

  也正如方康恒所言,未来,金华将通过全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世界货地、开放高地,扎实推进中外经贸往来,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浙中城市群发展”方向不断创造新的成绩。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八婺刮起“同城风” 2023-07-27 浙江日报2023-07-2700004 2 2023年07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