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余杭区鸬鸟镇:

打造“一村一特色”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顾丽亚

  “各位村民代表,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村的配套服务用房招租成功了,租金每年150万元。”近日,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前庄村党总支书记赵根华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话音未落,掌声四起。

  从产能低下的落后小作坊到如今拔地而起的标准化配套服务用房,从年租金只有5000元到如今的150万元,并保持每年租金上涨1%的趋势……这一系列变化,正在鸬鸟镇基层监督下发生。

  “监督方式不能千村一面,监督项目也不能一概而论,应该立足实际、创新监督方式,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鸬鸟镇纪委(监察办)负责人说。以前庄村为例,近年来,该村坚持以“监察联络日进组到户活动”为载体,持续扩大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广度和深度,受到村民好评。

  立足这样的理念,鸬鸟镇建立指导村社监察联络站片组协作机制,明确镇纪委书记、副书记、委员、专职监察员分别联系一个村(社),因地制宜指导村社开展监督工作。而其工作的重点,就是聚焦村级工程项目建设、民主议事决策、“三资”制度执行,积极探索创新监督模式,打造“一村一特色”的监督方式方法。

  鸬鸟镇仙佰坑村以民主议事协商机制为基础,以监察联络日活动为载体,创新实行“佰贤议事”民主协商议事机制。通过该机制,该村顺利推进了2023年整村毛竹林流转试点工作,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60余万元。

  此外,鸬鸟镇雅城村探索创新“梨明百信”监督机制,践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太平山村打造“清风进万家”民意采集监督平台,今年以来收集民情民意35条;太公堂村成立了“清风哨”监督队,通过邀请具有专业知识的村民代表、老党员等共同参与工程监督,补齐村务监督中小微工程质量监督的短板,让基层监督不再局限于事前、事后监督,更深入到工程建设过程中,强化全链条监管,严防廉政风险;山沟沟村利用“山里红”监督模式持续推进村级事务监督,完善村务监督规范要求、监督要点和方法,制定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监督记录表;秀山社区结合居民在其余六个村的特点,开展流动监察联络站,走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的心声、解答群众的疑惑、解决群众的困难……

  “基层监督的有效落地是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而基层治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基层监督不能照搬和硬抄,立足实际、与时俱进的监督才能更好地推动基层治理。”鸬鸟镇纪委负责人说。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打造“一村一特色”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2023-07-27 浙江日报2023-07-2700014 2 2023年07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