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舟山打造海洋经济新增长极

舟山:集贤聚能 助力“千万工程”

  日前,依托“之江同心·屿你相约”舟山乡贤周品牌,舟山市全域启动“贤助共富”——乡贤集市,一大批农资展销、非遗项目等“好戏”轮番上演,展示地道海岛风味的同时,辐射带动村民创业就业,推动全体村民共享美丽乡村发展红利,探索乡贤集市助力“千万工程”的实施路径。

  定海东海百里文廊,是最近群众争相“打卡”的网红点。凭着得天独厚的山海美景和文化资源优势,定海“山海相约 贤来叙叙”集市在东海百里文廊热闹开启。热爱生活的新乡贤、本地乡贤摊主齐聚一堂,让乡村多了几分烟火气。“十步一景,百步一驿,看看美景、品品人文故事、逛逛集市,美不胜收。”集市现场,附近居民纷纷前来参观,感叹家乡变美了。

  移步普陀“鱼你相约”集市,伴着咸咪咪鱼香味的各类鱼鲞、色彩艳丽的渔民画衍生制品、趣味横生的鱼拓画研学课堂……主打“渔叟文化”的集市充满浓郁海岛风味。现场,东极海潮渔民画、畅响鱼鲞、佛渡紫菜等20余个摊位,以及鱼拓画乡贤课堂、渔音会演出等活动,吸引大家流连驻足。六横当地特产“龙头跳”品牌泥螺摊位前,围了不少游客。“我们是古法腌制,口感比市面上普通泥螺略胜一筹。”摊主乐欢挺说,“下次乡贤市集,我还来。”

  岱山“贤聚小岛 幸福兰秀”集市则将地点选在了医疗条件较差的海岛,为出岛困难的老年群众送上公益服务。20余处摊位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惠民服务、普法宣传等内容。品尝海棠糕、东沙香干,免费领取老花镜、防暑包、蔬菜种子,顺道学到了最新的反诈知识……大家纷纷表示,这趟来得可真“值”。

  聚焦亚运,嵊泗推出了“健行亚运 艺起热岛”主题集市,在滨海景观带环线设置“潮生海市”“非遗市集”等文创、非遗、特色小吃摊位,并组织“海岛共富·向美而行”嵊泗县统一战线迎亚运健步走活动。

  据悉,乡贤集市期间,舟山全市累计吸引顾客4万余人次。“今后,我们将持续开展‘乡贤集市’,常态化更换主题内容,不断把新乡贤汇集和带动起来,更好参与共同富裕海岛样板建设。”舟山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

搭平台聚智慧 激活乡村动能

郑元丹 林津莹

  走进定海区金塘镇河平村乡贤馆,除了能看到河平村先贤“勤耕勤读 致爱致善”的优良家训,还能看到“在港定海籍乡贤林伟祥热心资助家乡公益事业”“新乡贤许国峰为家乡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等当代新乡贤的正能量故事。

  “乡贤馆是传承乡风文化、承载浓浓乡愁、构筑精神家园的新阵地,我们发挥乡贤馆资政育人功能,将其打造为凝聚人心的‘加油站’。”定海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

  定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缪燧、朱葆三、刘鸿生、董浩云、朱缀绒等名人先贤。近年来,定海区委统战部深入挖掘先贤文化内涵,弘扬先贤精神,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持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在弘扬新时代乡风文明基础上,定海区积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以及传承、发展,鼓励新乡贤反哺家乡,实现乡贤资源回流,带动乡村文化共富。

  品一份小巧点心,喝一壶泡开的茶,体验国风生活美学,沉浸非遗手工慢节奏生活。这块坐落于定海马岙的休闲宝地,便是集非遗、手工、茶寮为一体的居山小院,其主人是95后青年新乡贤青瑾。小院内,陈列着琳琅满目、各色各样的非遗创作,这些都出自青瑾之手。

  “舟山螺钿镶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产生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与定海马岙唐家墩发掘的新石器时期出土的三枚经钻孔磨边贝壳饰物残片,有着一定的联系。”青瑾说。今年以来,在青瑾带领下,全镇已开展手工制作课程、团建活动等30余场,惠及周边村民、外地游客等200多人。

  在文化共富路上,定海新乡贤不断集结。近日,在海景福利院的院子里,由定海“美之声”演唱团表演的情景剧,赢得老人们阵阵掌声。为活跃乡村文化氛围,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定海区充分发挥新乡贤自身特长,不定期组织开展送戏下乡、知识下乡、书画鉴赏等活动。

  定海区还充分发挥张高俊、朱良成等乡贤效应,传承和发展海洋文化、民俗文化。如张高俊培养了一支100余人的民间艺术创作团队,投入110万元建起了书画院、群岛美术馆等,免费向社会开放。

乡贤能人回归 赋能乡村振兴

郑元丹 刘晓晓

  夏日的普陀展茅街道黄杨尖村路下徐,青砖黛瓦、绿树碧水,咖啡民宿,色彩斑斓的壁画明亮精致……游客们置身其间,品多样美食,尝试古法造纸、欣赏石雕技艺、酿酒手艺,体验别样乡村慢生活。

  “我们想通过酒坊这一平台实行规范化经营,将当地酿酒户制作的产品集中展示,拓宽销售渠道做成产业,让村民口袋鼓起来。”在无忧酒坊,窗棂下、柜台上,摆放着显眼的“新乡贤带富实践基地”标牌,新乡贤丁娇娇正忙个不停。

  近年来,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大量闲置农房被盘活,招引了众多新乡贤来此创业创新,丁娇娇也回乡开起了这家酒坊。

  和丁娇娇差不多时间回乡的还有新乡贤余叶,他创办了展茅伟叶家庭农场。从“四对鸽子”起步到现在拥有“千羽大军”,成功走出了一条创业之路。余叶将农特产品从线下搬到线上,带领周边的家庭农场、经济合作社、创业妇女共奔乡村振兴路。

  在实施“千万工程”中,如何助力强农富民促振兴?普陀区统战部门立足实际,把新乡贤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资源,全力吸引新乡贤人士“资智回乡”,凝聚新乡贤力量,激活新乡贤资源,助推乡村产业兴旺。

  以“家”之名,呼唤乡贤回归。普陀运用家书寄情、走访慰问、网络、座谈会等,建立乡贤回归和返乡创业项目信息库,选派乡贤指导员、乡贤联络员,聘任招商大使、引才大使,创新打造“乡贤馆+新乡贤工作室+驻外乡贤联络站”的新乡贤服务平台。目前,全区已建立500余人组成的“乡贤人才库”,乡贤馆、新乡贤工作室15家。

  建好一批“同心”创富基地,激发海岛乡村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区里引进“蘑菇方舱”等技术,建设永润科学智能种植项目、农灿科技示范现代农业园区项目等一批农业类新乡贤带富实践基地,实现4000亩土地集中连片经营规模,每年每亩可增加收益300元,村集体闲置资源盘活率达80%。目前,普陀区已在海岛乡村建有新乡贤带富实践基地8家,聚集创业生态50多家,解决就业300余人。

  此外,针对小岛、渔农村人才、资金等要素缺乏的现状,统战部门组织新乡贤企业家等组成“小岛你好·普陀同心服务联盟”和乡村振兴新乡贤创业导师团,以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志愿服务、项目帮扶等举措为抓手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用好“金钥匙” 解锁治理“密码”

郑元丹 张 琪

  “主题公园重新开园对于我们秀山乡是件大事,建设过程中秀山的老百姓也出了不少力,我们觉得在园区票价方面,应当给到秀山本地人一部分优惠……”

  近日,在岱山县秀山滑泥主题公园重新开园前夕的意见征集会上,厉家梓等一批新乡贤代表向秀山乡政府提出了以上建议。当地政府积极采纳,原价70元的门票,当地群众凭身份证件购票能享受半价优惠。

  这是岱山县凝聚乡贤智慧,推进乡村治理的有力见证。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乡贤助力。近年来,岱山县委统战部大力推进“乡贤+”模式,根据新乡贤优势特点,推出“乡贤+协商”“乡贤+调解”“乡贤+公益”“乡贤+示范”四大品牌,建立起帮扶、公益、调解、督导、议事等乡贤小组,用不同的“钥匙”开好不同的“锁”,赋能乡村微治理。

  “乡贤+协商”,当好决策建议“智囊团”。岱山县以乡情引路,引导乡贤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建立了党政领导联系新乡贤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围炉煮茶”“邀贤纳谏”等活动,通报告知重大事项,充分征询新乡贤代表意见建议,为政府推动民生实事项目把脉献计。

  “乡贤+调解”,当好纠纷化解“老娘舅”。借助乡贤力量,让“牛司令”“土画家”“田秀才”尽展身手,助力乡村振兴,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去年以来,岱山县委统战部筛选了一批来自群众、深受群众尊重的新乡贤,分别挂牌成立了个人特色工作室。全国人大代表夏永祥联合岱山县法院,把“共享法庭”搬到了“家门口”;从闸口村书记岗位上退下来的仇海跃,专注于矛盾纠纷、信访积案化解。

  “乡贤+公益”,当好改善民生“领头雁”。上海上工坊门诊部院长、祖籍岱山的新乡贤邵俊杰,多次赴海岛开展义诊活动。像邵俊杰这样的新乡贤还有很多,近年来,岱山县委统战部聚焦“同心共富”主题,整合乡贤资源,汇聚乡贤力量,依托“小岛你好·暖心一件事”“乡贤集市”等平台,引导新乡贤群体参与“助创、助学、助困、助医”等志愿公益经典活动,受益群众超6000人次。

  岱山县还发挥乡贤能人自身所长和专业优势,发挥乡贤在德治和法治方面的传帮带作用。通过打造“乡贤榜”“乡贤馆”“乡贤会客厅”等新乡贤文化阵地,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共建良好村风民风家风。

化“输血”为“造血” 打开幸福之门

郑元丹 郭俊汉

  漫步在嵊泗县黄龙乡“一米街”,石板路干净明亮,篱笆墙整洁又富有灵气……一路走来,每一处的小细节都被处理得极为精致。最近正值旅游旺季,各地游客慕名而来。

  谁能想到,如今的美丽海岛渔村,很多年前在群众中还流传着“出门靠走,联系人靠吼”的说法,还有一些环境问题也困扰着大家。

  “只有把环境搞好了,才会有人来这里投资办民宿,才能把我们的旅游经济搞起来。”新乡贤吴祥慧曾是黄龙乡峙岙村第一书记,2017年,看到制约村里发展的问题,他当机立断:发展旅游业,化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在全村共同努力下,峙岙村先后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第六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第4批省级风情小镇、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重点村落等。

  旅游业发展了,不少村民开起了民宿、渔家餐馆、旅游商店,实现了家庭经济增收。截至6月底,今年黄龙乡已接待游客13996人次,同比增长387.67%;旅游收入80.07万元,同比增长115.04%。

  通过环境整治,黄龙乡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近年来,随着乡村游持续升温,嵊泗县全面打响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充分发挥本地乡贤优势,以扮靓乡村为切入点,着力打造特色“微景观”。

  今年3月,五龙乡实施新乡贤“引贤归巢”行动,与引进的新乡贤企业——杭州山舍乡建乡村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促成合作,成立“强村公司”——嵊泗一路乡建乡村发展有限公司,对特色文旅产品、闲置农房资产进行全面摸排和挖掘,打造一条全新的“新乡贤创客街区”。“我们计划在整个街区新增礁石茶咖、文创店、乡村数字美术馆、乡村未来宿集、屿四季艺术空间等多家业态。”新乡贤人士、杭州山舍乡建乡村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阮怀俊说,接下来,还会以艺术赋能乡村为主旨,打造海岛新消费场景,构建海岛“文艺供销社”等。

  在“蓝海牧岛”枸杞乡,作为“小岛你好”八大工程集体经济壮大提升项目的“一米沙滩”西餐厅于今年五一期间正式对外营业。新乡贤李家珺非常看好这一片蓝海。短短2个月,该餐厅已累计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同时通过盘活龙泉村原“七间房”闲置集体用房,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8万元。

  “今后,我们还将探索‘新乡贤+’发展新路径,发挥好新乡贤建言献策、创新创业、乡风文明、促进和谐、助推公益等示范带头作用,把乡贤文化、乡贤经济全方位融入到产业振兴、海岛共富当中。”嵊泗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

贤聚文化福田 花开农旅融合

郑元丹 陈佩军

  这个夏季,舟山朱家尖白山示范田内花香阵阵。“原本这一片都是抛荒地,现如今通过整治,将零星的荒地整合在一起,种植上了四季花卉,增加了观赏性,吸引许多游客拍照打卡!”说起这一带的变化,朱家尖新乡贤、“普陀山文化福田”管家罗高峰很是兴奋。

  有人气就有经济。作为一名福田管家,罗高峰每月为田地认养者提供时令蔬菜两次以上,认养者也可通过高清摄像头在家实时查看土地收成。同时,今年以来,福田管家通过直播带货、设立摊位、小区团购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累计帮助农户销售西瓜、蔬菜、稻米等农产品4万余公斤,当地西瓜种植户年均净收入超10万元。

  普陀山朱家尖作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热、农业发展冷的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普朱管委会统战部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领域共富机制体制创新,集乡贤之智,共同谋划“普陀山文化福田”项目,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促进“禅农旅”融合发展,带动乡村迈向共同富裕。

  发挥人才优势,助推项目落地。普朱管委会积极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面广的独特优势,协调拥有高学历软件研发管理团队的浙江同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加入到福田项目打造中。目前,“普陀山文化福田”品牌及平台已正式上线,文化福田西瓜、柑橘、蔬菜、稻米四大产品种植合作方被授予“普陀山文化福田”共富工坊牌子,6家市内外客商代表与普朱管委会签订“普陀山文化福田”产业合作协议。

  挖掘文化资源,打造特色产品。融合普陀山优质文化载体和朱家尖精品农产品,普朱管委会打造集禅、农、旅于一体的特色区域产品。去年11月,万物欢喜福田节在朱家尖庙跟村举行,“普陀山福米”稻谷籽实,且融入了普陀山禅耕文化,受到市民和游客青睐。

  从事农业种植多年的新乡贤王怀平不仅在耕种稻谷过程中坚持绿色化、精品化、高效化,还在设计、包装、销售环节下功夫,农旅融合拓销路,激发农业发展新活力。今年6月,“普陀山文化福田”平台上线后,同步推出了福田智旅、福田严选、福田认养三大拳头产品。


浙江日报 舟山打造海洋经济新增长极 00017 舟山:集贤聚能 助力“千万工程” 2023-07-27 浙江日报2023-07-2700008;浙江日报2023-07-2700014;浙江日报2023-07-2700016;浙江日报2023-07-2700009;浙江日报2023-07-2700013;浙江日报2023-07-2700015 2 2023年07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