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十问十答丨半年度经济形势系列报道之三

促消费需要长短结合

——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卓勇良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今年以来,消费在经济复苏进程中的贡献度和重要程度持续提高。

  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上半年,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1%,比全国高出0.9个百分点。但如果拉长时间轴,浙江上半年社零两年平均增长5.5%、四年平均增长5.0%、五年平均增长5.8%,相较疫情前水平仍有差距。

  消费增速的快与慢、不同消费领域的冷与热,指向一个问题:当前经济修复有所加速,但疫情等因素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消费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意愿、消费能力也有待提高。

  下半年,消费靠什么拉动?记者就此专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卓勇良。

  记者:当前制约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哪些?

  卓勇良: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大,消费也受到经济放慢影响。从全国层面看,今年二季度消费增长明显加快,但按两年平均增长来看,与消费相关的三个主要行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的实际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放缓1.9%、0.9%、0.9%。

  其次,疫情给消费带来的影响虽有减弱,但仍在持续。收入水平下降、对未来的担忧,都让大家消费的动力、预期有所减弱。上半年,文旅等行业呈现复苏态势,但旺盛的消费背后,人均消费水平却下降了。

  再次,消费呈现的是经济活动的结果,它本身也非常具有弹性。我们更要冷静地认识到,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升,更多是一种结构性的呈现,投资和出口增长的回落,让消费对需求恢复的支撑力更为凸显,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本身的复苏动能已经完善。

  记者:消费领域的冷热不均现象明显,“吃吃喝喝”会是下半年带动消费复苏的主引擎吗?

  卓勇良:消费的不同领域相对整体而言都是重要的,上半年服务性消费增速快,更多是低基数下造成的繁荣,既不能代表全貌,自身也依然处于疫情后的复苏进程。

  不过,消费增长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世界银行2021年159个经济体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最终消费占GDP的38.4%,比全球平均水平低16.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即便消费态势较好,消费对经济本身的推动力也受限。自2011年起,我国收入和消费增长双双高于GDP增长,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尽管“赶超”速度近几年有所减缓,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仍在不断上升。

  目前来看,下半年,消费依然是经济最主要的驱动力。因此,如何尽快修复消费动能、挖掘消费潜力,检验的是我们长期的发展思路和对经济结构性增长的调整优化能力,这是系统工程,更需长远之策。

  当前,促消费的总体思路是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侧并重。前不久,商务部等13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家发改委也在近日陆续印发了促进汽车消费、电子产品消费的措施。这些消费领域都具备涉及领域多、上下游链条长、规模体量大等特点,提升供给质量,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条件,优化消费环境,瞄准绿色化、智能化、适老化等需求,供给侧的发力和撬动,有望促进更大体量的消费恢复和升级。

  记者: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具体来说如何发力?

  卓勇良:促消费,基本思路是源头着手、放活企业、营造环境、分层施策。

  企业活力是消费之本,也是当下发力的重中之重。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政府要营造更优营商环境,让企业有条件将主要时间、主要精力投向主业,在公平竞争中提升自身发展活力和产品、服务的供给水平。

  首先,有关部门需“四两拨千斤”。可以更注重减少和规范罚没收入、根据企业运行实际进一步实施减负降本相关政策,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具体事项,要坚持“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市场活力充分激发,才能带动相关经济链条有序运转和更充分的就业,一连串与消费相关的行为也会自然而然发生。

  其次,增强大家消费的能力和意愿。消费券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它的效果是阶段式的,更多是消费端的短期刺激。关键还是要通过降低个税、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方式减轻大家的消费负担,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对中低收入群体,可以考虑通过代为支付、现金补贴等方式增强其消费能力。针对相当一部分“有钱不消费”的群体,则需要通过改善宏观经济环境,采取更积极的宏观政策,建构良好预期。

  第三,加快消费软环境建设。消费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消费基础设施越完善,消费释放的成本就越低,有关部门更应关注消费场景、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灵活施策予以应对。比如,现在风行的“特种兵式旅游”,有观点认为减少了人均出行消费,但“特种兵”多了,也是“大部队”。对于年轻人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我们应当关注和鼓励,更要“解放生产力”,供给没有后顾之忧、满足新意和物超所值的消费服务,让众多新的消费形态以“涓涓细流”汇入扩大内需的大海。

  同时,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加强政策引导,促进经济循环向居民收入倾斜,以投资效率优化推动需求和供给的良性互动、动态平衡,着力释放消费需求。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促消费需要长短结合 2023-07-26 26015655 2 2023年07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