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核磁共振突围的启示
逯海涛
据央视新闻报道,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核磁共振仪器取得成功,并开始量产。这意味着更多的病人在看病时,动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核磁共振检查费用很可能大大降低。
被卡脖子是一种什么体验?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生病了需要做一个核磁共振检查,提前好几天预约不说,价格还相当贵。“看病难、看病贵”的怨气里,应该有不少是冲着核磁共振检查的。那么,为什么医院不多买几台呢?为什么十来分钟的检查价格却这么贵?相信不少人都发出过这样的灵魂提问。这背后,是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尽管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所以,对医院来说,买一台核磁共振仪器成本不菲。落到每个病人头上,就是又贵又难约的处境。如今,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及相关企业的合力攻关下,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些年来,中国自主创新的成功例证越来越多。中国高铁从引进、消化到吸收再创新,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我国在隧道掘进机领域虽然起步晚,但通过约20年的接续奋斗,完成了从完全依赖进口到领先的跨越。很多事情回头再看时,轻舟已过万重山,过程中的曲折,只有亲历者最清楚。
这些成功范例有何启示?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创新要直击痛点。痛点,不仅仅来自需求侧,也来自“0到1”的原始创新。
找到需求的结合点。面对重重技术壁垒,正像掉进万山丛中,举目四望都是重重山峦。要想找到那条奇袭之道,难度可想而知。将核磁共振仪器搬上生产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光要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还有如何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为何能成功?科研人员道出了真谛:“我们所有的课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面向需求。”在该研究院的“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楼上是“科学家”,楼下是“企业家”,楼上的“科学家”随时可以下楼找到“企业家”,一起商量产品转化。这样的产研融合模式,可以让科研成果和市场需求精准匹配、精准发力。
加强基础研究这个关键点。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一个重要载体,不仅仅面向市场,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解决“0到1”的问题。当科研机构和市场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之后,也要防止出现科研机构只攻克效益高的产品。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更为对接需求提供了基础底座。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尤其来到“无人区”时,必须全力推进基础性、原创性的创新。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地基打得越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越高。
前不久,位于杭州的超重力大科学装置的实验大楼结顶,引来不少关注。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创新策源地和国际重要产业创新中心的浙江,可以从这些成功范例中收获信心和启示,在创新深化上下好“怎么也不为过”的功夫,瞄准需求、瞄准痛点、瞄准“0到1”,相信定能在全球创新版图上占据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