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杭州亚残运会倒计时100天特别报道

亚残运会吉祥物设计师李洁让“飞飞”告诉大家——

坐在轮椅上也能飞翔

  暑期到来,作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一名教师,李洁的假期规划听上去很普通:和朋友见面、带家人出游……但杭州亚残运会的临近,又让她的假期变得有些不同寻常。

  还记得,2020年4月16日,杭州亚残运会吉祥物“飞飞”向全球发布。李洁和她的团队正是“飞飞”的设计者。7月14日,杭州亚残运会迎来倒计时100天,李洁也已陪伴“飞飞”走过了3年多时间。

  这个假期,为了让“飞飞”能够高品质在大众面前亮相,李洁一直为审核、制定“飞飞”人偶服和公共艺术装置等的制作规范而忙碌着。

  “实际应用时,制作方有时会脱离设计稿的形态,我要做的就是严格把关‘飞飞’的应用规范,敲定细节,让实际造型更准确。”她说,比如,“飞飞”双翼延续到脸颊上的良渚文化标志纹在制作人偶服时,或形象落地到街巷的景观营造时,这些细节也要原样复刻;再比如,“飞飞”扬起的翅膀展现了力的美感,寓意五千年古老文明在中华大地崛起,以及能给亚残运会运动员们带来欢乐和欣喜,因此在制作时这种展翅欲飞的形态也要呈现出来。

  从整体形态到面部细节,李洁在制定规范时非常严谨。恰如曾经设计“飞飞”时那般,大到吉祥物的眼睛大小、颜色、整体纹路等框架性要素,小到翅膀朝向、尾巴形态、嘴形变化等细节,都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才最终定稿。

  在她心中,从设计开始,就把“飞飞”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她说:“‘飞飞’是不断成长的,我们也一直在完善着它的人设。一方面,这是一只承载着千年文化与未来创新的小鸟,代表着人们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这也是一只独立自主、与时俱进的小鸟,它从良渚飞来,穿越时空来到西湖边、钱塘江畔,热爱生活、拼搏奋斗,希望为每一位有过梦想、追逐梦想、守护梦想的人,送去祝福。”

  巧合的是,如今,“飞飞”也变成了李洁跟女儿之间默契的代名词。

  “从杭州亚残运会吉祥物的形象设计到亚残运会吉祥物运动造型设计,再到吉祥物应用设计导则的发布,这三年多的时间可以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长的一次马拉松赛跑。期间,女儿经常陪我加班,完整亲历了‘飞飞’从诞生到成长的整个过程。”李洁说。

  从她专门为亚残运会设计的海报《喜报》中,也能感受到母女俩对“飞飞”那份浓烈的情感。这是一张色彩鲜明而热烈的海报,整体看上去,就像“飞飞”嘴里叼着一封信,俏皮可爱。值得注意的是,海报中还有李洁女儿用铅笔涂鸦画的两个坐轮椅的“飞飞”造型。她说,相较于自己流畅、成熟的线条,她更喜欢小孩子笔触中的质朴与单纯。特别是,其中还蕴含着孩子本身对“飞飞”的喜爱。

  李洁向记者讲述了背后的故事——设计《喜报》时,女儿因为不小心骨折坐上了轮椅,这却让她对“飞飞”的运动造型以及其中蕴含的意义产生了更多情感共鸣。“有一天,她坐在轮椅上在房间里四处转悠时跟我说:‘妈妈,原来坐在轮椅上也可以飞翔。’”李洁想,这不正是亚残运会吉祥物想要表达的意义嘛。一个人的强大不仅仅取决于身体,更多的还在于内心。“飞飞”会告诉大家,残疾人也能自由飞翔。

  更让她感慨的是,以“飞飞”为桥梁,她的孩子看到了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设计团队所经历的辛苦和不易,体验到了为追逐梦想而努力的过程,并在不经意间通过行动表达了出来。“她明白了在比赛中,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人生中的努力奋斗比简单的结果更有意义。”李洁说,现在大家都说“全民亚运”,那自己家就是“全家亚运”。在和“飞飞”相伴的3年多里,全家也都对这场盛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体育文化盛会,不过我会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迎接它们的到来。”李洁说,唤起人们对体育本身的热爱,比竞赛和奖励更加重要。她希望,绿水青山的浙江可以将比赛融合在它自有的优雅和知性中,让所有人都能快乐、轻松地去享受。


浙江日报 杭州亚残运会倒计时100天特别报道 00005 坐在轮椅上也能飞翔 2023-07-14 25968152 2 2023年07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