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嘉兴:110、12345实现工单互派

打一个电话,办两家事情

  本报讯 (记者 王志杰 施力维) 遇到难事拨打110深入人心,但其中近一半警情是不属于公安机关受理的非警务类事项,既挤占警力资源又影响效率。在嘉兴,通过“民声一键办”转接机制,让110来电中的非警务类事项快速流转到12345或基层智治平台,精准解决民生难题。

  何为“民声一键办”?今年,嘉兴通过建立110、12345与基层智治平台非警务事项的流转、处置、反馈闭环机制,初步实现信息一键流转、部门高效协同、队伍即时响应、事项现场办好。截至目前,22个试点单位的非警务类矛盾纠纷事项分流率从4月底的不足10%升至40%,有效缓解非警务类事项占用警力的情况。

  近日,桐乡市濮院镇一企业负责人拨打110反映某企业涉及加工费、货款拖欠的经济纠纷。110接警后,将该事项一键送达至12345,经流转派单,该企业所在社区的“三治联动工作站”第一时间跟进处理。后经多次协商,企业与加工户达成和解。

  “在明确两条热线职责边界的基础上,12345或110将根据来电内容快速做出判断,实现工单互派,提高应答效率。”嘉兴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郑敏说,对责任单位不明确、职责交叉或一键转接不成功的,可通过诉求方、12345、110通话了解具体诉求,协商确定受理平台,便于及时有效回应群众诉求。

  “民声一键办”聚合了政府相关部门即时响应、协同处置的资源,极大释放了原本有限的警务资源,进一步提升了派出所“主防”的能力水平。在秀洲区洪合镇,“洪管家”民声服务站的民声服务队实行24小时“营业”。这也让洪合派出所腾出精力,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

  打通“110”与“12345”,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涉及平台融合互通、数据共享的深层次变革。目前,嘉兴全市已基本建立“民声一键办”非警务事项即时响应、协同处置工作机制。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打一个电话,办两家事情 2023-07-10 25858355 2 2023年07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