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论周刊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
中心重镇在中国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转移到哪里,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发展源与中心重镇就转移到哪里。”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指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发展源与中心重镇已经转移到了新时代的中国。

  “19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在近代西欧,尤其是英国伦敦,所以近代西欧和英国伦敦就成了创立发展19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发展源与中心重镇。”韩庆祥举例说,到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俄国和中国,所以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发展源与中心重镇就转移到当时的俄国和中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意味着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

  “现在,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转移到哪里?”韩庆祥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三个“意味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一系列论断意味着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已经转移到新时代的中国,那么,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发展源与中心重镇就转移到了新时代的中国。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7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
中心重镇在中国
2023-07-10 浙江日报2023-07-1000010 2 2023年07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