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山海“乡”约,和美乡村筑画廊
黄丽丽 乐剑波 任一重
“5·25”对于定海的乡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2015年5月25日,在定海新建村,一句“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的嘱托,为定海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引了方向。多年来,定海始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牵引,深化“千万工程”,并从2020年起每年举办5·25美丽乡村品牌活动,全面展示定海乡村从整洁有序到美丽宜居,再到和美共富不断升级的成果。
尤其是去年以来,定海以深化“千万工程”为牵引,启动和美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创新实施“暖岙”文化生态旅游共富工程,打造全长100.5公里的东海百里文廊,植入乡村集市、共富田园等节点,全面展示定海古今交融的人文历史,全域提升乡村形象,全方位推进城乡融合,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共富共美之路。2023年5月25日,东海百里文廊全线贯通并正式对外开放。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见证了定海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20年更是迈向新征程的开始。
作为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工作优胜县之一,定海立足特色、叠加优势、内外兼修、全域提升,深入开展和美乡村建设,一个个具有定海辨识度的美丽乡村正散发出独有的魅力。
延续“千万工程”
勾勒生态画廊
在绿树浓荫的夏日,行走在拥山靠海的定海乡村,山海相连,芳菲遍野,一个个美丽乡村掩映在绿水青山间,它们或恬静清新,或质朴自然,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宛如一幅惬意的写意山水画。
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至关重要,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定海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大力开展“三大革命”和洁净乡村创建,夯实绿色生态家底,旨在描绘全域成景的美丽乡村蓝图。
“以前脏乱差的村庄环境,现在只能从历史资料当中看到了。”定海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好的环境不仅让人赏心悦目,更带给当地村民生态理念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汇聚出海岛乡村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
尤其是今年以来,结合“迎亚运三提升”工程,定海开展了两期环境整治PK赛,区、镇街道、村三级联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带动引领作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整治行动积极性,越来越多群众参与到“美丽庭院”、清洁田园等具体行动,让美丽“由内而外”地显现。
如今,随着农渔村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乡村的需求和期待也不断提高。在“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背景下,定海的乡村如何升级?
定海锚定更广层面,高起点谋划和美乡村“一带一路一画廊”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一带:持续深化“同舟共富”海上共同富裕示范带,在提升沿线风貌和基础设施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示范带周边业态布局,利用东海百里文廊、东西快速路等加强引流,加快产业植入,助力共同富裕。
一路:串联若干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示范村,因地制宜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和美乡村”特色精品路。
一画廊:依托“暖岙”文化生态旅游共富工程,串联生态山岙区域,融合定海乡村特色元素打造东海百里文廊,成为促进乡村共富共美的“和美乡村风情画廊”。
随着东海百里文廊的全线贯通,定海“千万工程”实践迈上新台阶。通过对东海百里文廊沿线的道路改造、全线美化、整体提升,如今,行走在各乡村之间,一幅道路畅通、环境优美、乡村宜居的生态卷轴正徐徐展开。
做大文化IP
构筑百里文廊
乡村旅游要避免落入同质化、千篇一律的“窠臼”,文化IP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定海的人文优势得天独厚。
“定海自唐开元二十六年设县以来,一直是历代县、州、厅治所在地,是舟山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定海海洋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孙和军介绍说,定海是全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宁波商帮”的重要发源地,遍布古寺古庙、古遗古迹等宝藏元素。
在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的背景下,定海如何通过文化来激发乡村旅游活力,为乡村振兴赋能,讲好乡村故事,让冷山岙“热”起来?
2018年,定海启动了寻找“十五古”活动,以“古村古宅、古街古景、古刹古亭、古人古风”为基,充分挖掘古村落、古遗址、古井、古桥、古树等15类“古”资源,整合形成“定海山系列文化”遗存古迹400余处。这些“古”资源犹如一颗颗明珠散落在定海各镇街,有些甚至隐匿在偏远的深山冷岙。如何用好这些珍贵的资源?定海启动实施“暖岙”文化生态旅游共富工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通过打造文化廊道,串点成线,让乡村彰显“文艺范”,为和美乡村添彩,为乡村振兴赋能。
步入东海百里文廊干览段,这里有定海知名的古街之一龙潭老街,舟山去台老兵史料陈列馆、供销社博物馆、红柃共富工坊等,历史与现代在此交融;而马岙段以“千年马岙”为主题,海上河姆渡遗址、马岙博物馆、唐家老街、寂照讲寺、单奇洞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让人仿若穿越千年;还有非遗宽窄巷、东海福泉村、陈家古宅、翠萝禅寺与翠萝石笋、龙吟泄潭……
截至目前,东海百里文廊共梳理文化点位175个,串联起了定海最鲜明、最亮眼的乡村文化资源,一条“可读”“可看”“可品”的文化生态长廊跃入眼帘。
推动城乡融合
打造共富走廊
在定海的田野间,有了“新鲜事”:一块文廊主线导视牌,一块田头温馨指示牌,一只小柜,一杆小秤,一套农具,一个收款码……有了这“六件套”,外来游客就能自主购买田间地头最新鲜最正宗的定海本地农产品,而本地农户足不出户就实现了“土特产”田间直销。
“这田里的蔬菜都是我自己种的,明码标价以后深受游客喜爱。而且这种自助扫码付款的方式也让我非常省事。”唐志福是东海百里文廊马岙段的一名种植户,眼下“共富田园”里的蔬果进入了采摘期,随着东海百里文廊全线开放,周末来文廊马岙段观光的游客不断增加,为当地农民打开了致富门。
“共富田园”是定海探索打造的一个共富微单元,也是一种新的联农共富模式。主要通过挖掘东海百里文廊沿线果园、菜园等特色农产品采摘资源,因地制宜为农户配齐“服务六件套”,带动农户家门口创业就业。
“东海百里文廊不仅是一条生态走廊、一条文化走廊,还是一条城乡融合的共富走廊。”定海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定海已设置了18个“共富田园”采摘点位。
除了“共富田园”,定海依托“暖岙”行动,还打造了一批对农文旅消费有带动力的“共富集市”以及具有定海特色的“共富工坊”等农村致富新平台,进一步拓展农文旅融合产业链增值增效空间,带动群众就近就地灵活就业,激活共同富裕“一池春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廊上自做客,云中独为君”。揽山见海的东海云廊,是定海五山水利工程衍生出来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由建设截洪渠时留有的施工便道化身而成,与东海百里文廊交相辉映,成为古城定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文廊和云廊连贯了全区本岛内所有镇街道,促进城市、城郊、乡村有机融合,加快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为沿线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机,培育出健身旅游、农耕文化、农事体验、休闲康养等新业态。
宜居宜业幸福至,和美乡村入画来。走进定海,从百里文廊到城市云廊,廊廊相环,廊廊相扣,串起了一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共富链”,逐渐形成以农兴旅、以旅强农、产业互融的城乡共富发展格局。
和美乡村百花园——
定 海
线路名称:生态休闲线路,沿线包含马岙村、新建村和金山村。
特色推介:该线路致力于打造生态环境优美宜人、人居环境美丽宜居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
线路名称:民俗文化精品线,沿线包含东风村、庙桥村、紫微村。
特色推介:该线路是一条集海岛农耕文化、三毛特色文化、民风民俗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民俗文化休闲精品线路。
线路名称:海岛风情精品线,沿线包含新螺头村、烟墩村、大沙村。
特色推介:通过充分挖掘海岛生态特色、农业特色,培育多元经营主体,以IP打造为引擎,引入特色文旅项目,打造海岛特色休闲研学风情线路。
(本版图片由定海区农业农村局、定海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