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大运河古为今用 新时代创新发展

临平大运河科创城:千年古镇向未来

  “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大江吞两浙,平野入三吴。逆旅愁闻雁,行庖只鲙鲈。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

  元代诗人吴景奎的《过临平》,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也展现了一幅大运河畔的生动图景——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让沿线的杭州临平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一座商业重镇。桨声欸乃,仕宦商贾络绎不绝。

  当鼎盛时期的荣光渐行渐远,千年古镇如何重拾魅力与活力?

  依托大运河科创城,临平启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制定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千年古镇文脉生生不息,产业提升、城市发展也增添了新的动力。

  今年是临平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决胜之年。如今,古老而时新的临平大运河科创城正在悄悄翻页,在临平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征程中,画出一道靓丽风景线。

留下来——

重拾记忆 树立千年文化传承新标杆

  “年轻”的临平并不年轻——

  位于杭嘉湖平原北部的临平,拥有7000年人类繁衍史、5000年人类文明史、1800年文献记载史、1000年置官建城史……

  这些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哪一个才是新时代文化临平的核心?

  纵观全区,同时融合独特的历史与现代元素,又兼具传统文化与特色产业的,非运河文化莫属。

  近年来,临平全面开启以大运河为核心的新时代文化临平工程,积极探索大运河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深入挖掘以米塑、皮影戏、清水丝绵等为代表的塘栖特色传统文化,全力打造“承古开今、融汇创新”的中国大运河南源精彩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典范园区。

  临平还结合超山梅花文化、宋韵文化等,举行了一系列文旅活动,旨在讲好新时代的运河故事。

  一场“宋梅有约”杭州超山梅花节也在超山风景区开幕。宋韵梅景、宋韵梅艺、宋韵梅趣、宋韵梅嬉、宋韵梅雅、宋韵梅竞六大系列活动,展现了运河畔的宋韵文化。

  今年,临平区与西泠印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超山基地建设为基础,打造以名人、名山、名社为代表的金石文化临平地标。

  不仅让本地的运河文化出圈出彩,临平还不断依靠自身力量,展现运河沿线其他古镇风采。在2023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主会场活动(浙江·临平)上,除了展现皮影戏、水上婚礼等非遗项目,临平还别具匠心地准备了一场大运河好物共富集市,一站式推出运河沿线北京张家湾、天津杨柳青等8个古镇的非遗产品和文创产品。“通过运河的南北交流,南方的小朋友们也可以了解到北方年画。我希望今后可以多交流,让我们的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天津杨柳青古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传承人霍庆顺说。

  同时,临平还通过一系列学术研讨会等形式,集聚智力,为今后发展储备“源头活水”。

  去年9月,跨越中国南北的大运河古镇研讨会在塘栖古镇举行。全国大运河沿线约40家古镇成立了中国大运河古镇联盟。此外,临平还联合复旦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10多所高校展开深入合作,并成立了浙江大运河文艺创研中心开展跨区域、跨领域合作研究等。

  6月17日,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研讨会将召开。届时,古镇联盟将再度聚首,期待着古镇“朋友圈”的不断扩容。

  深入挖掘运河历史文化精髓,打造运河特色文化符号,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将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活起来——

科创赋能 锚定产业融合发展新赛道

  作为文化产业的聚集地,大运河科创城给出一张亮眼成绩单:一季度,大运河科创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146.8%;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60.4%;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2.8%。

  数据的背后,是大运河科创城凭借优势,弯道超车,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从区位看,大运河科创城地处长三角圆心地,西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东南承接城东未来智造区,东北紧邻杭嘉科创大走廊,同时主动融入大城北发展规划,是接沪融杭的桥头堡。

  从定位看,坐落于京杭大运河南端的临平,既有诗意的水乡美景、烟火气的市井生活,又处处蕴含着杭州的科创基因。

  如何发挥独特优势、打造新时代“文化+科创”高地?曾经以制造业起家的临平,如今以数字为基、以文化为核、以科创为魂,在大运河科创城这片沃土上打造“数智临平”产业新高地,致力于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软实力”。

  近日,大运河科创城好消息不断:5月赴北京招商,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与中民康旅文化科技集团、中数环球旅游频道(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仙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智屏时代(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家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签约;6月7日,管委会继续发力,与浙江景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济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签约。

  这些签约项目,恰好代表着大运河科创城的定位:以“招商+引智”为支撑,聚焦“智能制造、数字文化”“专精特新、企业总部”“农文旅、大健康”三大产业方向,瞄准医疗器械、数字科创等领域。

  为了给产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大运河科创城围绕盘活存量、产业空间拓展等,加紧推动陆家桥工业园区、张家墩工业园区等工业用地有机更新。

  “我们还始终坚持人才与创新两大要素,结合区内产业发展特点,优化政策环境,让人才引进来、留下来。”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眼下,“青才启航”一站式人才街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其中,包含了大运河科创城积极打造的孵化器——“启航双创综合体”、崇贤四维人才房等重点项目,探索启航青年人才社区和人才公园。目前,街区已招引7家MAH持证企业入驻,有望在10月开园运营。

  今年以来,大运河科创城还组织“产教融合赋能文创发展沙龙”“未来乡村共富青年说”等主题沙龙,承办“青才来临·鼎新创行”鼎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活动,让青年在交流中碰撞智慧火花。一直以来,临平区以多样的人才活动为抓手广发“英雄帖”,为人才学习交流、展示互动、加强合作搭建平台,逐步构建多元人才生态。

  加速文创科创产业孵化培育,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临平,在这条跨越千年的产业融合之路上蹄疾步稳。

见未来——

古镇新生 激发品质城区新活力

  初夏,大运河临平段,两岸繁花似锦,万类竞绿。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如何让流淌的千年文化转化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大运河畔,这道考题有了更多解法——

  秉持“还河于民”的理念,临平不断推动大运河有机活化利用,打造“人民的运河”。

  2021年,临平全面启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以大运河临平段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资源为依托,建设范围涉及覆盖主河道40公里(含杭州塘29公里和上塘河11公里)以及京杭运河二通道等沿线区域,主要有崇贤、塘栖、运河、星桥、临平、南苑、东湖、乔司等8个镇(街道),并辐射全区。三年行动收官,临平已围绕京杭大运河绿道贯通、美丽节点综合整治、景观公园串珠成链、基础设施配套提升、高等级航道畅达、塘栖AB岛地标、数智科创赋能、文化传承利用八大工程体系,建设完成一批重点项目。

  今年3月,临平再次大手笔布局,正式启动“超山—丁山湖”综合保护工程。根据规划,临平将针对超山景区9.06平方公里及丁山湖区域主要沿线,开展包括景区及周边交通提升、三大园区改造、水系河道整治、美丽乡村整治、景观绿化提升等在内的多项工程,全面推进全域景区化,将超山与丁山湖、大运河文化公园和美丽乡村联动发展,打造山湖合璧的典范,给临平品质之城注入新活力。

  按照整体方案中“河为线,城(镇、园)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布局理念,未来,大运河临平段不仅将串联起塘栖古镇、丁山湖、超山等既有的名山名湖名镇,还会将更多小而美的村镇推到“台前”,花式做足美丽“文章”。

  如今,这条承载了千年底蕴的大运河,以“世界文化遗产”之姿,成为浙江文化高地上临平浓墨重彩的一道风景线。

  依河而建的大运河郊野段绿道已基本贯通。十二里漾古凉亭、城市阳台等沿线节点公园已部分建成。亚运前,大运河郊野段绿道将正式精彩亮相。

  29公里的郊野绿道途径1986文创园、九里塘凉亭、塘泾漾公园、广济桥等多个运河地标,将大运河临平段沿途城镇间的生态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民俗串珠成链。绿道两边,上百亩农田经流转后种植水稻,将农文旅产业融合的同时,打造郊野风光。同时,绿道还在沿途打造了塘栖运动活力园等健身设施、场地,成为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

  在功能上,大运河临平段也承担起更多的使命。向东,运河二通道(临平河)也正在建设,将于6月底全线贯通。作为浙江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十大标志性项目之一,运河二通道建成后,不仅将提升临平在浙江内河水运中的地位,也将给临平带来更多繁华。

  载着期望前行,运河两岸,古镇正在续写新传奇。

  (本版图片由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临平大运河科创城:千年古镇向未来 2023-06-16 浙江日报2023-06-1600006;浙江日报2023-06-1600008;浙江日报2023-06-1600012;浙江日报2023-06-1600010;浙江日报2023-06-1600020 2 2023年06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