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现代农业 浙川共植致富果
徐 明 应忠彭
相隔1800多公里的浙川两地,围绕一个晚熟柑橘,演绎出一系列逆袭故事。这是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实施以来,浙江派驻四川南部县东西部协作工作队通过做强现代农业产业,同心合力走好浙川协作路的生动写照。
发展晚熟柑橘产业
眼下,在四川省南部县东坝镇打鼓山村的晚熟柑橘集中种植区,满眼是小鼓槌般的青橘,微风吹过摇曳起舞。
打鼓山村,因过去经济落后村民靠打鼓祈福而得名。“以前,全村90%的地都荒着。”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凯回忆。在东西部协作中,当地大力建设“中国晚熟柑橘之乡”,打鼓山开始整村种植晚熟柑橘。而今,打鼓山村有橘农300余户,种植面积达4000亩,丰产期年产鲜果可达1400余万斤,产值5000万元以上。
类似打鼓山这样依靠晚熟柑橘实现逆袭的故事,而今在南部县多处上演。
自东西部协作启动至今,浙江派驻南部县东西部协作工作队不断推动南部县立足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群众意愿,大力发展晚熟柑橘产业。该县已建成盘龙至八尔湖、定水至升钟湖、火峰山至长坪山3条晚熟柑橘产业园示范带,种植总面积达25万亩。
南部县因此成了“中国晚熟柑橘之乡”核心示范区并声名鹊起,春见、不知火、爱媛38、大雅柑、沃柑等品种依次采摘,每年从12月到次年5月都有鲜果上市。
如今,晚熟柑橘已成为南部县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预计2025年进入盛产期,产量可达8.8亿斤。全县3条示范带覆盖18个乡镇85个村,解决了1.2万名农户就近就业问题,带动2627户农户稳定增收,受益农户达20000余户。
持续强化“造血”功能
位于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地带的南部县,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霜雪少见,早春回暖慢,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不仅非常适合柑橘树生长,而且便于果实留树越冬。
和采摘存储的柑橘不同,留在树上过冬的晚熟柑橘,不仅没有脱水,而且宽皮易剥、糖分积累充分、口感独特,因此吃过的人都印象深刻,近年来市场接受度越来越高,销售价格坚挺,果农增收效益明显。
近年来,瑞安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要求,积极协作打造南部县晚熟柑橘品牌,同心合力推动浙川协作路。浙江派驻南部县东西部协作工作队加大资金、人力投入力度,助力南部县晚熟柑橘产业发展,持续强化“造血”功能,累计已投入帮扶资金约7000万元。
为让种植户种得出、种得好,使富民产业可持续发展,工作队帮助南部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吃苦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投入协作资金对4000余名农户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田间管理水平。
地处川东北“干旱走廊”的南部县,工程性、季节性、区域性缺水较为严重。为解决大规模园区灌溉用水短缺问题,工作队推动招引新疆天业节水灌溉公司,实施水肥一体智慧管理项目建设。通过智慧化生产管理,园区每亩年用水量减少110立方米、化肥用量降低40%、劳力成本减少320元,既提升了种植效益,又保障了果品品质。
工作队还引入浙江省亚作所科技助力,与瑞安市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通过推广晚熟柑橘绿色认证,建立集种植、生产、销售、认证、售后服务为一体的晚熟柑橘全过程品控体系,为打响品牌打下良好基础。
而今,南部县晚熟柑橘果园全部使用捕食螨、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分区建设土壤墒情、水情、气象监测站,越来越多的园区实现智慧化生产管理,业主通过手机就可实现自动配水配肥、精准灌溉。
联动拓宽销售渠道
一直以来,农产品增产能否增收,关键在于市场端是否畅通。浙江派驻南部县东西部协作工作队负责人认为,因地制宜选产品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而加强农产品的品牌运营、品质控制和拓宽销售渠道的“两品一渠道”运营模式,更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色。
工作队整体策划南部晚熟柑橘区域公用品牌“升钟福果”。它以当地国家4A级景区升钟湖命名,去年在成都机场、温州机场通过公益广告亮相,全面打响等南部地方特色品牌。
南部县在东西部协作帮助下,去年建成了完整的晚熟柑橘产业链体系,其中包括配套建设1个县级冷链物流园、7处园区冷链物流中心、N个仓储点,总储存能力15万吨,基本形成产地分拣、包装、运输和仓储保鲜的初加工体系,可延长鲜果销售周期3个月,并且价格比市场普通晚熟柑橘提升2—3倍。
工作队着力推进消费协作。2021年以来,南部县与温州现代集团、温州广电集团、斜杠电商平台等开展深度合作,构建晚熟柑橘销售新途径,至今累计完成消费帮扶3.31亿元。像南部县梅橙香货种植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千亩果园,去年产量70万斤,其中有30万斤销往了温州。
为拓宽销售渠道,东西部协作推动南部县组建晚熟柑橘行业协会,负责统一标准、品牌包装、对外营销,并对接南部18家驻外商会建立营销网点;引进农村淘宝,在全县建立1115个村级站点,实现电商村村全覆盖。“线上+线下”销售网络,让南部晚熟柑橘丰产、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