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基层信访工作的安吉样本
傅静之 赵 晴
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获评全省信访工作现代化示范县,连续5年被评定为全省无信访积案区县……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深入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紧紧围绕“新时代信访工作现代化建设”这一主线,坚持以党建+信访、清单+闭环、复盘溯源+双查建议为重点,系统性重塑信访工作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手段方法,强化与纪委、巡察、组织等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党委信访联合督导机制,传承创新“浦江经验”“枫桥经验”,推广运用基层治理“余村经验”,持续优化全县信访生态,并涌现出了一批极富地方特色的基层治理先进经验,彰显了群策群力的基层智慧,书写了基层信访工作的示范样本。
天荒坪镇:
四季大走访,抓源头预防
“遇事就找议事会,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余村,村民议事会让这里实现了“我的村庄我管理、我的家园我守护、我们余村我建设”的“余村自治模式”。
近年来,天荒坪镇不断创新机制,以紧盯溯源治理共管、领导接访下访、初信初访办理、矛盾纠纷化解四个环节,扎扎实实为群众排解烦心事。
春季安心、夏季清心、秋季舒心、冬季暖心……通过“四季大走访”活动,全镇所有业务科室的联村干部走村入户,到农户家中了解各类信访问题;成立两山易和调解工作室,在余村生态联勤-城警驿站增设人民调解工作室,深度打造村级老彭调解室等叫得应、拉得出、打得赢的品牌调解室,坚决把民怨、民难、民忧化解在基层。
规定每周五上午为镇领导固定接访日;每月第一、第三周的周三则前往各联系村接访,并实行“首问接收、分管负责”、包案化解、科室协作、联合会商制度,确保接访下访有结果有成效。
“三上门”工作机制,明确班子成员对初信初访办理做到“三个一”(一见面一过问一办理);同时按照“三到位一处理”的要求进行分类施策。
成立安吉县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天荒坪分中心,对疑难复杂、久拖未决的信访案件和12345政府阳光热线进行全面梳理、集中办理。在第一批镇领导包案“积案清零”行动责任表排定的18个积案中,已成功化解12个。
孝丰镇:
最多跑一地,信访我代办
“不仅让困扰多时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还省去了来回奔波的麻烦。”日前,家住孝丰镇潴口溪村的村民汤某提前预约镇矛调中心上门服务,并在后者的帮助下,足不出村化解了邻里纠纷问题。
做群众工作,就要先俯下身子。孝丰镇在全省首创推出的“矛调直通车”,工作日(节假日预约)可随时开往投诉人所在地点接访,现场受理、及时解决,让复杂的信访事项尽量在萌芽状态就得以解决。
在孝丰镇,12345不仅是民情热线,还是一整套工作机制:提供一站式服务;织密“百千万”红色服务网和全科网格两张网;整合信访、调解、法援三项功能;建立中心、专家、乡贤、法援四个团队;强化“三长一顾问”联调机制、开展“三夜”活动、开展“固定接访”、打造“谈鲁鲁”特色调解品牌、推广横溪坞村“四个不出村”经验这五大抓手,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全力推进“最多访一次”。
为让群众少跑腿,当地还建立起镇、村(社区)两级信访代办服务站(点),设立社情民意联络站,选聘群众认可的离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乡贤为社情民意联络员。通过多种代办方式,由社情民意联络员帮助群众向事权单位反映诉求,跟踪监督办理情况,向群众反馈结果并做好疏导,努力实现“最多跑一地,诉求我代办”。
昌硕街道:
念好快字诀,投诉当即办
香山花园是昌硕街道的封闭式老小区,附近的翡翠成品小区是新开发的小区,两个小区的围墙之间只有不足30厘米的间距,这堵墙一度成为两个小区关系恶化的“导火索”。
调解此案的人民调解员对涉案的十几户家庭信息进行排摸,一一进行研判分析。最终综合各方利益,将这堵墙推倒,并进行土地平整和硬化处理,让两个小区的居民最终化干戈为玉帛。今年3月,装饰美观、视野开阔的“新庭院”出炉,大家纷纷为调解员的高效、实干点赞。
这起信访案件所反映出来的,正是昌硕街道“闻风而动、接诉即办”的工作作风。俗话说,快刀斩乱麻。该街道从4个方面念好处置信访问题的“快”字诀。街道社会治理中心成立与派出所24小时紧急联动的“警务站”,做到20分钟抵达矛盾现场;在市中心九州昌硕广场成立的警务网格联络站,承诺接诉5分钟到达现场。
设立复查督办办公室,对于重复信访、多次来访的信访人、信访事项,由工作专班聚焦化解,3天给出初步答复意见,1个月完成处理。整个过程用“数据领跑”“干部代跑”替代群众“白跑、错跑、多跑”。
将村社干部、联村干部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以网格为单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长效管理。在全县率先试点,将依法信访写进村规民约,加强自治建设,完善社区道德评议机制。
灵峰街道:
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
曾经,碧水家园的业主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小区周边的交通安全问题,居民迫切希望得到改善。灵峰街道积极沟通协调,并向县信访局请求协助组织召开疑难工单协调会。经多部门联合会商、街道及时调处,妥善解决了该小区居民的烦心事。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灵峰街道区域范围扩大,外来人口急剧增多,引起的信访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改变这一现状,该街道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集排查、预防、调处、稳控为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筑牢平安建设的和谐根基。
针对拆违治乱、城中村改造等信访事项较多的现状,积极做“减法”,实行网格化日常巡查和平安家园卫队定期巡逻相结合;通过建立四级处置机制,确保“简易矛盾纠纷”村(社区)矛调工作站全部化解,“复杂疑难矛盾纠纷”村(社区)矛调工作站化解率达65%以上;每逢月底,街道还会进行集中排查,切实做到“家庭琐事不出户、邻里纠纷不出组、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为在第一道防线及时攻克复杂的信访难题,该街道打造“一站式”受理中心,整合多科室调解资源,并采取集中常驻、定期入驻与随叫随驻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一站式开展联合调处;打造信访难题“一揽子”调处中心,设立灵姐帮忙团、畅游·1290等5个品牌调解室,全力解决群众诉求,尽最大努力实现信访难题化解“最多跑一地”。
上墅乡:
导师传帮带,化解在网格
日前,在上墅乡乡村治理导师施根祥的调解下,一起因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不畅导致的矛盾被快速化解。近年来,上墅乡依托“导师帮带制”工作室,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成立了由退休老干部、老党员、驻村民警、乡贤、法律工作者等32人组成的乡村治理导师团,今年以来,共有效化解各类信访难题30余起。
为助力现代化乡村治理,上墅乡以“导师帮带+网格”的模式,聚焦现有信访事项化解、群众信访风险防控、社会矛盾深层治理三个维度。一方面,围绕现有矛盾,落实导师“带案”下网格制度,切实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在田间地头;另一方面,把治理导师分类融入到重点项目、重点事件、重点网格等矛盾多发、易发、频发领域,坚决把风险隐患控制在初发、解决在萌芽。同时,上墅乡还为每个专职网格员结对导师进行传帮带指导,逐步探索建立了线索在网格发现、调查在网格进行、整改在网格推进的现代化社会基层治理工作机制,让更多的信访事项遏制在萌芽、调处在一线、化解在网格。
此外,上墅乡创新推行信访离任交接制度,乡党委书记严格落实“一把手”信访工作“第一责任”,坚持“新官理旧账”,全力化解信访旧案积案。针对前任遗留下来的重点信访问题和事项,由乡主要领导牵头,部署、协调,并带动其他班子成员切实做好分管领域信访工作,构建良好的信访生态新环境。
(本版图片由安吉县信访局、视觉中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