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平湖新增外资近一半来自外商增资

“我们打算在这里安家了”

  本报讯 (记者 王雨红 市委报道组 刘维佳) 这两天,总投资25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项目正在平湖市经开区火热建设,这是日本尼得科集团在中国的最大单笔投资项目。落子平湖24年来,尼得科集团先后成立16家子公司,仅去年就3次增资,涉及汽车、家电、服务等领域。

  与尼得科集团一样,有300多家外企已在平湖集聚,并持续增资扩产、加码布局。“去年以来,新增外资中有近一半来自外商增资。”平湖市委书记仲旭东说,高质量外企扎根平湖,看中的是优越的区位、细致的服务,还有清晰的规划。一季度,平湖新增合同外资项目18个,合同外资总额同比增长5%。

  从37年前第一家外资企业落户平湖开始,高质量外资所触发的“蝴蝶效应”不断显现。截至去年底,平湖已累计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45个,是全省县(市、区)中世界500强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利用外资连续23年进入全省十强。

  德国企业伊维氏传动系统(平湖)有限公司从2018年投产至今,已3次增资,累计2100多万元。“我们打算在平湖‘安家’了。”公司负责人张颖笑着说。

  “平湖因紧邻上海,承接溢出效应。”平湖市商务局招商服务中心主任盛斌说,当地空间能级有限,“胡子眉毛一把抓”是不可能的,必须精准招商,因此选择从合作紧密的日资企业打开突破口。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当初由点及面的精准招商路线图,如今带来了可观成效:中日(平湖)产业合作园成为全国最大的日企集聚地,近两年综合排名均列全省第一。这些年,平湖又根据新形势,积极开拓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的合作。

  不过,外企愿意留下来,不只是因为区位,更是因为服务。

  德国企业德默菲决定将亚太地区唯一的制造基地建在平湖后,当地就为其提供了“拎包入住”式服务,免费量身定制高标准厂房。今年,德默菲打算增资1600万美元,新增用地30多亩,筹备二期工厂建设。

  要让企业留得住,必须打通“微循环”,培育出本土化的坚固产业链。“我们会定期排摸汽车、机床等龙头企业的供应需求,并举行产业链对接会,帮助对接本地资源,匹配潜在供应企业。”盛斌说。眼下,平湖已形成汽车、高端机床、新材料等3条主导产业链,培育产业链上企业超500家,集群效应越发凸显。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外企和平湖也“双向赋能”,越来越多的外企把核心研发环节放到了平湖。目前,平湖七成以上外企设有研发机构,九成以上有研发活动。

  眼下,平湖正谋划新的布局:大力招引和培育外资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力争到2027年,全市外资地区总部、功能性机构及本土跨国公司达33家以上。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我们打算在这里安家了” 2023-05-29 浙江日报2023-05-2900003 2 2023年05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