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因“产”制宜,共融创富入佳境
余 丽
建设“共富工坊”,畅通村企合作渠道,搭建村企合作平台,促进农民家门口就业增收,是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大创举,被国家发改委列入第一批典型经验。为进一步营造氛围、凝聚各方力量,支持“共富工坊”建设,助推我省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本报特推出《走近“共富工坊”》主题宣传活动。请看本期主角绍兴市柯桥区。
“海丰花卉”“电商直播”“五富竹业”……近年来,绍兴市柯桥区立足传统农业困境抓破题,聚焦产业优势拓市场,通过结对共建、产业引领、驻村包干、创新赋能等途径,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遍地开花的“共富工坊”,犹如燎原之火,正在千行百业上实现百村万户增收。
目前,柯桥区已建成109家“共富工坊”,其中三星级“共富工坊”10家,吸收农户就近就业5700余人次,带动村级增收2000余万元,助推全面消除年经营性收入低于100万元的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605元,居全省第一。
海丰花卉
种出好“钱”景
“从大棚到种苗再到技术,都给我们准备好了,菊花也都是统一回收,不愁卖。”柯桥区平水镇剑灶村村民郑学生现在是位幸福的“菊农”,种植技术有专家指导,这份家门口的事业,一年能为家里创收十来万元。
从2016年开始,剑灶村1600多亩土地陆续流转引入农业企业海丰花卉。从企业的“单打独斗”到和剑灶村等周边村庄开展党建联建,2022年海丰花卉“共富工坊”的成立,正式开启了企业与村民在共富路上的“双向奔赴”。
“企业出技术、出种子、销售兜底,村民出劳力、管大棚,现在是企业、村庄、村民三方共赢。”据剑灶村党委副书记陈福兴介绍,村民既可以选择“承包”,也可以“打零工”。
投资8000万元建成现代化大棚、玻璃温室等菊花种养标准化基地,海丰花卉“共富工坊”积极探索“统租返包、统一管理、收益兜底”模式,建立“风险共担、农企双赢”的村、企、农三方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推动企业发展稳进提质,打造产村融合新格局。该工坊还以“惠农便农利农”为导向,构建产销“全过程”保障体系,确保村民实现种植收益。比如工坊负责维修、报销因自然灾害受损的设施设备;每户每月预支付7000—8000元花款,用以缓解村民资金周转慢的问题,多方位解决农民生产的“后顾之忧”。目前,工坊以剑灶村千亩菊园为中心,已辐射周边4个村,带动300余户村民种植菊花创收致富,平均每户年收入达12万元以上。
电商直播
激活淘宝村
“以前我们主要就是做线下,去年通过互联网直播开拓取得了从未有过的效益。”柯桥区钱清街道联兴村西棠服饰负责人祝建康说,“现在一年下来销售额比从前光做线下增长近70%。”
连续3年被评为“淘宝村”,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明星村,联兴村紧跟趋势,持续刷新电子商务模式,探索推广电商直播,建立互联网“共富工坊”。通过龙头企业平台延伸工坊触角,打造产业升级的新动力和新引擎,有效吸纳村民就业,助力增收致富,开拓电商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由联兴村党委、金蝉布艺党支部、瑞丰银行钱清支行党支部、快递行业企业党支部为联建单位的互联网“共富工坊”,实现了村企站所共治融合发展。依托金蝉布艺成熟的电商运营体系,通过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以差别化竞争、个性化体验,进一步拓宽电商营销渠道。同时,依托“网格治理体系”和“浙里兴村治社”应用,推动企业平台信息和村内劳动力需求信息共享。
围绕如何壮大直播产业,联兴村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组建“立体式”直播室,面向电商专业主播、村民草根播客、“纺都星播客”分别设立主播直播室、共富直播室和明星直播室。开展沉浸式现场教学,利用金蝉布艺的直播基地和展厅,免费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村民提供定期集中培训;围绕“共富走廊、电商先行”在联兴村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了电商直播基地并联合钱清成校开设农村电商直播人才培训课程,提升草根播客的直播技能。组建“一站式”直播团队,通过打造集主播、助播、中控、短视频拍摄等专业为一体的直播运行团队,为40多名村民提供直播平台,构建人人都可“带货”的电商直播发展格局。
互联网“共富工坊”直播带货销售额屡创新高,2022年仅村民通过共富直播室参与直播的销售额就达250余万元。直播下游产业链的劳动力配套服务,也提供了裁剪、缝纫、打卷、包装、检验、发货、淘宝客服等多种岗位需求50余个。通过党建联建,快递物流行业与“共富工坊”结对达成业务合作关系,以优惠的价格、完善的服务,开展一站式全链条服务,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架起了村民家门口的“共富桥”。
五富竹业
创收节节高
柯桥区兰亭街道新陈村是个山里村,毛竹特别多,以往价钱低且没人来收,只能烂在山中。村民陆礼坤之前一直在外跑运输,辛苦不说还顾不了家,听说村里发展竹产业,成立了“共富工坊”,他就回来做起了毛竹运输专业司机,每月收入上万元。“不用外出务工,能照顾好一家老小了。”村民陆礼坤满脸幸福地说。
兰亭街道有竹林面积32739亩,拥有“中国竹笋之乡”等荣誉称号。兰亭街道积极探索党建联建“1+X+N”模式,以“竹”破题,凝聚“共富力”。为了推动竹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新陈村驻村指导员徐罗杰联合4个村指导员组建“竹小二”团队,全面了解本地竹资源及竹产业发展现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聚合”作用,打破以往各自为战的发展模式,指导新陈村牵头联合建立五富竹业“共富工坊”,以生产经营竹家具、竹地板、拉丝、窗帘等竹类相关成品为主,日加工毛竹最高可达12万斤。
去年9月,该工坊引进第三方投资商,有效解决了技术指导、运营管理等后顾之忧,构建起“村民砍伐、村级统收、企业产销”的运营方式,初步形成了集毛竹加工、制作、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为村民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一片片细篾条上下翻飞、左穿右插,一个个竹篓、竹篮初露雏形……为传承竹编手艺、守住文化之根,五富竹业“共富工坊”还设立了“五富竹器社”,邀请村里竹匠手艺人生产作业,并开展手工竹艺培训,提升竹制品附加值,有效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自工坊成立以来,已帮助5个村销售毛竹约400万斤。通过厂房出租、设备出租、毛竹补贴分红等来源,2022年新陈村新增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经营性收入增长了47.5%,真切实现了竹资源向竹财富转变。
“作为较发达地区,柯桥立足产业优势,因‘产’制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增强共富驱动力,打造标杆激活共富生产力,建强机制凝聚共富向心力,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共富工坊”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强大的发展后劲。”柯桥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图片由柯桥区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