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衢州
徐睿玲 郑 晨 樊元进
日前,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三批试点名单新鲜出炉,衢州成为全省唯一的未来乡村建设运营机制探索试点。2019年以来,衢州在全省率先启动未来乡村建设运营,系统推进探索,形成一批领跑全省的实践、理论和制度成果。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下一步,衢州市将抓住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这个关键,发挥“两山合作社”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作用,探索以农业标准地配套运营管理、农业主导产业集成发展、乡村生态人文资源经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为突破口,培育壮大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一县一未来农业园区建设,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同时,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600人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带动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阵”,助推乡村振兴。
柯城 两山合作社
结出致富果
徐睿玲 郑 晨 樊元进
风吹麦浪,麦香可闻。近日,柯城区航埠镇万川村千余亩小麦迎来丰收季。
“今年,预计小麦亩产量达600公斤,亩产值近1000元,5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收割。”宁波市鄞州区农乐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孔旺说,去年他们竞得“两山合作社”在航埠镇、华墅乡范围内2400余亩耕地的管护项目,管护期10年。凭借多年的耕种经验,他们采取“水稻+大豆+小麦”轮作模式,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耕地效益。
“两山合作社”是成立于2021年6月的柯城区生态资源开发运营有限公司。公司通过对土地收储和转化、生态恢复和保护、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经营等,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通道,最终实现群众受益、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公司副总经理徐国祥介绍,自引进宁波市鄞州区农乐果蔬专业合作社,不仅带来了新技术,还让“沉睡”的土地“活”起来,成交租金也由原先每亩220元涨至每亩650元,溢价率高达195%。
徐国祥表示,通过乡村全域综合整治,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实现县域风貌样板区、乡村精品村、未来乡村等落地见效。
衢江 农渔旅融合
助力好收成
唐逸涵 丰莉莎 祝 璇
近日,在衢江区后溪镇上棠村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工人们正忙着捕捞小龙虾。“5月起,小龙虾到了旺季。我们每天都要捕捞1000公斤左右运往衢州各菜市场。”浙江天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慧介绍,稻渔种养基地养殖出的小龙虾、螃蟹等个头饱满、肉质鲜美,“稻虾米”“稻蟹米”比普通大米市场前景更好。
而在全旺镇的山青家庭农场内,通过去年一年的探索,陆基圆桶养殖鲈鱼比传统养殖经济效益更高,该养殖模式今年在莲花镇、太真乡等多个乡镇得到复制。
据了解,衢江区已有天溪农业、铭皓生态农业、山青家庭农场等多家渔场,形成了稻渔综合种养、陆基圆桶养殖、镀锌板帆布鱼池养殖等新型养殖模式。衢江区鼓励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种植、产业劳动等途径参与产业发展,按照“固定薪金、创业金、土地租金、分红股金”机制进行二次分配,带动村民致富。
接下来,衢江区将全力推进优质苗种“育繁推”一体化建设,打造产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探索农渔旅融合发展,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龙游 “红专粮油”俏
壮大“地瓜”忙
罗 意 陈忆金
近日,在龙游的浙江红专粮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专粮油)董事长董红专介绍,公司培育的秧苗除满足龙游本地种植基地的需求、供应衢州市其他县(市、区)的种粮大户外,还将销往60公里以外的丽水松阳县和200多公里外的嘉兴桐乡市。
去年,红专粮油对在松阳的13000多亩种植基地进行标准化农田改造、耕作,实现了每亩800多公斤的产量,同时发挥自身粮油加工优势,推出“松阳大米”品牌,销往全国各地。董红专表示,现在的红专粮油如同地瓜一样,“根”深扎在龙游,藤蔓不断向外伸展。目前,红专粮油拥有100多台(套)农业机械,可以提供育秧、机耕、机插、机收、烘干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年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5万亩,辐射本省的衢州、丽水、嘉兴以及省外江西等地。
近两年,红专粮油发展版图越来越大,向广西、四川、贵州等地伸出藤蔓。“我们与川、桂等地的公司合作,将红专粮油的早稻米加工成米粉在当地销售,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董红专说,红专粮油这个“地瓜”,在开疆扩土过程中,必会更具韧性、活力、竞争力。
江山 创富新工坊 抱团迎发展
方 俊 蒋 君
“这个老主顾是江苏的,隔段时间就来订粉干。”近日,在江山市大陈乡早田坂村村两委办公室,68岁的徐正礼一边翻看手机聊天记录,一边向笔者介绍。自从他家的粉干成为村播中心的网红产品,徐正礼经常收到添加微信好友购买粉干的请求,客户除了衢州本地的,还有不少来自上海、杭州等城市,“以前销路窄,价格卖不起来,现在有了‘共富工坊’帮我们拓宽销路,可以卖出更好的价格。”
早田坂村的“共富工坊”有300亩高标准试验田、200亩杨梅山、6处研学场地、6间生产作坊以及设备齐全的村播中心,串联起集农产品种植、加工、直播、乡村旅游为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7年的30万元跃升到2022年的20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300万元。
近年来,大陈乡“共富工坊”建设如火如荼,通过党建引领,以镇带村、以企带农,帮助各村优势互补、抱团打拼。目前,大陈乡已有5个“共富工坊”,从数字直播到游学再到产业,探索青山绿水新农村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常山 胡柚好故事 品牌叫得响
宋 婷
常山县新昌乡达塘村从鲁迅先生刻在“三味书屋”课桌上的“早”字获得灵感,提炼“早上好”精神和标识,2017年创建“天天早起、事事争先、人人追梦、年年攀升”的“早上好”兴村品牌,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路径。2021年、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突破100万元,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近400万元。
近年来,常山立足四省之交区位优势,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打品牌,“两山合作社”改革、农村“三块地”改革、强村富民集成改革等持续深化,“一切为了U”城市品牌、“早上好”党建品牌、“五个一”产业品牌等精彩出圈,乡村振兴之路走得坚实有力。今年首届中国乡村振兴品牌大会落户常山。
接下来,常山将继续坚持系统思维、叠加赋能,致力讲好胡柚的故事,从深耕“一只水果”到培育“一份常礼”区域公用品牌,再到打造“一切为了U”城市品牌,让品牌价值充分释放,强势开启乡村振兴品牌建设的新征程。
开化 乡村数字范 强村又富民
胡卓姗
近日,走进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的数智生活馆,管理员石羽正接过村民薛仙英的身份证,在政务服务一体机上进行操作,没过几分钟,便将一张打印好的养老保险单递给了她。
石羽表示,乡村数智生活馆嵌入了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医疗就诊、便民生活等功能,并配备管理服务人员,针对出行、就医、办事、消费等高频事项,帮助老年群体,这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体。
近年来,开化立足山区县实际,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出开化龙顶全产业链、智享用工等乡村数字化场景,探索一条以数字创新引领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开化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开化还将持续优化数字生态、做强数字经济、迭代数字治理,不断拓展强村富民路径,让“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闪耀时代光芒,为助力数字乡村示范区建设贡献开化力量。
(本版图片由衢州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