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协调组织沦为阵营对抗工具,七国集团广岛峰会炒作涉华议题
G7,意欲何为
本报见习记者 孙一鹏
中国虽然不是七国集团(G7)成员,但在此次G7峰会中的存在感并不弱。G7峰会发表联合声明等文件,炒作涉华议题。
如此处心积虑“夹带私货”地指责中国,G7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经济协调”名不副实
七国集团的成立,要追溯到1975年。
时任法国总统的德斯坦和德国总理施密特,邀请了美、英、意、日四个工业大国,在巴黎近郊的朗布依埃城堡召开会议,试图协调不同发达经济体之间的政策,以应对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严重的经济危机。
1976年再次组织高级别会谈时,加拿大正式加入其中,七国集团(G7)也由此正式形成,并确定了每年一次的首脑会议轮流在各参加国召开的惯例。日本作为2023年七国集团的轮值主席国,也自然成为了本次会议主办国。
成立之初的G7并未违背其“协调稳定国际经济环境”的初衷。从1975年到1980年,几次G7峰会的主议题均围绕降低通货膨胀、提升就业率,减少石油进口等议题展开讨论。
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G7便从最初的经济协调组织,开始转向涉足敏感政治问题的“小团伙”, 比如涉足中东和阿富汗问题,或者大肆讨论苏联对西方的威胁问题等。
此外,像在英阿马岛战争中,G7便坚定地站在英国的一方。从成员国的背景来看,G7成员国中有六个是北约成员,这便不难理解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上为何G7具备极强的“排他性”了。
尽管后续相继出现了G20等吸纳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团体,但只服务于少数国家的性质没有改变,以G7为代表的“伪多边外交”背后的真实目的,仍是要继续为基于大国协调机制下的全球控制力“续命”。
加速走向联盟化
中国虽然不是G7的正式成员,但自从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参与G7峰会的非正式会谈。在历次的G7会议中,都有对中国话题的讨论。
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G7对中国的态度也从“邀请加入”到不断抹黑。例如在去年11月召开的G7外长峰会上,七国集团便在主权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恶意污蔑抹黑中国。
本次的G7广岛峰会上,七国集团则依然延续了这一“套路”。不仅在会议召开前大肆渲染中国的“经济胁迫”, 美国驻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纽尔更是在社交媒体上批评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缓慢,并发文称“七国集团成员正在开发工具来阻止和防御中国的经济行动影响力。”
G7此举,意欲何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李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G7的会议主题之一便是所谓的“经济安全”。
李巍告诉记者,G7中的有关国家正在鼓动形成一个共识:即中国的经济崛起正在成为西方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威胁,把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竞争捆绑在一起,通过夸大中国的安全威胁来凝聚西方国家针对中国的共识。
“这也反映出G7正在加速走向联盟化。现在G7的政治色彩越来越强,而且突出其联合制衡中国的功能。”李巍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伟则指出,拜登政府延续了自特朗普时期以来的“推动对华经济的脱钩和打压”这一政策,并尝试通过联合盟友的方式来共同促成。
“值得注意的是,G7此次还提到联合南方国家,也就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这其实是美国在联合盟友的同时,试图更多拉拢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来共同完成对中国的经济孤立。”马伟说。
政治外交打压中国
美国操纵下的G7是否会协调一致,展开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抑制行动?
对此,李巍告诉记者,欧洲对华态度和立场并不完全与美国同调。尽管美国想利用G7这个平台来团结西方盟友共同打压中国,但西方国家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
比如,最近几个月,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先后访问中国,特别是冯德莱恩访华之后表示,与中国在经济上脱钩是不可能的,这反映了美欧在对华经济政策上的温差。
但另一方面,拜登政府确实在通过大力展开经济外交建立西方对华统一战线。
拜登上台之后,美欧建立了贸易与技术委员会这一新的机制,同时在亚太地区建立印太经济框架,这都具有很强的针对中国的色彩,体现了拜登政府越来越试图利用区域多边主义来制衡中国。
“未来在美国的推动下,西方可能在技术出口管制、供应链韧性、清洁能源政策、数字经济规则、信息技术标准等方面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盟。”李巍说。
马伟认为,具体到贸易政策上,G7国家间要想达成完全一致,并不太容易。
“所谓的应对中国的经济胁迫,是G7国家主动创设的一个议题,并非真实存在,而是一种政治和外交上的打压。基于此,考虑到中国同G7各个国家间经济的密切联系,未来可能会在方向性问题之外达成一些共识。”马伟说。
面对G7的抹黑攻击,中国要怎样应对?
李巍表示,当前的局势下,中国应该保持冷静,并充分发挥我们在市场规模、人才红利、基建设施和产业生态等多方面的优势地位,改善国内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发挥“磁铁效应”,将全球商业力量吸引到中国,以中国的“魅力攻势”对冲西方国家的脱钩企图。
马伟则认为,别人越要推动封闭,我们越要推动开放,尤其是要推动新一轮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愿意把发展的机会同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