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今日绍兴

嵊州:“一号工程”进行时—数字经济篇

乘“数”而上 逐梦数字经济新蓝海

  在驶向数字蓝海的征途中,如何找准方位、确立优势?如何实现加速与超越?在嵊州,数字经济正被寄予前所未有的厚望。

  开年来,嵊州按照省“新春第一会”和绍兴市关于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要求,围绕数字经济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和项目引育、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工作,全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发展。数据显示,一季度,嵊州全市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6.27亿元,增长140.5%,列绍兴第1位。数字经济已逐步成为该市稳增长、促发展的“压舱石”和“加速器”。

  望远攀高天地阔。今年,嵊州将全面落实省“1358”数字经济体系建设部署,聚焦现代化网络型山水城市建设,构建实施“1238”目标体系,奋力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融提效,推动以数字经济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全省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贡献嵊州力量。

数字产业向“高”攀升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既要有“顶天立地”的项目,也要有“铺天盖地”的项目。

  近日,在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二期)建设现场一片火热,主体厂房钢结构已开始吊装。去年6月,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一期工程上线投产。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10个月。今年1月中旬,总投资60亿元的二期项目部分厂房建设开工。两期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

  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融”提效,浙江提出的三大主攻方向,是数字经济扬长补短、制胜未来的关键。为此,嵊州抢抓行业风口,塑造新兴动能,积极培育壮大数字核心产业,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数字产业上狠抓集群制造业项目招引、加快推动项目落地投产、推动集群整零协同发展,不断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能级。同时,该市因势利导,着手规划新能源装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聚焦发展以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特色零部件制造、终端研发生产应用协同发展等为主体的新能源装备产业。

  新能源产业蒸蒸日上,产业集聚区也初现雏形。到去年底,嵊州新能源装备产业已集聚规上企业83家,主要涵盖动力电池系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细分领域,年产值87.9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17%。

  以抢占新技术、新产业的制高点为方向,如今的嵊州正下着朝向更高精尖的一盘棋。嵊州持续深化“接沪融杭承甬”战略,借助“四港”联动枢纽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加速推进晶越半导体、蔚星科技等重大项目,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今年一月,落户于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的商业航天企业蔚星科技独立自主研发的首颗卫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蔚星科技是一家集卫星设计、研制、数据应用与星座运营为一体的商业航天企业。2021年,蔚星科技总部及卫星研制基地项目落户嵊州经济开发区,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30—100颗卫星的能力。该项目的落户,有利于嵊州吸引高端科技人才与各类创新要素的培育和集聚,加快推进新材料、新能源和航空、海洋等领域制造产业发展。

  一子落,满盘活,嵊州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跑出加速度。数据显示,一季度嵊州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高位增长140.5%,增速列绍兴市第1位。

传统企业向“新”进军

  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主战场”。

  五金车间设备运行情况、设备保修进度、各区销售占比……在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中心大屏幕上,从生产端到销售端,各种数据、问题等清晰可见。

  “通过信息化改造,我们打通研发、生产、物流等各个环节,让数据互联互通,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通过大屏幕就能了然于心。”亿田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数据融合应用,已成为公司提质增效、精益化生产的关键。

  这种提升,在各大企业的生产车间随处可见。放眼整个嵊州,数字孪生、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在制造企业广泛应用,正推动着嵊州从“制造”迈向“智造”。

  在浙江雅士林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里,40多组ABB机器人灵活地挥动着手臂。“通过数字化改造,生产线、仓储物流都实现自动化和实时监控,年产能达到15万套集成灶和5万套集成水槽。”公司总经理杨光介绍,原本需要130人的生产工序,如今只需20人就能完成。

  亿田、雅士林只是嵊州工业智能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大数据智能化浪潮下,嵊州工业悄然“智变”。近年来,嵊州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智能制造五年提升行动,累计完成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企业400多家,获评绍兴市级数字化车间以上荣誉企业32家,智能厨电产业大脑启动建设,厨电行业“N+X”数字化改造探索推进,智能制造水平全面提升。

  数字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需要与传统产业紧密融合,更离不开创新平台提供“土壤”。为此,嵊州迭代升级数字科创平台,深入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支持浙江工业大学嵊州创新研究院争创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数字化制造产业学院嵊州分院挂牌成立,厨电产业产学研融合联盟建设加快推进,全力打造一批高端科创平台,全面增强创新策源功能和企业创新实力。

构筑数字经济新优势

  数字时代,奔腾澎湃。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是释放数字红利的最大能量场。

  眼下,嵊州已制定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行动方案,力争在新起点新征程上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数字经济再提质再升级。根据方案,嵊州将聚焦“创新提质”,积极实施“八大”攻坚行动,力争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5亿元,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软件业务收入21.5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发经费占增加值比重10%,新增硬核数字科技成果1项,培育“数字工匠”30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75%,网络零售额260亿元,数字贸易进出口总额6亿元,全市算力总量达0.16EFLOPS。

  以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例,嵊州将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加快“上云用数赋智”,深化“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改造,为传统产业发展插上“数字翅膀”。其中,将加快厨具大脑、小吃大脑建设,今年确保规上厨电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建成投用智能厨电产业大脑,高标准创建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县域示范。

  嵊州还将建好数字贸易平台,积极融入绍兴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全面提升嵊州云电商产业园能级,特别是将加快启动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培育一批跨境电商企业。同时,嵊州还将组织企业参与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顶尖展会,引导企业“走出去”,加强与DEPA成员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另一方面,嵊州将积极培育数字贸易业态,积极培育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打造一批新零售示范企业和直播电商基地。

  围绕数字生态,嵊州将抢抓扩大有效投资机遇,统筹布局算力、通信、新技术三大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双千兆”建设,持续扩大5G网络建设规模,积极争取6G网络应用示范和率先部署;同时,在全省“1+N”框架下,深化“一行业一平台、一区域一朵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和创新应用,不断释放平台赋能价值。

  数字蓝海,未来可期。嵊州将拥抱数字浪潮,聚合数字力量,以最强决心、最优举措、最好生态发展数字经济,把数字经济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最大增量”,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新路子注入强劲动能。

  (本版图片由嵊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供)


浙江日报 今日绍兴 00014 乘“数”而上 逐梦数字经济新蓝海 2023-05-22 浙江日报2023-05-2200012;浙江日报2023-05-2200013;浙江日报2023-05-2200019;浙江日报2023-05-2200020;浙江日报2023-05-2200026 2 2023年05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