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破解城市停车难
嘉兴打好组合拳

  徐惠文 李东明 周 萍

  “免费时长延长,办事更加从容了,感觉这个费用标准很贴心。”5月15日下午,嘉兴市民蒋天宇从嘉兴市南湖区行政审批中心办完事,将自己的车缓缓驶离审批中心旁凌公塘路的停车位时,没有支付任何的停车费用。他介绍,近几年,小轿车越来越多,有些停车场的收费过高,很多人不愿意停到停车位上,导致车辆乱停或违停,而现在新的收费标准很惠民。

  蒋天宇能够享受停车场收费及停车时长的优惠,源于嘉兴市区部分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的调整。据了解,为进一步提高泊位周转率,满足短时停车需求,嘉兴市出台《关于调整嘉兴市区部分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于2023年5月10日起正式实施。

  前期,嘉兴市综合执法局牵头修订《嘉兴市区机动车停放服务差别化收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市区停车收费政策。

  “新修订办法将一类区域从市区二环道路以内收费路段缩小到环城河以内收费路段,一类区域免费停车时长从20分钟延长至30分钟;二类区域免费停车时长从30分钟延长至1小时。计费单元也由原先的1小时调整为30分钟。”嘉兴市综合执法局城市管理处李东明介绍。

  考虑到3小时基本能够满足居民办理业务、就餐、购物等活动,停车时长在3小时以内时,收费标准有所降低。例如一类区域超出免费时间后,前3小时每个计费单元收费2元;二类区域超出免费时间后,前3小时每个计费单元收费1.5元。“总体上,前3小时停车收费较低。我们倡导‘短停快走’,3小时基本能满足居民办理业务、就餐、购物等活动,适当提高3小时以后的收费标准,有利于提高车位周转率。”李东明说。

  小小停车位,事关幸福感。停车收费的调整只是嘉兴市破解城市停车难题系列措施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嘉兴市千方百计挖掘可利用停车资源,努力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嘉兴市启动市区公共停车场建设,计划三年内在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周边建设22个公共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位7000个,其中高品质公共停车场7个。

  嘉兴市还出台《城市桥梁桥下空间管理办法》,在保障结构完好和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规范利用桥下空间用于车辆临时停放等公益性用途。截至目前,已利用桥下空间增设近千个停车位。

  另外,该市开展停车位排查,试点划定路内夜间停车区域,对408个“蓝色”停车位进行动态优化调整。合理调整夜间泊位停放时段,最大程度缓解区域性、时段性“停车难”问题。

  与此同时,迭代升级智慧停车系统也让更多的车位信息实时可知。2022年12月,嘉兴市综合执法局建设的“嘉兴泊车”小程序上线运行,初步实现停车区域“一键导航”、停车泊位“一键诱导”,市民们可通过小程序轻松找到停车位信息。

  智慧停车系统还将新增错时共享停车模块,基本实现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车位错时共享“一键办理”。市民只需在网上申请错时停车证明,开入错时共享停车场,道闸将自动识别车牌号。错时共享停车机制从今年4月开始推行,嘉兴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把夜间、双休日、节假日的空置车位提供给市民。截至目前,已有4000余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车位实施错时共享。

  “以前嘉兴停车场的数据都是散落在各个县市区自己小的停车收费系统,没有实现全市统一归集和发布。下一步,嘉兴市综合执法局将发布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数据接入标准,全市停车场库按照统一数据标准,接入到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李东明介绍。

  截至目前,优化后的智慧停车系统已接入停车场(库)940个,停车泊位19.26万个。未来嘉兴也将力争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的便捷泊车体验。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破解城市停车难
嘉兴打好组合拳
2023-05-19 浙江日报2023-05-1900004 2 2023年05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