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区(滨江)打造现代产业社区
“国际滨”探索产城人融合新范式
王心慧 张 留 陈科艺
产、城、人,如何融合共生?
在杭州高新区(滨江),一项创举正在酝酿——5月12日,《现代产业社区治理与服务规范》(下称《规范》)将正式对外发布,全省首个实体运行的现代产业社区也将面世,这也意味着,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迈入了全新领域。
什么是现代产业社区?它因产业而生,服务对象并不是城市居民,而是产业园区(商业楼宇)内的企业和员工,填补了当下社区服务的空白。
甚至,它还参照传统社区,建立相似组织架构,有对应且规范的服务功能和流程,这便是杭州高新区(滨江)率全国之先制定的技术与服务规范,可为其他城市推进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滨江经验”。
拓宽人才成长生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新范式,“国际滨”跃入新境界。
破题·重塑社会治理格局
新成立的星光产业社区,位于高新区(滨江)的核心区域,东至江陵路,南起滨盛路沿江晖路至江南大道到泰安路再到滨盛路,西至江虹路,北至钱塘江。
在这0.96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有大型商业综合体1座、大厦30座、酒店式公寓7400余套、入驻企业1700余家,业态之复杂、人员流动之频繁、治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以往,这片区域属于长河街道中兴社区,社区同时要治理商贸区和居民区两个区块。”杭州高新区(滨江)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做法带来的短板是,社区服务很难覆盖商务楼宇的产业人口,企业对社区的归属感不强,大厦居民与社区黏性不够。
中兴社区存在的短板并不是个案。在城市化进程中,产业园区发挥着承载产业、集聚企业、汇聚人才的重要作用,与属地社区的衔接往往存在着一定割裂。比如,街道和社区管不到平台,社会治理任务延伸不进园区;园区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不足、风险隐患排查功能弱、公共服务供给不够、员工的社会治理参与度低等。
这样的问题,对于杭州高新区(滨江)更为迫切。因为这里是个名副其实的青年之区,全区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33.5岁,每年引进各类人才超过3.8万人。在前期调研中,高新区(滨江)民政局发现,区内主要产业园区的产业人口平均年龄仅29岁。作为浙江省数字经济最强区,区内产业人口高达百万人,产业人口对于社区服务的需求之大可想而知。
理架构、梳盲点,是现代产业社区先行先试的破局之举。高新区(滨江)通过建立现代产业社区,在纵向上理顺园区、街道与产业社区的关系,横向上整合产业社区多维力量,破解基层治理盲点难点。
这项改革,以现代产业社区的成立拉开帷幕。星光现代产业社区成立后,居民小区中兴花园仍属于中兴社区管理和服务,而30座大厦则划归到星光产业社区。这样一来,虽然星光产业社区辖区内无任何户籍人口,但楼宇内的企业和员工,都成了服务对象,安商稳商、人才服务也是今后现代产业社区工作的重点方向。
迭代·一纸新规如何先行
为何现代产业社区诞生在“国际滨”?这项社会治理的变革,在这里有一条“产业园区—产业社区—现代产业社区”的跃迁之路。
早在2021年1月,高新区(滨江)就在物联网小镇挂牌启用了全省首个产业社区——物联网产业社区。物联网产业社区位于物联网小镇核心区,北至江南大道,南至联慧街,西至共联路,东至西兴路,以智慧e谷为核心,由聚光科技、芯图科技、和仁科技、海康威视、诚高大厦等产业板块组成。
物联网产业社区将社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嫁接到了产业园区,探索形成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医疗圈、10分钟健身圈和10分钟阅读圈,让园区内的上班族能够享受到居民般的服务。
从产业园区到产业社区,一字之变背后,意味着这里不仅集聚高密度产业,还融入了各类生活配套,助推产业业态、城市形态、人才生态“三态融合”。
如果说物联网产业社区是高新区(滨江)探索产业社区模式的1.0版本,那么星光产业社区则可以称得上是2.0版本。相比物联网产业社区,星光产业社区有独立的服务范围、独立的两委班子。从产业社区到现代产业社区,建制梳理更明晰,功能配套更完备。
在治理组织架构上,星光产业社区将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治理委员会为新自治单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载体、企业社会工作站为支撑、新阶层自治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治理架构。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治理委员会将实行法人实体选举制度,承担现代产业社区自治事项,发挥动员企业与员工参与治理及服务、议事协商、需求及诉求收集等功能。这也就意味着,在现代产业社区,企业“居民”将不仅仅是被服务的对象,而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
《规范》指出,现代产业社区应提供就业保障、医疗卫生等城市服务,政策资源对接、第三方资源链接等企业服务,技能培训、社交活动等员工服务。聚焦党建引领、企业服务、生活服务、休闲服务、个人成长、团队建设六大场景,星光产业社区将着力打造星领秀、星悦企、星安居、星缤乐、星育才、星力量六大服务治理体系。
如针对企业融资需求,星光产业社区将联合辖区内各大银行开展助企纾困行动;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星光产业社区将对接MCN机构,以直播等形式为企业赋能,拓宽商品供应渠道等。
事实上,作为数字经济强区,杭州高新区(滨江)已经形成了一条数字经济全产业链,现代产业社区的类型也会多种多样。杭州高新区(滨江)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星光产业社区代表的商务楼宇型现代产业社区之外,根据产业集聚情况,《规范》还定义了科技创新型、文化创意型、智能制造型其他三种现代产业社区。
跃迁·产城人融合新范式
产业竞争短期看投入,中期看政策,长期看环境和生态。解决好包括企业员工在内的各类群体对于社区服务“满不满意”的问题,本质上是在为城市发展蓄力。从这个角度看,现代产业社区之“新”,在于有机联系起人才成长、产业进步与城市生长三者的关系,构建一个相互融合的生态。
现代产业社区将关怀青年人才成长。2022年6月,杭州入选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青年是驱动城市发展的主力军,打造现代产业社区,能够创造出更多满足青年需求的发展空间。“我们希望星光产业社区能够发挥社交功能,为青年员工提供丰富多彩的交友平台。”星光产业社区辖区内企业、杭州萧宏建设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党委负责人表示。
现代产业社区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今年年初,浙江部署了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营商环境之于市场经济,是土壤、是氧气。原先,送政策送服务上门功能更多由区级部门承担。而现在,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现代产业社区将打通企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从深层逻辑上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破除堵点。
现代产业社区将放大产业集群优势。《规范》指出,将细分楼宇、园区微网格,形成“产业社区—网格—楼宇(园区)”的治理体系。通过社区治理下沉楼宇,可以动态掌握所辖企业情况,直达产业集群的“神经末梢”。“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此举能够促进专业化分工和创新资源集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多地城市都在推进产业园区的社区化改造提升,不过,一些城市在产业社区建设上还处于“半程”阶段,尚未在园区与社区的制度理顺和产业社区的标准制定上有示范性成果。同时,不止高新区(滨江),全国一些大城市、高新区都存在着社区服务覆盖面窄的问题。由此看来,高新区(滨江)的一纸规范出台具有破题意义。
“通过建立现代产业社区,我们希望打造人才最优生态、构建优质营商环境。”杭州高新区(滨江)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以城载产,以产聚人,以人兴城,以星光产业社区的成立为起点,高新区(滨江)将通过现代产业社区这个新支点,推进全域社会治理架构向更高阶蝶变,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新范式。在现代产业社区,新兴企业、青年人才将与城市发展实现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现代产业社区的四大类型
科技创新型
科技创新型现代产业社区范围内为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产业集中发展区块,突出“科创+生活”建设导向,配置金融服务、创业辅导、成果孵化等特色服务。
文化创意型
文化创意型现代产业社区范围内为数字新媒体、创意设计、影视动漫等产业集中发展区块,突出公共文化空间和文创氛围营造,推动产业、文化、生态、旅游等多重属性融合发展。
智能制造型
智能制造型现代产业社区范围内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突出人机互动、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设,健全丰富全时段生活性服务等场景建设。
商务楼宇型
商务楼宇型现代产业社区范围内为楼宇、商贸综合体集聚区域,着力建设“垂直社区”,深化楼宇党建联建机制,织密下延组织链条。
以上内容来源:杭州高新区(滨江)出台的《现代产业社区治理与服务规范》
星光产业社区治理体系架构
1个党支部
1个社区治理委员会
1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1个企业社会工作站
1个新阶层自治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