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刊

以城市“精细化”管理

“绣”出北仑高质量发展画卷

  城市之美,美在市容;市容之美,重在细节。这两年,宁波市北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破解难点、疏通堵点、消除盲点、打造亮点,在细节上下功夫,像绣花一样做好精细化管理,“内外兼修”成就城市之美。

  从硬件到软件,装备城市管养“一双手”。北仑区以巡促改,补齐短板,创新引入公共服务领域的专业运营商,落实中心城区“环卫一体化”改革,探索出一条城市品质提升之路。新引进的百余辆高科技清扫车使路面积尘减少300%,一车扫一遍即见路本色,引领城市环境卫生治理走向数“治”化。

  同时,北仑将原有的四个环卫系统数据平台进行有机整合、一体化运营管理,对环卫工作所涉及的人、车等重要因素进行全过程实时闭环管理,并与市级政务服务和监管平台对接,共享数据,初步实现了智慧环卫“一网统管”的新格局。

  为有效激活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北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与企业、社区共同构建社区服务系统,进一步衍生全域治理新内涵,推进城管义工、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设立民间路长制、护苗长效岗,让城市管理既有“颜值”又有“温度”,全力打造“最干净”城市。

  从低头到抬头,刷新城市立体一幅景。建筑外立面是街景的“面子”,作为宁波市首批示范性未来社区项目,在改造提升星阳未来社区建筑外立面时,北仑区市政中心创新沿街外墙立面设计,将老旧、破损,不统一的颜色、材质进行规整统一;高标准推进幼儿园门口进行“校园安全500米”适童改造;焕新“一园一景”,智慧改造实现旧公园的华丽转身。同时,18盏智慧灯杆在星阳片区投用,集合了基础照明、LED信息显示屏、环境感知、一键报警、广播等功能,搭配着百余株海棠树妆点路侧,让群众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城市闲置边角地被再利用,从黄河路桥下运动空间、郭巨高速公路桥下健身公园,到百余平方的“仑小园”、口袋公园,再到便利的路侧泊车、智慧停车场等,当地市政部门不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服务于民,因地制宜建成了新的城市休闲空间和便民设施。

  从内核到外延,激发共管共享自治力。“这座‘桥’承载了沟通、教育、执法、服务等多项功能,沿街商铺的问题逐步解决,商户有了文明经营共识,综合行政执法威信树立了,”这座“桥”其实是一座无形的“桥”——“执法云桥”。这背后是北仑综合行政执法局片区执法队员客服式的应答和服务,商圈的投诉率和处罚率实现了双下降。

  小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浃江蓝”城市善治工作室让执法领域“小事”不出队、让住宅小区“城事”不出社区、让本辖区“难事”不出街道,更及时、更高效、更便捷地为群众解决问题,以服务前置化解行政执法难题,用机制效能激发自治力。“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北仑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激发社会共同参与共管共享的自治能力。


浙江日报 专刊 00011 “绣”出北仑高质量发展画卷 2023-05-09 浙江日报2023-05-0900014 2 2023年05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