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赋能 扎根乡村
浙江科技学院助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纪实
张卉卉 宋珂
4月下旬,浙江科技学院环资学院6名博士又一次来到衢州龙游,连续对接满德新材料、金泽纸业等当地特种纸企业,围绕特种纸生产工艺难题、产品创新研发等技术性难题把脉会诊。与此同时,学校还有多支这样的深度服务团队,向省内各地出发。
技术与服务并举,扎根山区一线。10多年来,践行教育服务“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以教育现代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先行,浙江科技学院支持山区26县振兴发展,着力推进浙江高水平城乡一体化建设,谱写出一曲“以智赋能 扎根乡村”的动人乐章。
一“纸”之约 深度服务
墙纸、数码热转印纸、手机电池隔膜纸……这些在生活中拥有特殊用途的特种纸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电气、航空等领域。早在南宋时期,造纸产业就非常发达,21世纪初,龙游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提出了打造全国特种纸基地的建设目标,将特种纸作为该县第一大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并与浙江科技学院携手共建了特种纸研究院。
浙江科技学院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在中德合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资源,具有鲜明的应用型办学特色。学校高度重视服务地方,校党委书记赵东福教授表示,作为一所地方院校,要大力加强校地合作,扎根浙江大地办大学,打造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新范式,为浙江“两个先行”贡献浙科力量。
依托校地双方共建的特种纸研究院,浙江科技学院集中环资学院轻化工程系骨干力量,铺就长达十余年的科技赋能助力地方发展之路:
2010年,校地共建特种纸研究院;2018年5月,浙江科技学院在龙游成立了首家地方成果转移转化中心;2021年12月,浙江科技学院正式入驻龙游县特种纸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中心,进一步摸清当地技术需求与创新链短板,助力解决行业共性难题……
通过校地合作,一批批高水平技术团队、专业科研人员扎根龙游,与龙游携手同赴一“纸”共富之约:赵会芳教授与恒达纸业合作的“可降解高阻菌医疗防护包装透析功能纸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获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郭大亮副教授与龙游鹏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碳纸国产化攻关”项目获省科技厅尖兵计划项目立项;张学金副教授与金龙再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包装用纸基材料中水回用与深度处理技术”,为造纸行业的废水处理提供了绿色环保的中水回用设计方案……
校企合作 科技扶农
日前,天台县南屏乡获批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8000万元旅游专项债项目。这一消息传来,上杨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魏灏心中乐开了花。
自2008年与南屏乡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以来,浙江科技学院坚持每年落实40万元帮扶资金,并先后派出8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常驻开展工作。引入黄茶优质品种、建起番薯粉面加工厂、改进村容村貌、修缮“四知堂”丰富乡村文化建设……农村工作指导员引入学校智力支持,结对帮扶,因地制宜地推进一项项惠农工程。
2021年7月,时任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团工委副书记的魏灏受组织委派,到天台县南屏乡上杨村担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魏灏一到南屏,就与黄茶“较”上了劲。作为上杨村的主要产业,黄茶目前种植规模已有400余亩,虽然品质高,但一直采摘茶青贱卖。在魏灏的联系下,上杨村两委决定组建村校企合作式强村公司,村里统一种植优质天台黄茶苗,打造上杨村茶叶基地。
“一方面,引入浙江科技学院的资源,为村民培训技术,进一步提高黄茶品质;另一方面,上杨强村公司注册‘上杨飞黄’自有品牌,统一加工制作品质黄茶,实现强村富民。”魏灏说。2022年,上杨村实现黄茶销售额120万元,增加集体性收入3.2万元。
无独有偶。2014年5月起,浙江科技学院理学院高级工程师冯元新作为一名普通的省科技特派员,在青田县万阜乡一扎根就是9年。
万阜乡平均海拔500多米,素有“青田小西藏”之称。冯元新瞄准青田稻鱼共生产业,9年的“扎根”硕果累累:他培育的“鱼米情”品牌稻鱼米在2020年第三届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上获得了国际好稻米金奖;2019年,他牵头成立的青田县云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获得“丽水市科技示范企业”称号,加入“丽水山耕”国际认证联盟;他最早引进的“润香”系列粳稻如今在青田县推广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多亩,此品种的稻鱼米成为青田县的主力销售品种,年销售额达到500多万元。
共富智库 创新载体
3月15日,浙江科技学院浙西南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培庆和王得宝、蒋曦博士来到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展科技特派团帮扶工作。这几年,李培庆几乎每周都要来缙云工作,团队里十几位同事也经常往这个浙西南县城跑。
浙江科技学院和缙云的结缘由来已久:2019年,校地签约成立“浙江中德科技促进中心缙云中心”,迈出合作第一步;2020年,校地签约共建智能制造国际产业研究院;2021年,学校选派3位优秀年轻博士分别在科技局、经济开发区和壶镇镇等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2022年,学校党委与缙云县委签订《党建统领缙云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山区样板合作备忘录》,通过加强平台共建等举措,促进人才共建共享。
缙云县的机械装备制造等块状经济规模明显,但高端人才紧缺。近年来,缙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打造浙西南科创高地。2022年7月,缙云县捧得山区26县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省“科技创新鼎”,背后就有着浙江科技学院的支撑。学院充分发挥工科为主的特色优势,集中机械设计、智能制造以及新能源等方面科研骨干力量,既筑巢引凤,又固巢养凤,扎根缙云、服务缙云,促进缙云成为中国智能锯切装备生产的主要集聚地和中国特色机械装备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高地。浙江科技学院研发的一套针对缙云实际专门应用于山区缓坡地形的短途智能无人驾驶系统,服务于地方特色旅游产业,助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浙江科技学院拥有人才、科研等资源优势,为缙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共富智库’和‘创新载体’。”缙云县委负责人表示。2022年底,“浙江科技学院缙云县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通过省级认定,这在缙云是首次;“浙江科技学院浙西南研究院”揭牌,三位博士成功入选丽水绿谷精英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校企联合实施产学研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20余项,申请并获得省级重大和重点研发项目各1项。
发挥高校人才、智力等优势,“一县一校”结对合作,是推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浙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必由之路。在这条推动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向山区高效转移、加快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赛道上,浙江科技学院正以奋进者姿态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