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义乌李祖村给农创客当助手——
创意产业,改变偏远小村
本报记者 叶梦婷
春暖花开,多地乡村游开始闹猛,但李祖村有些不一样——这里最吸引游客的,是创客和丰富多彩的业态。
李祖村曾是后宅街道偏远的后进村,2020年,李祖村充分发扬义乌人的创业精神,着力打造创客村,至今已吸引200多位国内外创客,业态不断更新。
如今,漫步李祖村,处处都有游客在打卡。随便拐进一个小院子,都值得一逛:在“猫的小院”边看电影边撸猫;在“南瓜家甜水铺”点上一碗甜水,随手拍个角落都很出片;在“蒸馏器咖啡”,边喝咖啡边和清华大学的创客聊上几句……
最早入驻李祖村的创客之一、“life生机农场”的85后农场主朱佳莉是义乌本地人,如今已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网红农创客。创客给李祖村带来了哪些改变?近日,我给村里的农创客当助手,从中寻找答案。
创客抱团合作引流
朱佳莉以前是花艺师,2019年来到李祖村,承包18亩土地建成“life生机农场”。农场里种了上千种花草树木和农作物,四季都有不同的风景,主要承接周边地区的儿童亲子自然课堂、生日派对、团建等。
“有20组家庭预订了明天亲子自然课堂,包含彩虹植物染、野菜大搜寻、手工面包DIY等活动。你先来帮我做准备工作吧。”近日一大早,朱佳莉就给我发来信息,我马上出发了。
来到农场,我在一块大草坪边找到了朱佳莉。匆匆打了个照面,她就给我派活了:“我们一起把桌椅、帐篷搬到对面吧。”朱佳莉个子小小的,白白净净,很难把她和农场主联系起来。
“这是我爸妈、我老公、我弟弟,这位是‘大叔’。”朱佳莉带着我边干活边认人,她着重介绍了“大叔”——李祖村村民方文正,今年72岁。农场建设之初,朱佳莉就请他重拾老本行,前来照料农场的土豆、卷心菜、草莓、梨树等果蔬。
“我种了一辈子地,闲不住,这份工作就在家门口,每天还能和年轻人聊聊天。”老方说,很多村民现在都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搬完物品,我们又开始安全检查——第二天参加亲子自然课堂的小朋友多数只有5岁,在野菜大搜寻环节,需要为他们选择一条相对平缓、方便采摘的线路。我们定好线路后,沿途清理树枝、石头,排除可能存在的风险。一路走一路看,我发现这里野趣盎然——除了野菜,还有桃树、梨树等,此外还散养了鸡鸭鹅等家禽。
做完这些活,还没来得及歇一会,就有一对年轻夫妇抬着一大缸染液走进农场。“他们是‘沙漠的染坊’创客店铺的主理人楼老师夫妇,明天的彩虹植物染环节就由楼老师来上课,你来给楼老师当助手吧。”朱佳莉说。染色我没做过,一下子有点紧张,赶紧向楼老师讨教要点。楼老师简要介绍了一下,笑着安慰我:“不难的,我们肯定能配合好。”
如今,李祖村共有200多位创客,他们三五人组队运营了52家店铺,包含咖啡馆、文创、直播等业态。创客们经常聚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像朱佳莉和楼老师这样相互合作、引流已成为常态。
此外,村里还有5个正在孵化的创客项目。2020年,李祖村出资引进专业化运营团队,聘请职业经理人助力打造创客村,并配套出台了不少优惠措施。“除了帮助孵化项目,运营团队还会在社交平台帮助我们推广、引流,有时还会带我们出市、出省参展,为我们更好地发展提出建议。”朱佳莉说。
创意课堂生动活泼
第二天清晨,阳光灿烂,李祖村游人已不少。我来到“life生机农场”的时候,楼老师夫妇已经在大草坪上忙开了。
彩虹植物染环节,是用红、黄、蓝三色植物染料,通过扎染的方式,把白色小方巾染成彩色。草坪上放着3桶染料,其中蓝色染料装在塑料桶里,红、黄色染料则装在保温桶内,桶身上温度计的刻度指向60℃。
当帮手就要眼里有活。我赶紧拿起勺子,准备把染料分装到一个个小盒子里,方便小朋友们操作,结果被楼老师拦住了。“草木染分为冷染和热染,蓝色染料由板蓝根叶子发酵而成,可以常温冷染。但是黄色和红色染料是用苏木、栀子果煮沸滤出,扎染时染料要在60℃左右,你现在分装出来,一会就没法用了。”我只好放下勺子,帮楼老师分发扎染用的小方巾、牛皮筋。
9时左右,家长们带着20位小朋友到齐了。楼老师开始介绍扎染的起源、操作步骤,我赶紧给小朋友分装染料。
楼老师把关键部分讲解完毕,示意我接着开始下一个环节。按照此前楼老师教我的,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桌上3种染料,要先染哪种颜色吗?”“红色”“蓝色”“黄色”孩子们把3种颜色都猜了个遍。看他们一脸疑惑,我现学现卖,给他们科普了冷染和热染的区别,并告诉他们要趁着红色和黄色染料正好在合适温度,先进行热染。
“如果想要颜色深就多浸泡一会,想要颜色淡就少浸泡一会,还可以把颜色混合,染出这里没有的颜色。”在我介绍的时候,楼老师在一旁拿出一块方巾给孩子们演示。
一个小时后,小朋友们染色结束。楼老师教他们打开用牛皮筋扎着的小方巾,并用清水漂洗,就获得了五彩斑斓的效果。看到自己鲜艳的劳动成果,孩子们欢呼雀跃。“带孩子一边走进春天多彩的大自然,一边学染色,很有创意。”一位家长说。
28位村民入股餐厅
陪着小朋友们做游戏、摘野菜、做面包,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中午。
“你帮我去‘豌豆花’乡厨和小木屋小吃街,看看预订的中饭准备得怎么样了。如果已经做好,辛苦你尽快拿过来。”朱佳莉拿出一张手绘地图,给我指了方位。原来,今天村里游客多,朱佳莉怕餐厅忙不过来。
我正准备出门,一个中年男子提着蒸笼进门了:“你们的小吃来了。”他是小木屋小吃街做生意的村民方春伟,送来了朱佳莉此前预订的南瓜面、东河肉饼。小木屋小吃街主要销售义乌特色美食,摊主都是李祖村村民,食材都是地道的土货。
小木屋小吃街我不必去了,只要再去一趟“豌豆花”,方春伟热情地为我带路。原来,他是“豌豆花”的股东之一。“豌豆花”由村里28位村民出资入股,是李祖村第一家餐厅,2018年开张后半年就回本,股东年年有分红。“当时村里旅游刚起步,很多人不敢投,部分村两委成员带头入股,才打消了我的顾虑。”方春伟感慨。他以前在外打工,现在回乡入驻小木屋小吃街,再加上“豌豆花”的分红,去年收入超过20万元。
走出农场,就闻到了烧烤的香味。农场左手边的“十亩时光·共享营社”已坐满游客。游客们搭起烧烤架,一片欢声笑语。方春伟告诉我,这是村集体投资的项目,去年11月开始运营,今年估计能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
不一会儿,“豌豆花”到了。这个餐厅共有两层,此时已经没有空桌,我的老熟人——李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方豪龙正好在这里陪客人用餐。在我等待服务员给饭菜打包的空当,方豪龙不无自豪地告诉我:“村里的创客挺能策划,每隔几周就举办音乐节、市集等新鲜活动,游客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体验。”现在村里人气旺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红火的局面吸引了不少在外的年轻村民回乡当创客。近两年来,李祖村每年的游客量同比增加30%,去年游客量超过30万人次。
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方豪龙非常关注政策动向。“今年省委‘一号文件’聚焦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求深化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新培育农创客2万名。”方豪龙说,希望李祖村良好的创业氛围可以引来更多年轻农创客,培养更多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