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出行多元化不断挤压生存空间,多地客运站关停——

长途大巴的路在何方

  上个月,武汉最大的客运站——汉口北客运中心正式停运。这个体量13.6万平方米的欧式建筑,投运不足3年就退出历史舞台,让不少网友感叹:终是“敌不过时代发展的脚步”。

  曾几何时,客运站是很多人追梦和归乡的起点。但是随着出行方式日趋多元化,近年来,选择长途大巴的旅客越来越少。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全国公路营业性客运量在2012年达到顶峰355.7亿人次,而2021年这个数字只有50.87亿人次,是2012年的约七分之一。

  当高铁线路密织,网约车、顺风车当道,长途客运这个传统行业,如何不断求索变革,找到一条“通往下一个春天的路”?

  那些消失的客运站

  站在杭州客运中心站二楼办公区,周伯年带着记者朝下望:半个候车大厅已经租给篮球培训“以商养站”。“一般地方还办不了篮球培训,它没这么高的举架,我们这里正好!”虽嘴上说着,心里却是不情不愿。勿用多说,七八年前,大厅旅客都是坐得满满当当的。“现在站里旅客平均每天1000来人,而旁边的地铁站,一天的人流量就有两万多。”周伯年说。

  作为杭州长运站场公司副总经理,周伯年是个“老客运”,见证了客运站的兴衰:“年景好的时候,一条线一辆车每年能带来上百万元收入。”

  随着高铁网络越织越密,道路客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逼仄。

  2012年到2022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9.8万公里增长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从0.9万公里增长到4.2万公里,大多数地级市被纳入高铁网。从前的客运站是“一头连接着城市,一头连接着农村”,可如今在经济活跃地区,不管哪一头都跟高铁连上了;连得不够紧的,地铁公交来帮忙,顺风车私家车再补位。

  客运,在出行选择多元化的今天,仿佛成了最后一个选项。而客运行业的衰退,让客运站渐渐冷清了下来。

  上个月停运的武汉汉口北客运中心,因体量大,引起关注。其实,客运站的关停风潮,早就开始了。

  全国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发布信息显示,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就关停了广州北站客运站、越秀南站客运站、黄埔客运站、永泰客运站、番禺客运站。今年1月1日,广州市的罗冲围客运站因经营原因停止班车发班,当时,整个广东省关停的客运站达已42家。2月,湛江市交通局官网又发布通告,同意湛江市汽车南站自2023年3月15日起停止营业。同样是2月,海南省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官网显示,“结合当前海口市道路客运市场现状,海口海汽运输有限公司申请拟于今年4月关停海口汽车东站”。经营困难,促成了车站的大规模关停,已经投运30年的海口汽车东站,周间日均客流量仅五六百人次,在节假期也不过1000人次。

  “客运站,是不是要消失了?”唱衰客运站的声音,开始不绝于耳。

  杭州长运副总经理王如策这些年一直在研究市场,重新审视行业现状:“我在客运站看到就是这样的情况,比如早上8时30分从中心站出发去绍兴,下午1时,不管有没有客都回到杭州,跑一班浪费一班,回来车子一停,等下班!”

  那么,客运衰退难道只是高铁、顺风车等多元化出行方式蓬勃发展导致的吗?

  “重站轻服务”观念亟需扭转

  早上五六时就出发,33辆大巴车赶在8时前,把来自新昌、千岛湖、桐庐、天台、浦江等许多周边县(市、区)的四五百位旅客,稳稳当当地送到了浙大邵逸夫医院、浙大一院、浙大二院、浙大妇院、浙大儿院的门口。旅客顺利赶上省级大医院的第一波就诊,大巴则就近找个停靠地,准备等待旅客就诊完毕,再一批批地把他们带回家。

  这是去年12月起,杭州长运联合周边县(市、区)客运公司共同推出的“医疗专线”,明明是门到门的服务,车票钱却跟城际间大巴价位一样,一分不加。80%的实载率很多都是“老客”,区别于以往“打车+高铁+公交”的复杂组合模式,33辆“定制大巴”带来的“一站式幸福”着实圈粉了一众“就医刚需族”。

  这还是客运吗?那标志性的客运站呢?客运终于抛弃了客运站吗?

  “马路那么宽,客运可以门到门,这是高铁能比的吗?别说今天,就是再发展十年二十年,大巴也不可能被高铁替代。”交通专家徐康明对记者说,“国内客运亟需做的就是扭转‘重站轻服务’的固有观念”。

  在徐康明看来,是客运站把旅客出行硬生生切成了三段:家门口到客运站、客运站到另一个客运站、客运站再到目的地。“铁轨不能修到家,但路是到家的;高铁得排个时刻表,火车没办法同轨并排开,但路是宽的啊!”徐康明说,传统的“定时定站定线路”,将道路客运的优势消解。

  徐康明的结论是跟国外经验对比而来的,而国内从业者在“客运市场的寒冬”下,也悟出了这个道理。

  2020年9月1日,交通运输部颁布了新的《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提出客运站可以做“一站多点”。一个大站,作为停车场和信息枢纽中心,外挂若干点,覆盖全城,让老百姓就近乘车。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通过定制化场景化的方式,提供多点到门的一些服务更受旅客青睐。”杭州长运客运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吉临说,“今后,我们的客运站除了现有的枢纽站以外,还会衍生出各种形式、不同规模的驿站,生长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当大型客运站变成了数不清的“驿站”,当“定点、定线”变成了“定制”,国内客运业正在上下求索,试图扭转颓势。

  “通往春天的路”究竟在何方

  市场对客运的需求,真的没了吗?丢失的客流,还能回来吗?

  其实,国内客运业近年来从未停下改革的尝试:高铁擅于跑长途,客运就把线路由长改短;传统班线客流有限,客运就把主力军从班线向企业、政府包车上发力;交通便捷地区高铁网络密织,那么客运就守好不通铁路的海岛、山村等线路。

  求索之路走过不少,可一系列动作下来,收效并不明显。

  “通往春天的路”,在何方?

  “道路客运的衰退,是必然趋势。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经历过客运走向衰退的过程。”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公路学会常务理事陆键在采访中表示,找准定位是走出困境的关键。“目前国内长途大巴价格与高铁相比没有优势,如果要继续生存下去,首先要明确定位,服务对象应该是低收入人群。”陆键说,以美国唯一长途客车公司为例——“灰狗”,其理念是“用最少的钱,游最多的地方”。凭借特有的便捷性,“灰狗”大客车遍及美国城乡各地,班次很多采用接力的形式把旅客一站接一站地运往远方,中途有很多站点,如果中途下车玩一天,第二天再去坐车不会增加额外的费用,都是包含在整体票价中。比如从洛杉矶到纽约,旅客只要买一张票,中途可以下车无数次,在中间站点重新上车,无需再买票。

  陆键还认为,国内道路客运公司太多,不利于资源整合利用,眼下的衰退为“合并”提供了条件。未来不可能会有很多长运公司,可能就是一家或者全国几家大型客运公司,这样的好处是在统筹资源,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制定服务标准,提升品质。

  与陆键不谋而合,王如策对“行业需要整合”深有体会,甚至更真切:“浙江省内200多个车站,信息无法共享。比如,杭州长运的大巴在绍兴,可绍兴并不知道,它不可能帮我们组织返程客源,而是自己再开一班到杭州。”

  在王如策看来,全国客运整合是个大动作,操作起来不是件简单的事。眼下,可以利用浙江的数字化改革优势,政府牵头建立网络平台,把所有车辆、司机,以及维修、保养服务等要素集成,更优地配置资源。而整合后的资源可以接入高德、飞猪、携程等应用,更好地匹配市场需求。

  “道路客运的今天,或许就是公交的明天,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公交也濒临停运。”浙江省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甘祖德曾呼吁将客运和公交整合,“行业相近,但不相往来,甚至还有矛盾。很多城市都在考虑开通跨行政区域、毗邻县市的公交,低价且百姓欢迎,但进一步挤占了道路客运市场。如果哪天政府不兜底了,公交可能比道路客运还慌。而两大行业整合,车辆、停靠站点、客源都可以统筹配置”。

  认清定位、整合资源,在采访中很多专家都提到了这两点。除此之外,道路客运要想复苏,政府政策支持必不可少。

  “我们不仅需要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式的突破,更需要行业管理体制上的突破。同样是为消费者出行服务,我们经营的7座定制小客车,为何政策不能允许兼容做网约服务?要知道,城际间网约化出行是有刚需的。”王如策说。

  探索企业改革出路,往往最让王如策束手束脚的就是“政策限制”:服务形式单一、安保要求严苛、营运成本高、车归站人归点……如果想要行业突围,这里每一条都需要突破。

  “以前的好日子不可能重来!当下,我们必须摆脱路径依赖、走出传统思想的困扰,勇于自我变革。”在王如策看来,市场的严冬,行业被激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求生欲,如果政策加以突破和扶持,客运行业有望涅槃重生。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长途大巴的路在何方 2023-04-20 25652066 2 2023年04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