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文章导航

临安构建共享式农事服务体系探索山区农业现代化——

天目山麓奏响“农事”新曲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农业服务体系越完善,农业现代化程度通常也较高。

  临安全境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拥有林地面积398万亩、耕地面积43.5万亩,是传统农业大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在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工作全面完成之后,临安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做好整治优化的“后半篇”文章,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传统农业大区如何通过“双强”行动,向现代农业强区转型?

  以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建设为契机,临安把落脚点锁定在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通过构建“1+3+X”的农事服务体系,为全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链式农事服务,引领和推动全区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数字化发展,为浙江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贡献临安样本和路径。

全区域覆盖——

破解“谁来种、怎么种”的现实难题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背景下,变革重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成了各省竞相破题的“新赛道”。

  2022年,临安在全省率先启动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临安区於潜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入选首批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

  这项农事“变革”,临安为何在全省先行先试?

  首先,这离不开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打下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临安秉持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初心,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目前该项工作全面完成,8.01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进一步夯实巩固。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2万亩,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13.55万亩,创历史新高。

  其次,临安作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农业大区,其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在全省具有普遍意义和代表性。

  从农事服务供给能力来看,临安现有社会化服务组织普遍分散、规模不大,与农业规模集约经营不匹配。从生产效率来看,原有人力主导下的农事服务,投入成本达1520元,加上种粮补助效益仅有180元,农户种粮积极性低。加上山区农村人口外出就业,导致可用劳动力缺乏,“谁来种、怎么种”是山区农业发展最大的现实难题。

  正是带着清醒的“问题意识”,临安引入“一站式”农事服务综合体的概念,旨在为全区粮油种植户提供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生产经营综合解决方案,破解农业生产共性难题。

  根据全区粮食生产、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临安构建“1+3+X”的农事服务体系。“1”即建设1个功能完备的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3”即在东部板桥镇、中部於潜镇和天目山镇、西部龙岗镇各建设1家粮油产业农事服务中心。“X”即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农事服务站(点)20个。

  当前,农事服务中心已成为浙江实施农业“双强”行动、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浙江省《关于推进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全省建成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100个以上,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200个以上,各类涉农主体自建专业农事服务站点1000个左右,实现涉农县农事服务功能全覆盖。

  临安构建山区特色的现代化农事服务体系为全省探路,截至目前,已组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1家,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3家,农事服务站(点)2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8家,辐射全区农田生产作业。

全链路打通——

打造“共享式”农事服务的临安样板

  眼下,气温回暖,水稻育秧备种的黄金时期到来。而有了农事服务中心以后,天目山麓的临安农事有了“新景象”——

  拖拉机在田中来回穿梭,随着“突突”的农机轰鸣声,一块块沉睡的土地快速变成沟垄齐整的耕地;育秧房里,一盘盘种子在填入营养基质、覆盖土壤、喷洒水雾后,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破土而出,智能化、自动化育秧为春耕按下了“快进键”……

  “我们引进了国内领先的‘一机两播’水稻育秧播种机,13天左右就可以完成一个育秧周期,比传统育秧大棚节约了7天左右的时间,每亩可节约一斤种子(约50元)。”临安区於潜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中心服务范围可辐射於潜、太阳、潜川等5个镇,年服务能力可以达到11.5万亩次。

  共享式、一站式,是临安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的两大特色。

  其中,共享式体现在“共享农机作业、共享农机服务、共享农资配送、共享耕地智保、共享农产品推广、共享农耕文明”的全方位共享,不论是自动化的育秧、机械化的耕种,抑或是全流程的烘干加工,有了农事服务中心,普通的粮油种植户都可以享受到。

  而一站式体现在农事服务中心就像一个农事服务的“大型超市”,可为农户提供数字农业、集中育苗、烘干加工、农技服务、农产品营销、农资配送等7项专业农事服务。通过这些科技化、机械化的服务,能够有效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粮食产出量,实现向“双强”要效益的目标。

  “我们的设备容量大,可为种植户提供先进的稻麦烘干服务,烘干的稻麦达标率高。”临安区龙岗镇农事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总共面积4500平方米,主要辐射昌化镇、龙岗镇、清凉峰镇、湍口镇等临安西部乡镇的粮油基地。目前,烘干中心已投入使用,共有7套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可达130吨,未来还将建设加工中心、数字化中心、仓储中心、农机库等。

  共享共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以临安区於潜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为试点,临安正着力探索“政府指导,农事服务中心运营,农户参与”的新型农事联盟模式,目前已成立“育秧服务队、数字服务队、田间作业服务队、烘干服务队”四个服务队,让农业生产主体更多分享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果。

全方位赋能——

实现“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以小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是我国农业大国的底色。数据显示,我国普通农户数量达到2.6亿,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5%以上。

  “在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重点任务就是帮助、组织、提升、发展、富裕小农。”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表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机制。

  临安区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为契机,建设应用浙里办“临农一件事”服务平台,并以农事服务中心为载体,打造了於潜“耕织云图”数字化应用,以全闭环的普惠式和定制化服务促进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

  在“耕织云图”数字化应用中,农户通过微信小程序“云耕”注册农场信息,就能享受到服务中心“耕、种、管、收、售”的全流程服务。只需点击线上预约农机服务,可实现即时受理、2小时匹配。该应用还能为农户提供农田墒情、病虫害预警监测、农产品网上直播等数字化服务。

  “目前,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成了临安展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化、农业数字化的窗口。”临安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农事服务中心为载体,临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对接普通农户、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为它们提供全链条社会化服务,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益,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

  临安区天目山镇农事服务中心由临安杲村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负责人俞吕俊是临安农业机械化的带头人之一。投资建设农事服务中心后,可为天目山、太湖源以及玲珑等周边镇街提供1万亩的粮油全程机械化服务。

  “我前两天刚接到太湖源镇的一个单子,为500亩的水稻供苗。”俞吕俊说,除了育苗以外,中心可为种植户提供“一站式”包含育、耕、种、管、收、烘、贮藏的全产业链托管服务,按照服务费每亩800元算,中心通过标准化生产可将每亩粮食产值提升到2000元,每亩为农户增收200元左右。

  实践证明,只有为广大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机械化水平,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临安区将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载体,通过全链条的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的机械化、科技化、数字化、品牌化,打响“天目农享”农事服务新品牌,为临安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

  (本版图片由临安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天目山麓奏响“农事”新曲 2023-04-20 浙江日报2023-04-2000006;浙江日报2023-04-2000013;浙江日报2023-04-2000012;浙江日报2023-04-2000017;浙江日报2023-04-2000025 2 2023年04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