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限度激发中小企业灵气与活力
北仑加快构筑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
周松华 龚雯雯 张若曦
时代大潮奔涌,挑战机遇并存。
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全国两会,“两个毫不动摇”“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被反复强调,传递出支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的鲜明信号。
作为浙江对外开放时间最早、产业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宁波北仑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近年来,北仑坚决落实中央、省市要求,出台政策惠企、服务助企、数字赋能等一揽子举措,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生态体系,引导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2年,北仑规上工业产值突破五千亿元大关,达到5499亿元,同比增长8.2%;规上工业增加值1169.2亿元,同比增长6%,连续5年稳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9家。
向东是大海!全力推进经济复苏的当下,北仑正聚力“双一流双示范”的新目标,引导企业攀高向新,推动平台提能提质,更大限度激发中小企业灵气和活力,加快构建具有北仑特色的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
传承和发扬
“四千精神”
经济发展有其内在客观规律,也依赖客观条件,但是更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点燃内心的拼搏之火,才能闯出新天地、干出新作为。发轫于浙江民营企业的“四千精神”,就是最好的例证。
走进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的新厂区,五轴深孔钻机声轰鸣,近3米高的大型联动设备有序运作,生产着一套套超大型的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件模具。
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臻至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迎难而上,不仅投资1.5亿元建设新厂区,年平均投入上千万元添置新设备,还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省级创新平台等,与高校、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攻关关键技术难题。
上个月,臻至刚刚完成一套总重量超200吨的车身结构件模具。从原先50吨、80吨,到如今150吨、200吨,这两年,臻至不断刷新纪录。“这不是简单的重量增加,而是对模具尺寸精度、密封水平、材料热平衡处理等技术的综合考量。”该公司副总经理刘瑾介绍说。
“做到尖端,才能拥有主动权。”凭借行业领先的一体化车身结构件模具技术,臻至抓住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产业“风口”,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用地面积翻番至50亩、职工人数翻番至249人、产值翻番至3.5亿元的目标。
在北仑,牢牢把握浙江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契机,传承和持续发扬“四千精神”,加快转型升级,竞逐新赛道的中小企业不在少数。截至目前,北仑已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3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1家。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全省首批“未来工厂”项目,通过柔性产线的整体布局、智能装备的配套应用、信息系统的集成运行,实现大长度高等级光电复合海底电缆从生产到装运的智能化联动,提升了生产效率,满足了个性化、定制化生产需求。
宁波锦越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成功研制出纯度达99.99993%的电子级超高纯铝,填补了我国超高纯金属材料行业空白,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溅射靶材原材料的国产化贡献了力量。
修炼内功,以创新引领发展,将危机转化为“凤凰涅槃”的契机。眼下,北仑中小企业正以新的担当、新的作为诠释“四千精神”,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建强平台
加快产业集群成链
更大限度激发中小企业灵气和活力,让他们敢干、能干,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近年来,北仑积极抢抓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建设、开发区整合提升、甬江科创区规划发展等战略机遇,谋划建设了一批高能级产业平台,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灵峰山下,生机勃发。2020年,北仑以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为基础,谋划布局总面积13.4平方公里的灵峰现代产业园,着力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壮大“专精特新”方阵。
3年间,灵峰现代产业园核心区块累计引进高端产业项目14个,总投资42亿元。去年,园区实现产值311亿元,同比增长超20%。“目前,园区还有包括拓普、继峰在内一批优质产业项目筹建、在建,随着这些‘小而精’‘小而美’的项目集群成链,一个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压铸模及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集群将拔地而起。”北仑区工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史伟耀介绍。
招引项目强链补链的同时,灵峰现代产业园还探索创新“双轨关联”用地机制,以此降低企业拿地成本,加速项目落地投产。首个实施“双轨关联”用地机制的项目——奇亚新能源电控设备研发中心,今年6月即将投产。奇亚新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长张君珠满怀憧憬地说:“中心将主要研发生产汽车伺服电机、乘用车热交换控制器等产品,达产后预计将新增销售收入约20亿元,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不只是灵峰现代产业园,眼下,高能级产业平台正在成为北仑实现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助推企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
瞄准打造宁波数字经济发展主阵地的目标定位,北仑芯港小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相继引进集成电路项目36个,总投资超400亿元。
甬江科创区北仑片区也吹响了高质量建设的“启航号”,加快推动一批总部项目集聚,精准招引一批牵引性重大科创产业项目,并整合龙头企业创新中心和科研院所资源,提升科创平台能级;突出精准引才育才,确保3年引育科研创新团队10个以上、海外工程师150名、优秀青年人才5万名以上。
营造生态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承压而上、爬坡过坎,难免遇到风雨,既需要经营主体勇往直前,也需要政府“有为之手”营造生态圈,为中小企业成长赋能。
在宁波君灵模具有限公司,“车间驾驶舱”实时展示生产计划、物料管理等各项数据,生产状况一目了然。公司总经理姚贤君介绍:“模具企业的生产比较繁杂,若仅仅靠人调度工序,会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开展数字化改造后,目前,企业整体生产效率提升约30%。”
近年来,北仑聚焦模具、汽配等重点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制订出台激励政策与措施,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仅区财政每年就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专项扶持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软件投入、数字车间建设。截至目前,已帮助上百家模具、汽配企业驶上数字化转型“快车道”。
为服务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北仑先后引进中科院城环站、宁波大学海洋研究院、北航创新研究院等高端科研平台,仅去年,就实施市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8个,入选市重点自主创新产品推荐目录11个,创历史新高。同时,北仑还积极拓展产学研联系渠道,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构建创新联合体。前不久,人才赋能“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暨2023年浙江宁波(北仑)高档模具产业提升专家服务活动举行,50家企业与100名专家、博士后就推进科研攻关、破解技术难题展开对接。
好时不扰,难时出手,把企业当家业,把员工当家人。北仑还首创了工业社区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以党建为抓手,将社区治理和服务居民的理念运用到工业集聚区,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推动职能部门、企业、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共同参与园区建设治理,服务企业生产和员工生活。经过不断摸索实践,眼下,北仑已编制发布全国首个工业社区服务省级标准,并在全区15个工业社区全面推广。
北仑还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成立亲清智库专家团,建立亲情观察员队伍,着力为民营企业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东海之滨再一次奏响“春的乐章”。
(本版图片由北仑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