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国际

“民生”跟着“民声”走

桐乡屠甸:“网格夜话”解民忧暖民心

  “村里开辟了‘共享菜园’,这个法子是很好的,我们都想参与进来,怎么才能尽快入园呢?”近日傍晚,桐乡市屠甸镇海星村第二网格海玉组赵清泉家里,一场“网格夜话”如期而至,村干部、网格长、村民代表等围坐一团,围绕“共享菜园”准入标准优化等问题展开讨论。

  据了解,海星村共有800余户农户,60%都搬入了新村集聚点——秀园小区。虽然村民们都搬进了漂亮的小别墅,由农民变居民,但不少人一时还无法适应,导致许多不文明行为屡屡发生。“小区绿化带种了花草树木,村民觉得有点浪费,还不如种些瓜果蔬菜。这样一来,绿化带时常被村民破坏。村干部多次上门与村民沟通劝导,但收效甚微,我们便想着如何疏导。”海星村党总支书记王建锋说。

  为破解这一难题,村里决定由网格长牵头召开“百姓议事会”,经过集体商议,打算推出“文明共享菜园”,将村委会附近的闲置地进行改造,划分为358个种植网格。不仅从根本上疏导文明创建过程中“毁绿种菜”的不文明行为,还能把荒地充分利用起来,让村民多个种菜的地方。

  在分配“共享菜园”时,海星村将其与其他中心工作结合,提前与村民们“约法三章”,签订“入园公约”,包括遵守村规民约、不毁绿种菜、无乱搭建乱堆放乱停放、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垃圾分类正确等“准入机制”。村民申请后,需村干部、网格长、乡贤等共同商议评判,通过现场核实符合“准入机制”的方可获得“共享菜园”的使用权。

  “我们目前只有58户获得了菜园的使用权,到底怎样才能尽快达到入园标准呢?”村民代表老张站起来发问。看到村民们很着急,海星村第二网格网格长沈夏耐心地说:“今天的‘网格夜话’就是冲着解决这个问题展开的,大家也请放心,我们会把大家的问题梳理清楚,逐一解决好,争取大家都能入园种菜。”

  经过讨论,新的解决方案也出炉了。屠甸镇在全镇开展深化党建引领农村网格治理试点工作,按照便于组织、便于管理、便于服务原则,打破原有村民小组和网格架构,对网格体系作调整优化,重新划分农村网格,推动网格设置与农村现有村民小组治理形态相适应。

  “经过优化调整,海星村原来3个大网格被细化为13个网格,把每个村民小组划分为1个网格,网格内的户数按60至100户进行优化,同时按每10户配备1名网格员。”海星村网格包联干部张李冰介绍,眼下,海星村的网格员增加到88名,网格队伍力量进一步壮大,网格扁平化治理模式更加精准快捷。

  小网格发挥大作用。“我们将全力发挥自身作用,协助大家开展整改,尽早达到入园标准。”网格员吴张强的一番话,让在场的村民代表们喜笑颜开,“我们很快就可以申请到属于自己的小菜园了。”

  据了解,屠甸镇以此次网格优化调整为契机,不断提升网格服务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通过持续开展“网格夜话”等活动,共同描绘民生幸福底色,真正实现民情在网格掌握、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矛盾在网格化解。


浙江日报 国际 00008 桐乡屠甸:“网格夜话”解民忧暖民心 2023-04-13 浙江日报2023-04-1300005 2 2023年04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