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企业上市
经历历史性“敲钟时刻”,这家浙企有何期待
本报记者 朱承
全面注册制迎来历史性“敲钟时刻”。
4月10日,中信金属、中重科技、常青科技、江盐集团、柏诚股份、中电港、海森药业、陕西能源、登康口腔、南矿集团等10家主板首批注册制企业集体上市,迎来全面飘红。
这意味着包括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在内的资本市场各大板块均已基本实现注册制,A股正式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其中,来自东阳的海森药业是10只新股中唯一浙企,也是其中发行价最高的企业,发行价为44.48元/股,截至当日收盘,涨幅达68.35%。
浙江面孔
海森药业成立于1998年,专业从事化学药品原料药及中间体研发、生产和销售。
招股书显示,该公司现已成为硫糖铝、安乃近、阿托伐他汀钙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在全球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海森药业营收分别为2.67亿元、2.85亿元、3.89亿元和4.23亿元。
海森药业董事长王式跃是东阳本地人。深耕医药领域近50年,如今终于成功冲刺IPO,他感慨良多:“能成为主板注册制首批上市企业之一,参与到这个历史时刻,我感到很荣幸。”王式跃告诉记者,他深切感受到全面注册制带来的深刻变化和制度优势,“上市条件更加包容,发行定价更加市场化,发行上市全过程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
王式跃的另一个感受,是监管部门对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要求更严格了。“尤其是企业信息披露方面,比以前更加规范和完善,这对我们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王式跃说。
招股书显示,海森药业预计投入募资6亿元,用于年产200吨阿托伐他汀钙等原料药生产线技改项目、研发中心及综合办公楼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专注原料药研发20余年,培育了多款具有较高市场地位和市场声誉的拳头产品。上市之后,我们会专注于把募资项目做好,着手推进向化学药品制剂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产业链延伸,着力提升化学药品制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能力,打造成为覆盖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的综合型医药领军企业。”谈到公司发展,王式跃信心很足。
逻辑之变
上市首日开盘,10只新股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中电港和登康口腔最高涨幅超200%,其余8只新股涨幅均超过或接近100%,半数触发临时停牌。从中签情况也能看出股民打新热情依旧高涨——数据显示,10家公司平均中签率为0.0709%,中位数为0.0560%。
新股“红艳艳”,老股则一片“绿油油”。一名证券市场资深人士认为,当日的行情分化,既有股民“打新惯性”,也有资金炒作的成分。“全面注册制落地后,A股将告别闭眼打新的时代,投机模式不可长久。”该人士评价。
“一日的行情并不代表未来的走势,我们更应该关注A股资本市场底层逻辑的变化。”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韩洪灵认为,全面注册制实施将给A股市场生态带来深远变革。
韩洪灵认为,最核心的是审核的方法和主体产生变化,“简单来说就是在行政层面取消发行委,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以实质审查转为形式审查,从而压实发行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和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韩洪灵认为,发行环节的市场化也将给投资带来重大变化,很明显的就是新股破发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事实上,2021年9月18日发行承销一系列规则调整之后,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创业板破发率均出现上升。据Wind(金融数据和分析工具服务商)数据统计,2022年,A股共有428只新股上市,而上市首日即破发的个股高达121只,“首日破发率”高达28.27%。
此外,韩洪灵认为,随着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断强化,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也将得到提升。
退市机制更完善,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就会真正产生作用。数据显示,2022年被强制退市的公司达42家,创A股退市量历史新高。今年以来,也有超50家公司拉响退市预警,这也表明2023年上市公司退市的数量或将再创新高。
“股票供应加快,标的变多,就必然要求更替速度加快,让高质量的上市公司留下,劣质的退出。”韩洪灵判断,退市速度还有进一步加快的空间。
投资者理念也会产生深刻的变化。韩洪灵认为,注册制下投资者会更加注重基本面的研究,而非公司的投机。“从近些年投资者教育的数据来看,A股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也比以前更趋向于理性。”韩洪灵表示。
“这是牵动资本市场全局的变革。”在当天举行的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根本性的。
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大幅提升,市场结构和市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市场活力和市场韧性明显增强,给市场参与各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