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人物

余杭仓前街道经济体社区化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约3.25平方公里的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内,聚集了43个园区、298幢楼宇、19501家入驻企业、9万余名从业人员。2022年,园区税收达40.82亿元,占街道累计财政总收入71.3%。

  这是如何做到的?

  早在2020年,仓前街道就创新成立“经济体”,以社区化模式服务管理园区企业,充分发挥两新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及两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密码。

  创新管理模式 理顺“三大体系”

  仓前街道打造有“经济体联合党委-经济体事务工作委员会-经济体社区”三层架构的组织体系。经济体联合党委为经济体工作把好方向盘;经济体事务工作委员会具体协调推进经济体工作;在企业集聚区划分的3个经济体社区,则实现了企业有事找“经济体社区”。

  优化人员体系,激活党建向心力。该街道一方面优选带头人,属地社区与经济体社区书记交叉任职;另一方面配备党群建设、经济发展、综合治理、公共事务四大专员,将服务企业事项全部下放至经济体社区,保障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

  该街道的“双线管理”“条抓块统”管理模式也是一大创新。园区企业由经济体社区管理,居民小区由属地社区管理;日常工作各业务条线统抓,重大事项属地社区统筹——责任体系清晰,管理方式明确。

  提升服务质效 优化“三大服务”

  产业服务上,仓前街道亲清助企,提出“中小企业-规上企业-上市企业”梯度培育计划,为中小企业提供财税、法务、知识产权等咨询服务,为中大型企业申报产业项目提供规划指导,还开展了个性化上市辅导。

  目前,该街道已有国高企685家、国科小436家、省科小1433家、上市企业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家、市级隐形冠军3家,数量均位列全区第一。

  企业服务上,该街道设置“楼宇法窗”,2022年每周3次坐诊,个性化解决企业法律问题1500余个;依托党员四联平台,大力助企纾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500余个;深化“助企服务员”队伍建设,协助跟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0余个。

  人才服务上,该街道联动党群服务中心,扩大服务辐射半径;设置人才服务专窗,招引专业人才服务团队;开展“青年创客说”“寻访浙商·对标游学”“私董会”等,为人才提供成长交流平台。

  汇聚多方资源 聚焦“三大重点”

  经济治理如何完善?仓前街道寻求双线联动。线下建立“五必访”机制,深入挖掘税源潜力、有效防范企业风险、大力护航企业发展,有序推进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线上搭建经济体服务系统,实现入驻企业11维度、56字段信息的实时更新,形成数据驾驶舱。

  产业集聚如何实现?该街道联动四方招商。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创新平台产业孵化、科技园区产业招引、龙头企业产业集聚的“强磁效应”。目前已初步形成信息技术服务、科技服务、数字贸易等数字经济产业集聚。

  产业生态如何打造?该街道实施“挂图”招引与培育。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产业,梳理产业链企业分布鱼骨图、产业技术路线图、产业应用领域图、产业区域分布图。目前,正走访排摸125家数字经济企业,为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提供科学支撑。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4 余杭仓前街道经济体社区化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4-07 浙江日报2023-04-0700017 2 2023年04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