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清明时节,粿香四溢民俗精彩

  横店 带你穿越到北宋

  本报东阳4月5日电 (记者 傅颖杰 杨振华 共享联盟·东阳 胡扬辉) 汴河两岸,茶坊、酒肆、肉铺、庙宇、公廨,甚至还有宋代网红店“孙羊正店”,一派繁忙的市井景象。牵着骆驼的胡人、路过的行脚僧、威武的押镖人、忙碌讨生活的贩夫走卒、赶考的书生、走街串巷的货郎……北宋烟火气扑面而来。

  4月5日,清明节,东阳横店影视城清明上河图景区,以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当地用专业影视还原手法,再现了北宋时期汴京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还原当时的房屋、道具、陈设,300余位古装演员,按照场景设定行走、叫卖、互动,真人实景,让游客一秒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入画”之旅。

  桐乡 蚕花水会看绝活

  本报桐乡4月5日电 (记者 王志杰 共享联盟·桐乡 陈厚文 袁海星) 锣鼓喧天,好戏连台。古装扮相的“蚕花娘娘”沿村巡游,不时撒下蚕花喜果,向大家送上风调雨顺、蚕茧丰收的祝福。4月5日,桐乡市洲泉镇第十六届双庙渚蚕花水会在清河村双庙渚举行。

  据了解,双庙渚蚕花水会意在祈求蚕茧丰收。清明期间,各地蚕农纷纷出动摇快船、缫丝船、拜香船、打拳船、台阁船、龙灯船、高杆船等进行水上表演,慢慢就形成了蚕花水会。这种独特的蚕乡风俗,是洲泉儿女期盼蚕花茂盛、生活幸福的淳朴表达。

  好戏还在后头,水上巡游拉开了下午场活动的序幕。蚕神娘娘船、拜香船、缫丝船、摇快船、龙舟、高杆船等近20艘各具特色的船只,排成阵型开始表演。

  水上高杆船技展演是每年蚕花水会的压轴大戏。一根毛竹,凌空飞架。表演者爬到毛竹顶端,似云间漫步。表演者全身着白色服装,在翠绿的毛竹竿间表演,远望犹如蚕宝宝上蔟,时而双手放开,仰躺竹上;时而足勾竹端,身体倒悬;时而双臂挽着竹竿,模仿蚕宝宝吃桑叶、上山吐丝……表演者每换一个动作,游客都惊呼不已,掌声此起彼伏。水天之间,绕竹翻转,是绝活的展示,也是对丰收的祈愿。

  诸暨 老人吃上爱心粿

  本报讯 (记者 干婧 共享联盟·诸暨 王玮 通讯员 孟幸宇) 清明前夕,诸暨市大唐街道上下文村爱心食堂的午餐准备就绪,30多位老人前来就餐。“今天加一道餐前点心清明粿,大家尝尝看。”老人刚落座,志愿者就端上了热气腾腾的清明粿。

  “这个清明粿咸淡蛮好的,而且口感也跟传统的不太一样,软软糯糯。”餐桌上,73岁的杨时燕老人和78岁的杨小花老人连连点头。

  上下文村爱心食堂负责人戚祝英介绍,这些清明粿是大唐街道屏坞村乡贤朱锦奇的公司研发制作的,当天一大早送来了1000只,免费送给老人们品尝。“中午我们蒸了300多只,剩下的都打包给用餐老人了,正好送完。”戚祝英说。

  听到清明粿受到了老人们的欢迎,朱锦奇也十分高兴。1970年出生的他离开家乡已有30多年,如今在杭州工作。离乡越久,乡味越上心头。2019年,朱锦奇干脆组建了一个公司,请了团队,专门琢磨清明粿的口味,“小时候,都是长辈给我们做美食,现在该由我们来张罗了。”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清明时节,粿香四溢民俗精彩 2023-04-06 25602477 2 2023年04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