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注册制下,价值投资为王

  3月22日起,首批主板注册制企业IPO询价正式启动。相较于核准制时代,主板注册制新股询价和定价的最大变化就是取消了23倍市盈率上限,将定价权交给市场。这也意味着“打新”将不再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事情,对A股投资者和投资生态都将带来巨大影响。

  注册制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打新的难度变大了。以前打新股被喻为“买彩票”,一旦中签就相当于彩票中奖,只是大奖小奖的差别而已。现在就不一样了,如果买入定价过高的新股,投资者很可能面临亏钱的局面。其实这一点从注册制下的创业板和科创板新股表现中就可见一斑。

  3月20日,宏源药业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开盘即告破发,盘中跌幅一度扩大至20%,截至收盘下跌16.10%。以当天收盘价计,投资者中一签亏损超4000元,成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首只上市首日便破发的新股。不仅如此,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A股市场新挂牌上市公司共计428家,其中121家企业在上市首日破发。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全部是在注册制下的科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板块上市。上述板块共计有357家企业上市,这意味着注册制下企业上市首日破发率高达33.9%,超过三分之一。

  为什么以前打新能“躺赢”,注册制下就不行了呢?归根结底就是主板新股有23倍市盈率上限,相对较低的发行价给二级市场留下了较大的溢价空间。举个例子,比如说一只医药股,二级市场上医药行业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可能是30倍到50倍,而新股发行只有23倍,一二级市场差距明显,导致新股上市后出现大涨,不少主板新股上市后更是出现连续“一字板”的走势。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打新”成为投资者趋之若鹜的一件事情,甚至有些投资者专门靠“打新”来赚钱,还有所谓的“打新基金”,依靠资金优势增大新股中签率来获取利润。这对于绝大多数资金量较小的散户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

  因此,资本市场上呼吁取消新股发行市盈率上限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注册制实施后新股的发行价由市场决定,一二级市场的价格落差将很难再现,这对于投资生态和普通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呢?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首先,要改变对“打新”稳赚不赔的认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打新”有风险,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闭着眼一键申购。其次,要加强学习,提高对新股的研究能力。注册制下新股发行的数量肯定会大幅增加,“打新”的机会和中签率也会随之增大,这就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最后,就是要坚持价值投资。说一千道一万,无论怎么改革,股票的价格最终还是取决于上市公司的价值,无论是新股还是老股都不例外。

  注册制下投机性的“炒小、炒新”将面临破发常态化的风险,“炒差、炒壳”将面临退市常态化的风险,从长期来看,依旧是“价值投资为王”。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注册制下,价值投资为王 2023-03-23 25553760 2 2023年03月23日 星期四